随着节气的推进,心,又生出毛茸茸的翅膀,开始不安分起来。于是,最近一段时间,跟着季节行走的一本百科全书《森林报》,成了我的最爱。有点零碎时间,就想翻两页。看见它,就想起那个流动书屋,想起它的来历。
去夏的某一天,在我上班的路边,出现一家流动简易书屋。书屋用帆布做成,墙和斜坡屋顶,全部是红色的,很是醒目。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书屋的帆布墙上,竟然还有两个透明塑料窗户。哪里有窗口,哪里就有诗人。我不是诗人,但窗口,它也让我有了一些美好的想像。
那一段时间,正是雨季,连着几天,白天晚上,一直下雨。雨水从斜坡屋顶流下来,哗哗的溅到地上,书屋老板怕湿了书,白天也把帆布门遮掩上了,还好,书屋有窗口,透过它,偶尔也能看见一二挑书的人。
喜欢书的人,都知道珍惜书,他们把伞放在帆布门口外边,有些人,也许觉得麻烦,没有收起雨伞。于是,斜坡上流下来的水,就打在伞面上,会发出啪啪的声响。
晚上回家,老远,就看见,有灯光,透过书屋窗口的透明塑料泻出来,当然,也能看见不少流星一样发着亮光的雨线。
虽然从没有深读完过一本书,但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只对书有“贪婪”想法的人。所以,无关下雨或者晴天,这家流动书屋,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牵挂。
每次经过书屋,我总是会踱进去看看,试图挑几本书回去。但转念想到那些委屈在地板上的书们,一番徘徊后,又空手走了。有时候回头看看书屋,还有书屋里那些有点寂寥的书们,总觉得不带走一本两本有点小小的歉意。
最后一次,眼看又要空手而归,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开书店时,一本没有留住的书,于是我就问老板,有没有《森林报》全集。老板一愣,看了我几眼,领我来到西南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指着一本十六开,硬纸彩页的合订本,问我是不是这样的,并且说是最后一本。
看样子,这本书摆的时间有点长,封皮都有点发白。但等我翻开页码浏览了几页后,即刻就想微信去支付,甚至没有想到和人家讲讲这书的价格。爱人觉得这书有点旧,就去和书屋老板沟通,果然,店老板痛快地给降了五元。记得,那次回家的路上,我抱着这本沉甸甸的大十六开,高兴的像孩子,很像童年时找到书后的那一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