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跟据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改编,由李安导演执导的剧情片在上映之前就因其牛逼的120帧率火了一把。但在我看来,除了酷炫的拍摄技术之外这是一部有很多关键词的电影,同样值得回味。
关键词1:伊拉克战争
本片讲述了男主比利林恩因在伊拉克战场上不顾危险,枪击圣战徒救战友的表现被封为美国英雄,回国后受邀和部队兄弟们参加感恩节橄榄球比赛中场表演,在这一天中回忆往事种种,感悟人生的故事。用伊拉克战争来穿针引线,是近几年许多走心电影的常用伎俩,像锅盖头、拆弹部队...等等,往往电影的寓意也是通过纪实手法来表达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善恶,提倡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些满满的正能量,再加上炮火连天的轰炸场面,里应外合的搭配往往票房不俗,震撼人心。但这一次李安导演却另辟蹊径,把故事重点从战场拉到了“中场”——战争与和平、危险与安全、感性与理智、荣耀与屈辱的中场,平淡无奇地叙述着男主角最糟糕又最幸福的一天。
关键词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很多人都说美国人看似强势,实则羸弱,心里素质极差,十个人里九个人都有心理疾病。所以,只要是关于PTSD、人格分裂、忧郁症、自闭症的电影,就会叫好又叫座。在中国此类电影还有个别名,叫做“十大烧脑电影”。不甘示弱的中国人发现这块甜蛋糕后开始尝试模仿借鉴,《烈日灼心》《催眠大师》都是近年来很不错的烧脑电影,商业和口碑双赢。
在本片中李安导演其实并没有特意将比利刻画成一名战后后遗症患者,但看完电影后你又发现,小细节里全都充斥了比利的忐忑与惶恐——从电影开头比利找经纪人要头疼药,到记者会上比利三缄其口,对不知所云的提问无奈而又烦躁,比利妈妈拍桌子时比利惊起,节目放特效烟雾时战友的战战兢兢,甚至动起手来。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这些,无外乎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之前看冯小刚导演的《1942》《唐山大地震》,根本捕捉不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故事情节就这样步调一致慢慢推动至影片结束,看完电影就两个字——“苦”“惨”。但我认为冯小刚导演很厉害,他知道中国式情感的触碰点在哪里,他知道市场会吃哪一套。更深一层的情感触碰点他能挖么?也能,但是那样的话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像看不懂这部电影一样纷纷给出差评。
如果将来中国有部电影讲的是帮助军人叔叔走出心理创伤的,我肯定会去电影院支持。当然,我说的不是类似成龙《新警察故事》那种枪战警匪片。毕竟军人也是人,不是手撕鬼子的生物,能将人类的本能意识拍出来的电影才是好电影。而且,真实的表达情感叫震撼,过分的表达情感叫矫情。这也是相比釜山行我更偏爱这部电影的原因。
关键词3:英雄
该片中曾反复出现那句“你们是真正的美国英雄”。超人不是真的,美国队长也不是真的,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恐惧、现实的不公经常会通过个人英雄主义塑造某个救世主的形象来聊以慰藉,以此来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所以他们对英雄已经司空见惯。于是乎当真正英雄出现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展示出至高的敬意,甚至把这次事件当做三分钟热度的“话题”,要娱乐化拍成电影;影片中几处出现与士兵们起冲突,尤其是结尾的打群架更是与片头B班甚是风光得意的场面形成对比。此外,比利对所谓的英雄称号并不感冒,他的伊拉克之行也只是个意外,并非有着像岳飞般精忠报国的高远志向。就算他是英雄又怎样?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自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英雄”也只不过是短暂的精神支柱,眼下所有人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工作,挣钱养家——保安发火是因为B班妨碍了他们工作,B班对诺曼老板不满是因为给钱太少——看似是人文的冷漠,其实是对生活的顺从。按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关键词4:自由和民主
美国人经常把自由和民主挂在嘴边,影片里比利对诺曼老板的那句“这里是自由的国家,您想说什么都行”,对应着比利姐姐“暮光女”
犀利指出伊拉克战争的真正目的时比利母亲的愤怒。我们在向什么屈服?什么又是真正的民主?为什么士兵患病却没有权利选择退出战场回到家乡?为什么根本不懂橄榄球的老板让球队一直输球却还在掌控全局?李安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阶级层次鲜明的美国,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也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影片里有段B班接受记者采访的镜头,比利想象大家在正常情况下做出的回答。人们明明知道你会说什么而你也明白人们想听什么,但从你嘴里说出来这个过场还是要走一遍的,赤裸裸的意识绑架。民主何在?
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打着“为伊拉克人民带去民主”的旗号,劳民伤财、毫无意义的公开骗局。影片中B班进入民宅搜查恐怖分子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伊拉克人民除了愤恨和绝望,再无其他。连班长都坦言,给伊拉克人民修建下水管道,“我们是军人,哪会什么建筑”。大写的讽刺。战场和中场,真的是一天一地,但哪里都不存在民主。
关键词5:家园
比利的姐姐是拉扯男主情感抉择的一根重要的线,她代表小我,代表对死的畏惧。无论多么不堪,家对于19岁的比利来说仍是最安全、最温暖的避风塘。拉拉队女孩的出现,更是让比利多了一份爱情的羁绊,他动摇了。是啊,我们在不得已中妥协,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哪怕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比利的家是什么样的家?明知当兵的危险和不易,比利妈妈见到比利的第一句竟然说比利长胖了;比利之所以去伊拉克当兵是因为砸烂了姐姐未婚夫的车,这代价未免太大,而家庭其他成员却无能为力;演唱国歌时,比利看到拉拉队女孩,想象两人结婚后她与别的男人偷情,分明也是受到姐姐悲惨现状的影响。影片的小高潮在中场表演结束后,B班某个小兵说,“我们还是快回到战场吧,这些人还不如圣战徒对我们尊敬!”听起来是句玩笑话,但我们能感觉到,比利对家的感觉已发生微妙变化,他非走不可。他知道,战争不是演戏,生活不是演戏,只有战场才会更接近生活,因为那里真实,那里直接,那里有目标,那里有信仰。
关键词6:信仰
李安导演的作品,基本上你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哲学信仰,这部也不例外。如果说姐姐代表小我,那死去的“蘑菇”则代表着信仰,代表着大成。爱下国际象棋的“蘑菇”班长在纳凉树下告诉比利,万事皆有因果。说白了吧,你命中注定要来伊拉克,逃是逃不掉的。顺应但不顺服,你能做的除了欣然接收,还要相信你的战友。不同于啦啦队女孩的祈祷,他把每一天都用力过成最后一天,跟每个人说我爱你,在危险关头还夺枪救了比利一命。蘑菇班长的死,让比利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究竟何去何从——比利想象最后蘑菇班长开着装甲车来接他们回家,象头神犍尼萨的小型雕塑一扫而过,寓意比利已破除心中障碍。
整部电影下来,“蘑菇”班长横穿电影始末,是故事推进的另一条主线,同事也充当着比利的精神导师,他就是比利脑子里住着的那个天使。这个人物的完美塑造,也让范迪塞尔完美转型。应了那部电影的名字,大块头还真有大智慧。
所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还真需要李安导演来拍,虽然我并没有看过同名小说,但从电影当中就能感觉到,不同于耶稣基督的美式信仰,影片将耐人寻味的东方哲理和看似平等的西方民主拿来比照,把人性的参差无限放大,讲述了一个真实的荒诞故事。
很多人评论影片形式大于故事,讲真,这是一部需要静下来慢慢悟就会很不错的电影。李安导演老骥伏枥,尝试走个俏,拉个风,勇气可嘉。要知道,烂片子就像被锡纸包裹着的口香糖,最终也难逃嚼过吐掉的命运;好的电影也只有成为了标准,才有话语权,才是权威。好莱坞是很多人眼中的标准,但我相信这不是唯一的。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剧情已是这般精彩却还要铤而走险,相信李安导演也只是为求个心安而已。 总之,电影是好是坏,还得由观众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