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爆料出「5 岁小朋友简历逆天」事件所引发的热议,让人们对中国早教增添了更多的关注。经济学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在《魔鬼经济学》里对美国 2 万多名儿童进行了早教分析。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注意,学业进展,不是能力的衡量),
列出了8个对孩子成绩会产生影响的因素: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 30 岁或 30 岁以上 、出生体重低 (负相关)、父母在家讲英语 、是被收养儿童 (负相关)、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和8个不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孩子的家庭和睦、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参加过儿童起步计划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孩子经常被打屁股、孩子经常看电视 、父母每天都给孩子读书
比如对于母亲来说,「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 30 岁或 30 岁以上」一般代表了母亲有着较高的教育程度和对事业上更强烈的追求,这个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30岁以上的母亲自然会成为一个好妈妈,而是说较高的教育程度和事业追求,往往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家庭条件。而「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则并没有效果。
从中的结论是对于孩子未来成绩好坏,最有直接影响的不是父母「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然而,这个举例其实是对早教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和本质的偷梁换柱。首先,早教不是为了单一提高孩子未来学习成绩而做的教育。其次早教追求的差异化培养,重在孩子早期自身能力的挖掘。
所以,当很多家长看到此举例,并深信不疑的认为“早教无用”时,其实衡量标准只在于学校的那份成绩单。这根本不是早教的目的,也不是现在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这个恨天的结论,悲哀的在知乎答案里居然拿到了最高点赞数。更是无法想象有多少家长对结论有了错误认知。
但是,今天我们的重点在于父母教育中,母亲的影响力究竟有多重要(关于早教的目的和早教的本质,我们会在日后的文章里为大家解答)。
中国自古就有非常多的母系教育经典案例,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哪个不体现着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与教育。宋庆龄也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此书中女子众多,人脉关系完善且错综复杂。当然里面的母亲也多,每个母亲在教子方面都或多或少的能给我们以启发或帮助。
1 邢夫人与迎春
《红楼梦》中的邢夫人是贾赦的继室,迎春的继母。迎春在《红楼梦》众多女子中是最不鲜活的一个,她懦弱无能,整个人暮气沉沉,王熙凤也曾说二姑娘不中用。迎春这种性格,正是由于年少缺少关爱造成的。
奶妈偷了迎春的东西,她也不曾管过,反而让奶妈得势趁机污蔑她,邢夫人责问迎春为何不管教奶妈,迎春说:“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叫我没法儿。况且他是奶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迎春幼年丧母,父亲对其并不关心,作为继母的邢夫人是贾府中的“尴尬人”,对迎春也并不曾付出真心。
从小缺乏关爱,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并造成安全感缺失。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在人际交往中不自信。一个自卑的人往往会在人生路上错失掉很多机会,这类人畏惧失败,也害怕开始新的挑战。
不论是自信心还是安全感都来自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自己的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2 赵姨娘和贾探春
赵姨娘,贾政之妾(庶出),是贾环和贾探春之母。自身性格古怪,耍小聪明,言语粗俗,内涵比较浅薄,(也没办法,毕竟是从小做丫鬟起来的人,身份卑微)文化不高,然后被自己的女儿各种嫌弃。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探春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探春从小跟在贾母身边,吃的是奶娘的奶,穿的用的是官中的份例,从小眼见的是贾母王夫人,而且,按照规矩,探春得认王夫人才是娘,这一切,足将赵姨娘跟女儿隔绝开来。也正因为从小的经历使得探春耻于自己的生母是庶出。身为人母的赵姨娘,内心能不煎熬吗?可以想像,一个女人,刚生下孩子,却不能享受作为母亲的喜悦,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还得叫别人为母亲。
《红楼梦》第五回,因赵姨娘兄弟没了而引发的一段剧情中,探春道出的是对自己出身的憎恨。赵姨娘就是她头上的紧箍咒,在她心底,赵姨娘的低贱,猥琐,时刻都会限制她人生的发展,限制她不断地向上攀登。很多网友都说赵姨娘的悲惨命运,也许是女儿的冷漠使她一生悲凉。
3 赵姨娘与贾环
赵姨娘在《红楼梦》中共有一儿一女,儿子贾环,女儿贾探春。
赵姨娘不但文化素养差,还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当她或贾环在外受了别人的气,她通常会将这股火发泄在儿子身上,对贾环破口大骂,她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对命运不公她又无力反抗的委屈及急于让儿子成才的愿望。
贾环因玩牌耍赖受了小丫鬟的气时,她骂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哪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生活在被歧视的环境中,赵姨娘并未对贾环的心理进行疏导,反而一次次一遍遍的强调这种歧视与不公,这就造成了贾环待人凉薄,略带邪性的性格特点。
一个孩子他的年纪并不足以消化这种负能量,你不断的将黑暗的一面展现在它面前,一次次的强化这种刺激,只会让孩子失去对美好的渴望,个性变得偏执阴郁,失去爱与幸福的能力,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孩子最大的悲剧。
4 李纨与贾兰
李纨丧夫,贾兰丧父,一个女人独自拉扯孩子长大不容易,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在贾家这样的人家也不例外。
李纨在《红楼梦》中是个只管自家门前雪似的人物,别人的事她漠不关心,偌大的贾府在李纨的眼里不过是我们娘俩儿与其他人的关系。李纨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儿子身上,盼着他成才,事实证明贾兰确实争气,在《红楼梦》的最后贾兰成功考取了功名。
但母子二人自成天地的教育也带给了贾兰一些性格上的缺失,年少时的贾兰全然没有一点少年的样子,反而一派老气横秋。
在学堂上,同学间互相打闹,一方砚台砸到了贾兰的桌上,墨水溅了一书,贾兰的同桌很生气,贾兰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想干。”贾兰自尊心很强,渴望向上得到别人的重视,元宵宴上非得要贾政请他才肯去。
不知最后科考的成功是否能衡量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贾兰虽然最后考取了功名,但他是否真正的开心?年少时便背负如此沉重的爱与目标,只是一个劲儿的向着别人划定的目标跑,他始终不曾体会过欢笑与快乐,也不曾见过生命沿途的风景,这样的生命是贫瘠的荒漠。
5 王夫人与宝玉
在贾珠去世后,王夫人便只剩宝玉这一根独苗,虽然嘴里说着“混世魔王”,但王夫人对这个儿子不可说不爱。贾母溺爱宝玉,王夫人多次对宝玉加以管教,避免其走弯路,也盼着他能成才。只是王夫人对宝玉的管教手段太过生硬残忍,反而不利于母子亲情的培养。
明明是宝玉与金钏儿调笑,王夫人醒后怒骂金钏带坏了宝玉,要将她赶出府去,金钏跳井自杀。伶牙俐齿的晴雯也被王夫人斥责为“不检点”之人,将其撵出府去,任其自生自灭。
孩子与母亲相处时间长,母亲的品行影响着孩子。一位合格的母亲即使什么都不教给孩子,最起码要教会孩子善良,人品是建立在善良基础上的,可以说善良是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石。
6 薛姨妈与薛蟠
薛姨妈,是《红楼梦》中的最有善感,却也最“伪善”的人。薛姨妈在教育子女上也是心慈心善之人,她的女儿宝钗是个让人感到舒服面面俱到的姑娘,她的儿子虽是个呆霸王,但本质却并不坏。
兄妹二人丧父后,薛蟠成为了薛家传宗接代的独苗,不同于李纨对贾兰的深厚期望,薛姨妈对薛蟠并未有那么多的要求,反而十分溺爱薛蟠。在薛姨妈的溺爱下,薛蟠终日只知斗鸡走马,骄横跋扈,荒淫无度。但这样一个让母亲头疼的人,却也可能是整个《红楼梦》里最有人情味的“宠妹狂魔”。
《红楼梦》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去看宝钗,言谈中宝钗说了个癞头和尚给的冷香丸的方,自己都叹道说不用这方还好,若用了这方,真真把人琐碎死。后来黛玉在跟宝玉玩笑时也说过,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叫林妹妹都“嫉妒”,不难想象,阿呆兄为了自个妹妹的药方耗费了多大的功夫。
湘云要起诗社,苦于手里没银子,宝钗却脱口便道:“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果然螃蟹宴办得妥当周到,阿呆兄却深藏功与名,做妹妹背后的“提款机”,给妹妹撑足了面子。
薛姨妈的“慈面”与溺爱也早就了这个呆霸王的某种“暖”。
7 薛姨妈与薛宝钗
从薛宝钗的为人透视薛姨妈的冷漠无情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的最多的春秋之笔,是在薛姨妈和她的宝贝女儿宝钗身上。作者用慈字和贤字来构架这一双他看来不甚赞同也许也并不衷心喜欢的母女,应属贬意,可是表面观之,又如此的庄严美丽,不搀杂一丝邪恶。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著名的“冷美人”,罕言寡语,端庄自重,城府深严,恪守礼教。她与贾宝玉之间虽有世俗艳羡的“金玉良姻”,终因人生态度大相径庭而情意难洽,抱恨终身。薛宝钗是全书中与女主人公林黛玉品貌足堪对举、性格常成对照,思想倾向又包含着深刻对立的一个重要人物。
宝钗的言行中不难看出,宝钗表面上“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下人之心”,其实质则是内心的冷漠。这其实也是在从侧面描写薛姨妈。她们母女俩在贾母、王夫人、诸嫂、诸姑以至仆人等身上下功夫,处处使乖,处处献勤,让贾府的统治者们认为她才是宝二奶奶最合适的人选。
薛宝钗的这种貌似温柔、敦厚、随和,实则颇有心计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情节设计上见到一些端倪。薛宝钗性格的形成,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父母的。薛宝钗之“贤”都是由薛姨妈这个大“善”人之手调教出来的。这些只是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或是用种种比喻手法暗示给读者的意向。
正面描写薛姨妈的冷漠无情的段落在第八十回。
夏金桂有意薛蟠、宝蟾难舍难分之际,叫丫头小舍儿遣香菱到屋中取手帕,正好撞个正着,薛蟠“不免一腔兴头变作了一腔恶怒,都在香菱身上”,连打带骂。半月后,夏金桂又使计陷害香菱,说她做纸人诅咒主子,大吵大闹。薛姨妈等来劝架,见儿媳无理取闹、儿子被“挟制软惯”,心中十分愤懑。又见其中和香菱有关,便把气撒在了香菱身上,便说:“我立即叫人牙子来卖了他,你就心净了。”还命香菱“收拾了东西跟我来”,一面叫人去,“快叫个人牙子来,多少卖几两银子, 拔去肉中刺,眼中钉,大家过太平日子过来”。
苦香菱白白侍奉了薛姨妈这些年,只因他人一句挑唆,便落得个被卖的下场。读者无不为香菱命运的悲苦而辛酸,也为薛姨妈的冷漠无情而感到愤愤。而“金玉良缘”更是薛姨妈老谋深算、步步为营的一盘大棋。最后宝钗的结局也许也是对这对母女精细人生最好的回答。
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品格的形成与未来的路。没有天生的完美母亲,我们都是在不断摸索如何成为更好的家长。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寻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
更多关注:HKY-ojo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