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唐元和年间,由于政治斗争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迎来了一位年轻的访客,这位客人的名字叫韦中立,是永州的刺史韦彪的孙子。
韦中立非常仰慕柳宗元的才华,专门从京城向柳宗元请教学问。回到京城后,他又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表达了要拜柳宗元为师的请求。出乎他意料的是,虽然柳宗元热情地帮他解决各种困惑和问题,却委婉地拒绝了他拜师的要求,还回复了他一封长信说明原因,就是著名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事实上,除了韦中立之外,柳宗元也几乎拒绝了当时所有希望拜他为师的学子的请求。
和柳宗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古文大家韩愈。
韩愈一生招收了无数门徒,历史上称为韩门弟子(当然,这个“韩”是韩愈的韩)。韩愈的“好为人师”,“柳宗元的患为人师”究竟反映了两人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怎样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2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曾经涌现出不少的名师。
在韩愈和柳宗元之前,有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各路经学达人;在韩愈和柳宗元之后的宋明时代,又出现了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陈白沙和王阳明等一干名师。
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从魏晋时代一直到韩愈和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代,长达五百年的时间中却很少有名师涌现。大多数的教育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就如我们此前提到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等等。
其中原因很简单,从魏晋开始的门阀制度,让很多世家子弟并不需要拜师,甚至不需要通过努力就能身居高位,由此形成了六朝清谈的风气;而从隋唐刚刚开始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录取方面也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与其拜师求学,还不如多多打点关系;即使有些热衷拜师的人,也更多是希望能够通过老师提前获知一些考试内幕,而非获取知识本身。
种种不良风气的日积月累,使得学子们对拜师这件事儿缺乏基本的平常心。
用韩愈的话说,就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拜一个身份卑微的老师,自己觉得没有面子;但是要是去拜一个已经身居高位的老师,又感到太像阿谀奉承。
目睹师道沦丧的情景,韩愈写下了那篇千古流传的《师说》,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重塑师道尊严的态度,并且自己率先行动,以孔子、孟子和扬雄等人思想的正宗继承人自居,招收了大量的子弟。
这件事儿虽然在后世评价很高,但在当时,只能用“板砖横飞”来评价。
根据柳宗元的描述:世人听说韩愈大张旗鼓收徒的行为,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也收获了“狂人”的名声。
03
虽然同样对师道不存的现状感到痛心,但柳宗元采取了和韩愈不同的方式,他撰写了多篇文章阐明自己不要当老师的态度,后代的章士钊是这样评价的:
“柳子厚不肯为人师,因从不以文自鸣,贯穿百家,亦并不以道统自认。”
为什么不愿意为人师呢,柳宗元给出了一些解释:
第一,是一些自谦之词,个人才学有限,身体状况不佳,不足以给年轻人一些指导;
第二,自己被贬谪到永州,本身已经处处招人排挤,不想给政敌以借口,遭受无端的诽谤;
第三,韩愈开门收徒遭遇“板砖横飞”,让他有所顾虑,虽然佩服韩愈的行为,但自己毕竟不如他那么勇敢,就不去步他的后尘了。
根据这些表面理由,后世很多人评价,在重振师道的这件事儿上,柳宗元缺乏像韩愈一样的担当和勇气。
不过,如果对柳宗元的言行进一步了解,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评价其实是不够客观的。
柳宗元不肯为师,虽然难免有一些趋利避害的考虑,但更主要的缘由还是他对于师道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师生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在重振师道这件事儿上,韩柳之间方式不同,却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了重大的效果。
04
要了解韩愈和柳宗元之间差异的深层原因,我们还是有必要简要地回顾一下他们的成长经历。
韩愈和柳宗元相差五岁,都是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境遇却很不同。韩愈的父兄在他幼年的时候就早早地离世,韩愈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很多的颠沛流离,这样的经历呢,让韩愈早早就看尽各种世态炎凉,也对成名成家有着极度的渴望。从青年时代,他就不断地以“干谒”的方式,向各种朝廷高官自荐,屡败屡战,形成了坚定果决的气质。而在重振师道方面,不顾他人的眼光,担当旗手和急先锋,坚持儒家道统,排斥其他思想,这些和他的性格与经历,是一脉相承的。
而相比于韩愈,柳宗元的青少年时代,更平顺一些。父亲饱读诗书,母亲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柳宗元自幼对诸子百家的文化都有很广泛的涉猎,虽然儒家思想仍是他的精神支柱,但柳宗元对其他各家的思想,也能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进入仕途之后,柳宗元参与了王叔文的改革,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的挫折,流落永州,却还是能以谦谦君子的态度看待各种事物,寄情于山水间,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不同的经历和性格,使柳宗元在处理问题上的行事风格和关注重点和韩愈有所差异。无论是古文运动还是重振师道,韩愈更像是振臂一呼的旗手,而柳宗元则是不在意名分,以效果作为主要出发点的实践家。
05
虽然自称“患为人师”,但是柳宗元在指导年轻人方面,是不遗余力的。用他的话说,是“去其名而全其实”,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师徒的名分,但只要自己所知,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他指导年轻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书信,类似于今天的函授。
就在他回绝韦中立的那封信中,柳宗元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写文章方面的心得,又开出了一个包含诸子百家书籍的书单供韦中立参考;在和秀才卢英的通信中,柳宗元提醒他要内外兼修,既要有良好的内在道德品质,又要有优雅的外在礼仪;而对于秀才崔安,柳宗元告诫他文章的重点在于能够阐明道理,不要一味追求词藻的华丽。这些信件,不仅启发了当时的年轻人,对后世也影响非常深远。
除了对后辈学子的提携,柳宗元在推动师生之间平等关系上的努力也同样可贵,他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师友箴》的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柳宗元的眼中呢,无论是从师还是交友,地位是否崇高,身份是否显赫,年纪是长或幼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为人行事是不是品德高尚,原则分明,也就是所谓的“有道”。如果是有道之人,就算是庸人和乞丐也可以作为老师和朋友,如果背离了这一点,就算公侯将相也不足以成为师友。
在如此原则的指引下,柳宗元尽量避免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长的身份,禁锢住向他请教的年轻人们的思维,他更看重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切磋。和他交游多年的堂弟宗直和卢遵等人,都是他亦师亦友的伙伴。
相比于更多强调单方面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韩愈,柳宗元对于师道本质的体悟,或许要更胜一筹。
06
公元819年,47岁的柳宗元英年早逝,老友韩愈在他的墓志铭当中这样写道: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看到“患为人师”的柳宗元不依靠名分也能影响万千学子的情境,“好为人师”的韩愈,或许也会对这位合作多年却也论战多年的老友,平添几分敬意吧。
总结一下,在中唐年间,目睹“师道不存”的情景,同为古文大家的韩愈和柳宗元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韩愈以《师说》为号角,扛起了重振师道尊严的大旗,对后世影响深远,引发了此后宋明时代讲学的热潮,但对师道尊严的过度强调,对儒家道统的执着,也为千余年来思维模式单一、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埋下了隐患。
而柳宗元通过《师友箴》等文章,以及写给众多青年学子书信,表达了更为宽容、平等的师道理念,虽然在影响上稍逊一筹,但其中的理念却与当今的教育更加契合。千年之后的我们,对于当年的师道之争已经很难感同身受,但柳宗元所倡导的兼容并包态度和师生平等关系,直至今天,依然有重大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