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本书,作者一共提出了关于未来的六大预言。
第一,你很可能会活到一百岁。
第二,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
第三,喜新厌旧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德。
第四,人工智能将会抢走大多数人的饭碗,一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第五,跨年龄交往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
第六,人生的选择,尤其是婚姻的选择,将会越来越慎重
下面我们来一个个说。
第一个预言
首先是第一条预言:你的这辈子很有可能会活到将近一百岁,甚至超过一百岁。
老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来,我们一直都在把这句话当作金科玉律,但是最近几年慢慢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三十岁还在到处投简历的人比比皆是,四十还在周末去上课充电的人也很多。在过去,到了五十差不多就可以叫一声老大爷了,可能整天坐在大门口晒太阳,你过去跟他打个招呼说,嘿,大爷,你干吗呢,他可能连话都听不太清了。但是现在,五十岁是当干之年,在单位正是年富力强。还有六十大寿,请问现在这个大寿还真的有人在过吗?过去二十岁的姑娘可能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可是现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里面,二十岁的妹子可能还没谈过恋爱。我们再打开电视看看新闻,也都在说国家可能要延迟退休年龄这些话题。每次面对这些,我们都不由地感慨,人类寿命的格局跟过去相比,可能还真的是不一样了。
这些直观的感受其实都有实际的数据做支撑,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从1840年开始,人类的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三个月的速度递增。换句话说,也就是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这个趋势还在更快地加速,从2001年到2015年,短短不到十五年,人类的寿命增加超过了五岁。而且请注意,这个增速统计的可是全球的平均寿命,一个取了平均值的寿命都可以有这么高的增幅。而且它的这个增加可不仅仅是针对于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的,甚至增幅表现得更加猛烈。比如说咱们中国,在建国初期的平均寿命是不到四十,而现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报告,截至2016年,中国早已突破了七十六岁,整整多了三十六年。
因此,根据这些研究机构的计算,一个2007年出生的00后,活到至少一百岁的概率请问将是多少呢?答案是50%。也就是说,现在你身边的这些00后的小孩,每两个人里面就可能有一个百岁寿星。以后像10后、20后的这些孩子们,搞不好每个人都是响当当的百岁老人。所以作者就说,长寿这件事千万别以为跟你没关系,你这辈子活到一百岁,或者将近一百岁,是非常有可能的。那么就请从现在开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个预言
现在你知道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要活这么久,那我们的生活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作者的第二条预言就来了,那就是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很快登场,请你做好准备,开始调整人生节奏。
什么叫做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呢?说白了,就是人生分成了边界非常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学,第二个阶段工作,第三个阶段回家养老。比如说一个人,他七岁上小学,二十来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二十年就是第一个阶段,全部都消耗在学校里了;然后开始干工作,干到六十退休,这三十年就是第二阶段,全都耗在单位里了;然后退休回家,抱抱孙子,养养花,等着走向人生的尽头,这是第三段,全都耗在家里了。
这种典型的三段式人生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几乎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人的基本节奏。作者就认为,这种三段式的节奏在人人都长寿的时代里已经要崩盘了。这种生活方式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财务和工作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第二个阶段人生里,积累的财富可能很难再支撑你的养老。过去人们工作个二三十年,挣点钱,留点积蓄,差不多就足够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了,反正你也活不了这么久。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还要六十退休,再考虑到国家要延迟退休年龄,姑且算你七十退休好了,七十距离一百岁依然还有三十年,请问这么长的时间,退休的这段日子又该怎么办呢?
有人可能就说了,我勤奋一点,我干到八十再退休,这样总行了吧?作者说,这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人类的寿命是在不断的加长,可是行业的寿命是一直在缩减的。据统计,进入到21世纪之后,各个行业基本都是按照十五到二十年的速度重新洗牌一次,二十年之后你想干,可能连这个行业都不存在了,怎么可能让你一直从毕业干到八十岁呢?要知道这可是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有哪个公司或者行业能让你一直干半个多世纪呢?另外,作者还特别提醒我们,除了行业的动荡,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无聊。有科学研究表明,从事一个行业超过三十年之后,可能就会出现精神上的严重疲惫,无聊会慢慢杀死你。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普遍推行的六十岁左右退休,这个数字也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也是为了保护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要避免他陷入无聊。所以就算你想干八十岁,估计你的大脑和精神状态也不会答应的。
所以作者认为,三段式人生其实是特定时代下的特定产物,如果人类都只能活六七十,这个节奏还是可以的,可是大家都能活到一百岁的时候,多段式人生就会登场。
所谓多段式,就是一辈子被分割成四段、五段,甚至七段、八段,乃至更多的小阶段,每个小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题,并且各段之间是穿插进行的,不会再有明确的边界。比如,十几岁的时候你在上学,三十的时候你可能又重新回到了校园;二十岁的时候忙得没空谈恋爱,四十的时候抽空谈了一个对象,没过两年结婚了;五十岁的时候,你从一个公司的管理层辞职了,中间花了一年的时间去旅行,放空自己,回来之后又找了一个新行当,重新开始创业;六十的时候你创业成功,决定再回到学校里面读一个新学位。这些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人生,在未来就会司空见惯,就像现在的三段式人生一样,是非常合理和正常的。
作者还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就像是一个是不长的音乐会,大家坐在这听完三个乐章,音乐会就散场了,而多段式人生就好比是一场时间很长的跨年联欢晚会,这么长的时间只表演三个节目大家都受不了,所以整场晚会必须要有很长的节目单,每个节目时间还都不能太长,并且中间还要安排一些观众去休息,有上厕所的时间,只有这样,整台晚会才能撑得起来。
第三个预言
上面说完多段式人生的预言,下面是第三个:自我更新、自我革命将会是未来我们每个人的第一生存技能,喜新厌旧可能会成为人类的美德。作者认为由于三段式人生的崩溃,多段式人生的到来,这种快速变化的节奏要求我们必须要时刻拥抱新鲜事物。如果你不敢或者是不想面对新事物,总想吃老本,做一个固步自封的人,那么就只会让你被这个时代彻底抛弃。
在过去的三段式人生里,有些固步自封不想改变的人,可能确实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比如说,假设有一个性格循规蹈矩害怕改变的老王,他大学一毕业就进了一个单位工作,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他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早就不如单位里新来的年轻人,那怎么办?老王仗着自己是老同志,资格老,所以就决定厚着脸皮继续扛几年,很快就混到了六十,结果就光荣退休了。所以你看,在这三段式人生里,这种人还是可以混下去的。可是到了多段式人生,就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在百岁人生里,五十岁可能是刚刚度过了生命的二分之一,正是打拼和学习的时候。老王五十岁那年可能必须要转变行业,开始创业,如果不想改变,那就只能回家去喝西北风了。所以在多段式人生里,这种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意改变的人将会无处可逃。
作者说,这种剧烈变化的生活节奏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会自我否定、自我更新。我们要习惯于经常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自己清理一遍,敢于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包括你的经验、学历、知识,甚至还有你的三观。在这长达一百岁的人生里,你的三观毁被来回地颠覆,重建,再颠覆,再重建,将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了这些,作者还特别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学习。在百岁人生里,学习将会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任务,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在未来,我们在大学校门几进几出会非常普遍,每个人都会拥有不止一个大学学位。除了这种终身学习,碎片化学习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由于我们的人生是多段式的,拿出大段的学习时间就会比较困难,那么学习活动就会被分散到各个时间的碎片里去。比如说娱乐,未来的娱乐产业可不仅仅是打开电视看看电视剧这么简单,游戏、电影、移动互联网等各种娱乐渠道都会把知识充分整合进去,让你一边玩一边学。作者认为,这种娱乐产业和教育产业的结合,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第四个预言
说完了第三条预言自我更新,下面是作者的第四条预言:大量的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作者认为,现在人工智能这种技术并不是科学家们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它的出现其实背后有更深层的社会需求。还是拿人类长寿来说事,我们的寿命拉长之后,一方面那些枯燥无聊的、可以批量培训的重复性工作就让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而另一方面,在多段式人生里面,流动性会越来越大,个人经验的积累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也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所以这些问题就开始呼唤一种新的智能技术来代替我们人类,赶紧把我们从无聊里解脱出来,同时还要帮我们天天在那儿一直积累经验,就像谷歌的 AlphaGo 看遍人类所有的围棋棋谱,24小时不下线,代替人类成为专家。所以在这种需求之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走红也就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作者认为人工智能会使得未来的社会分工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间行业被掏空。也就是最顶层的、需要大量原创性工作的那些行业,比如说像科研、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业、教育业,这些产业会保留下来,并且还会发展得更好;同时,还有一些比较低层的、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像理发、化妆、餐饮业这些个人服务产业也会被保留,而且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除了这两头之外,中间大量的、科技含量一般并且具有重复性、标准性、容易被指令描述的行业,都全部将被人工智能无情的取代,这就是所谓的中间行业被掏空。比较典型的像中介、金融、物流、医疗、会计、银行,可能是最新被替代的重灾区。因此作者就建议我们,请你一定要看看你自己的行业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如果有的话请做好思想准备,也许就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后,人工智能就会抢走你的饭碗。那怎么办呢?也没有好办法,作者说请顺应时代,放弃过去,准备开始改行吧。如果你觉得自己肯定做不了科学家和设计师,那你可以尝试一下向服务业发展。
这种未来行业的两极分化也会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用咱们中国人的话说那就是一线城市会越来越好,二三线城市想追上一线城市今后会越来越难,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会越来越严重。这个事怎么跟我们现在的感觉好像是相反的呢?不是说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吗,怎么反而未来一线城市的优势还会继续加大呢?作者认为,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刚才说到的中间产业被掏空,受伤害最大的其实正是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两头的那些产业比如像科研、教育、文化创意、服务业等等,这些正是一线城市的固有优势。在人工智能的社会,更好的行业资源只会更加向大城市里集中,这个优势只会越来越大。而受到冲击的二三线城市想追上这个差距,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行业的巨大优势以外,多段式人生带来的巨大流动性也是大城市的优势之一。过去在三段式人生里我们在一个地方待上几十年,这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可是现在你要活一百岁,一生可能要尝试好几份工作,去好多个地方。既然都是换工作、换地方,为什么不试试到大城市里看看呢?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先去大城市里面溜达一圈,这不是很正常的想法吗?所以正是在这种心态之下,一线城市只会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人才,这种人力资源的优势也是其他城市很难追赶的。所以作者最后就直接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建议您去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和学习,在这些城市里多段式人生可能会更精彩、更成功,而且还可能更容易找到你的理想人生伴侣。
第五个预言
说完了上面关于行业和城市发展的看法,下面是作者的第五个预言:在未来,跨年龄的交往会成为主流。
作者认为在多段式人生里,按照年龄去判断身份的办法可能就完全行不通了,将来在各个年龄段里,什么样的人可能都会有。比如二十出头的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大公司的 CEO,三十来岁的可能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一个四十岁的人可能才刚刚办完婚礼等等,年龄已经不再是区分人群的标签。年龄不仅没法代表身份,更代表不了我们的能力和性格。比如你的顶头上司可能会比你小十岁,但是在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上,他可能会比你强很多。再比如你的下属可能会比你大十五岁,但干起活来可能比你的腿脚还要利索,丝毫不落下风。还有住在旁边跟你平级的老王,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而你还单身呢。但是人家老王下班之后跟你一样是跑去唱 KTV、喝啤酒、吃烤串,样样不差,玩起来比你更疯狂。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你觉得自己能搞定吗?作者说,在百岁人生里,我们必须要学会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打交道,跨年龄交往,忘年交只会越来越多。因此,就要求我们要有更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及更加开放的心态,真诚地迎接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新朋友,千万不要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跟你年龄不同的人。这里作者还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男女之间的恋爱在未来更多可能也是跨年龄的,二十岁的小伙子去追求一个四十岁的女士,或者三十岁的女性跟一个五十岁的男人结婚,可能都会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大家对年龄都已经不敏感了,相差个十岁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人,他们之间擦出爱情火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所以那种跨越了几个年龄阶段的爱情故事,在未来还真有可能满大街都是。
第六个预言
说完了上面的跨年龄交往,下面是作者的第六个预言,人生的选择会越来越慎重。
前面说了,在多段式选择里面,每个人的流动性和个人机会越来越多,有人可能就说了,既然选择变得这么多,那么将来大家做选择是不是就会更随便呢?作者说,错了,恰恰相反,大家会比原来更慎重,更纠结。这是因为你做的每一次选择背后都是有成本的,选择做得越多,成本付出得越多,当选择的次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总成本会是以几何基数增长的,所以怎么可能不慎重呢?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在过去的三段式人生里面,我们一辈子的选择可能也就是那么寥寥几个,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如果你不小心做错了一个选择,比如说进入到一个自己不怎么喜欢的行业,虽然也很痛苦,但可能会想,哎呀,算了吧,大不了忍一忍,也别折腾了,反正过上个二三十年,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在百岁人生里,这么漫长的一生,你还能忍吗,或者说,你还会忍吗?一旦选择出现问题,将会折磨你更长的时间,所以最后你可能必须要重新做出选择。
所以,作者认为,在未来人们的选择会更多,但并不等于每个选择都会更加随便,我们反而会更慎重和小心。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多段式人生里的我们反而活得更较真了,这种心态将会让我们未来的行为方式发生很多的变化,比如说最典型的一个,就是人类的婚恋延迟问题。其实,咱们国家北上广等大城市里面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这个趋势,很多条件具有相当优势的人在择偶这件事上越来越较真,三十岁没结婚的可不在少数。其实不光是工作忙,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更谨慎了,宁缺毋滥,不想凑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的婚恋时间只能是更加延迟,三四十岁不结婚就会非常非常正常,不能够再被称之为是剩男剩女。
选择越来越难,那该怎么去做选择呢?作者也给我们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要经常性地放空自己,就是在漫长的一生里,不要急着一直埋头赶路,可以适当地停下来,轻松一下,就好像一场演出一定要留出几个中场休息时间。比如你可以结伴旅行,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给生命留出空白,反而更容易看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帮助你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第二个是一定要从现在开始重视个人无形资产的积累,就是你的个人信誉、口碑、人脉圈子、信息渠道等等这些。在百岁人生里,那些有形的资产,比如像车子、房子再值钱也终将贬值,而只有这些无形资产可以历久弥新,帮你消除选择时的信息不对称,为你带来更好的选项。比如,如果你的人脉圈子足够广,那么在每一次跳槽的时候就会为你带来更好的行业或职位信息,帮助你成功向下一个人生阶段过渡。再比如,如果你的个人信誉和口碑非常好,那别人给你介绍的恋爱对象就会更靠谱和优秀。
总结
说到这,作者给我们提出的六大预言就为你全部讲述完毕,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个,作者认为人类的寿命正在飞速递增,每个人都有可能活到一百岁,或者至少将近一百岁,我们这辈子将会迎来一个非常漫长的人生。第二个,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我们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心态,适应更多选择和更多流动性的人生节奏。第三个,自我更新和善于接受新事物在未来将是每个人的首要生存技能,一切固步自封、害怕改变或者不愿意终身学习的人将被时代抛弃。第四个,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量的人类劳动者,会导致很多产业的消亡,并且会扩大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五个,在未来跨年龄的交往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要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学会跟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交朋友。第六个,在多段式人生里选择虽然越来越多,但做选择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反而会活得更认真,做决定的时候越来越慎重小心。而作者也提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要给自己的生命留出空白,另一个是重视自己无形资产的积累和打理,这会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关于这本书就为你全部讲述完毕,作者的这些观点可能你会很认同,但也有可能对有些观点持有不同意见,这些都没有关系,这本书最为可贵的地方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未来社会的全景图,引发了我们对于未来社会的思考。我个人的一点感受是,这个百岁人生可能还真的离我们不太遥远,如果这个时代真的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规划可能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的参与配合,这其实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提及,作者就说,对于百岁人生,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福利政策,确保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到多段式人生带给我们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