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此书豆瓣评分8.4,是一本极具价值的阅读方法指南,推荐指数4颗星,这本书适合那些想要通过学习阅读增进理解力的人。如果你的读书目的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可以止步于此。
01
相信每个人都有读书的经历,有人为了娱乐、有人为获取知识或增进理解力等等,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是不是随手拿到一本书就读?总是用同样的方法读所有书?也没有习惯去深入思考一本书的主题和论点论据是什么?可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像没有方向的帆船。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读书依然承载着增长见识和丰富自我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对于有读书态度和懂读书方法的人来说读书这件事会事半功倍!
作者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要讲述了主动阅读的四个提问和阅读的四个层次对应的阅读方法,我将作者的主旨依次分为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两大部分。
02
作者提倡的读书态度就是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有三个要点:
首先要主动地阅读,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1.这本书整体在谈些什么 ?2.作者的主要声明和论点是什么?3.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依据是什么?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会想我为什么要去提问呢,就不能随心所欲去读一本书吗?当然可以。
引用作者在书中说的一段话: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
其次,在第一要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积极去实践,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因为知与行是有区别的,想要知识变成实用,就需要去实践和练习的。
以本书为例,这是一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想要解决学习阅读的问题,必须把所学转化成实操,不只是读这本书,还要读很多其他的书。只有好的执行力才会解决问题,行动只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而不会发生在书本里。
最后,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选书也要有要求,不能随便遇到什么书都去读,要选择去读对自己有帮助的、能提高自身能力的书。如果你读得的每一本书都在你的理解范围之内,你就没办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比如我们常常爱读娱乐新闻,网络小说,读这类书的过程非常轻松愉悦,几乎不用思考,但除了这种愉快的体验,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既不能增进理解力,也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想要通过读书增长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就必须选择对自身来说有难度的书,这样才能学到东西,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能让我们增长心智和思想,还可以让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
03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阅读的效果取决于阅读目标、阅读技巧以及个人在阅读上所做的努力。
增进阅读技巧的前提是了解阅读层次的概念,作者在读书方法这部分提出来:阅读的四个层次对应的阅读方法,第一个层次是基础阅读,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第三个层次是分析阅读,第四个层次是主题阅读。
这四个层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阅读和主题阅读在本文不做赘述,前者是指摆脱了文盲状态会识字的基础阅读能力,后者是能对同类主题的书进行的比较阅读能力,对大众来说,前者太过简单,后者实践太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书中寻找这部分有趣的理论。本文重点解析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检视阅读即在一定时间内速读并get到重点。检视阅读的好处在于,第一节省时间,第二迅速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深入阅读。
时间价值体现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获取一些东西,大家回忆考试的经历,优秀的学生会先花几分钟浏览试卷,大概分析一下试卷的结构和试题难易程度,再下笔答题时对难点和重点大概就有一个印象,才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另一方面,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时,并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是否对自己有帮助,最快速的检验方法也是检视阅读了。
作者提到的具体可执行的检视阅读方法就是略读和粗浅通读。略读的步骤是:看下书名页、序、目录页、索引、出版社介绍、挑几个主题相关的篇章阅读、连读几页,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一遍,掌握书的大概框架和基本脉动。粗浅通读遵循一个原则:快速通读全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只做记号不要停下来。
当然,以上两个方法都是需要快速阅读,即使是速读,我们也要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速度去读不同的内容,知道什么地方运用什么速度是最理想的速读效果。
04
分析阅读即系统化优质阅读,这里作者将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并提到了十二个阅读规则,都是可以实际操作的步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则,进而不断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论。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了解一本书在谈什么。
规则一:了解自己在读哪一类书。毋庸置疑,知道自己在读哪类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阅读效果越好。
规则二: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确切地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是一个阅读者的责任,如果我们没办法用自己的话表述这本书在说什么,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读了这本书呢?
规则三:列举书的重要篇章。目的是为了了解本书的重要架构,这里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全书的大纲,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重点整理大纲,不论何种方式都是为了了解一本书的骨骼脉络。
规则四: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条规则只不过换了作者的视角来捋清楚书的大纲脉络,和规则二三的作用一样,我们可以跟着作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好地掌握一本书的架构。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掌握一本书都说了什么内容。
规则五:画出关键词,与作者达成理解共识。比如语文考试或英语考试会有阅读理解题,总会问作者使用某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因为只有当我们和作者用同样的意思来看待这个字或这个词的时候,才能更加精确明白作者的意图。
规则六 :找出关键句,抓住作者主要主旨。在规则五基础上,找出共通词义之后,我们要找出共通的关键句,进一层次理解书中主旨。
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和论点依据。这与第六个规则息息相关,光是明白作者的主张还不够,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因为论述也会包含一些声明。
规则八:确定作者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当我们可以找出作者的问题和解答,就代表我们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分析阅读的技巧了。
05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客观评价一本书。
规则九 :做评论之前,了解本书。规则十:不要争强好胜,非辩论到底不可。规则十一:在评论之前,证明自己可以区别观点和真正知识的不同。规则十二:评论观点的标准:证明作者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分析理由不完整。
这三个规则很好理解,阅读的过程也是和作者交流沟通的过程,当我们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应当理性交流,有理有据地反驳,而不是无理取闹。
往往偏激的观点就是因为对真相的不了解,不管是评价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第一我们都应该在真正了解的基础上去做客观的评判,第二,我们要为自己的不同意见找到理论支撑。我想,这是身为一个文明人应有的表现。
06
至此,本书精华实用部分归纳完毕,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检视阅读可运用在任何读物上,只要我们想要短时间内通过阅读快速掌握一些东西。
分析阅读的十二个规则适用于论说性书籍,比如像是历史、哲学等理论性书籍,或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自控力》等实用性书籍,并不适用阅读小说或诗歌等虚构性作品。
但不管阅读什么种类的书籍,作为一个积极的主动阅读者,我们都应该提出那四个基本问题。
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毫无疑问,《如何阅读一本书》是需要咀嚼与消化的,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读书指南,非常有借鉴价值,作者多次强调,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手段,读书这件事不付诸于行动,是永远没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