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听话照做,改变从我做起,幸福生活从我错了开始,育儿先育己预计先育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心态阳光的人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影响孩子!
今日分享;俗話講「福田靠心耕」,當一個孩子從小培植的就是一種善願善念時,那他的起心動念都是在增加自己人生的福分。很多人認為,人的一生是要工作才會對社會有幫助,人老了以後,就無法對社會盡自己的心力了,一個人從二十歲到六十歲這四十年,才是造福社會的黃金時段。其實,當一個孩子從小就接受聖賢教誨,那他造福社會的黃金時段絕對不止四十年的光景,
他的生命也不會僅從二十歲才開始發光,從幾歲開始?如果這位媽媽懷孕的時候,就知道給孩子播放《弟子規》,給他聽這些聖賢經典,這個孩子從出生就可以弘揚聖賢教育,他的生命可以從小就有價值。從小讀聖賢書的孩子,長大造福社會,他的智慧會與日俱增,他會愈老愈值錢。走到哪裡,都有很多的後生晚輩親近他,因為親近他可以得到人生的啟示,減少很多無謂的摸索。所以,接受聖賢教誨的人,他的生命不是六十歲結束,而是無論多老都很有價值。
《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真誠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誠如神,至誠可以感通。用真誠心所表現出來的言語、行為,不會因為時空而改變影響力。因此孔老夫子的精神才會垂範後代。
為人父母、為人長輩,究竟要讓孩子經營出什麼樣的人生格局,這很重要!你是希望他能垂範後世,還是希望他不要餓死就好了?我們的思想觀念會直接影響後代子孫。我們有這樣的發心要從哪裡做起呢?首先要從自己修身開始做起,很多大事業都是從小處著手,一步一步做出來的。《大學》裡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就是說,無論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販夫走卒,要想把國治好、把家治好,下手之處何在?修養自己的道德、學問。當你有道德、學問,就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使是很複雜的事,你把它抽絲剝繭,其實也很簡單。
一個孩子從小知道「讀書志在聖賢」,要把所學的道德學問奉獻社會,當他有這樣做人處世的態度,那他步入社會就不會為自己著想,而是為社會付出,盡他應盡的本分。所謂量大福就大,有這樣的心量,福一定大,等他進入晚年,福自然就來了。當孩子從小有這樣的存心,他已經在為家庭、為社會樹立很好的典範,所以他的生命是從小開始產生價值。
有個孩子才兩歲多,他第一天上課,看到老師請了很多同學上台分享,在這週做了哪些孝順父母的事情。學問貴在力行,學了以後,回到家裡就要好好落實,所以很多同學說,自己幫父母端洗腳水,削水果給父母吃。這位兩歲多的小朋友,看到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做到了這些孝行,讓他生起效法之心。所以,大人教孩子是一個方法,孩子教孩子又是另一個好方法,所謂「相觀而善」,他會觀摩。這個孩子回家後,馬上拿著茶杯去端水給父母喝。
他兩歲多就有這樣的存心,他已經在培植自己的福分。而他這樣的行為就是修身,也會感動他的父母,連兩歲的孩子都知道端茶給父母喝,都知道處處為父母設想,相信他的父母會更加積極地力行孝道,所以這個孩子已經開始在齊家。
一個人的福田根源在於他的存心,人生最大的學問,就是把我們這一顆心修養好,福分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我們該怎麼樣抉擇自己的人生,該怎麼樣教導孩子的人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