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朱高炽
明朝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昭皇帝
生于中都凤阳(今安徽凤阳)
在位时间:1424年9月7日-1425年5月29日
年号:洪熙
陵墓:北京明十三陵之献陵
明仁宗朱高炽为明成祖朱棣长子,他的大伯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太子朱标。与他的伯父朱标一样,明仁宗朱高炽也是壮年而卒,朱标死时年仅37岁,而朱高炽死时也只有47岁。
明仁宗朱高炽本为“燕王”世子,其父燕王朱棣“靖难”后称帝,他“自然而然”成为了皇太子。只不过明仁宗朱高炽的这个“自然而然”来的并不那么容易。明仁宗朱高炽为人体胖,平时走路都需要两个人搀扶。和他的大伯父朱标和堂兄建文帝朱允炆一样,也是一个打小就接受儒家文化洗礼,性格上也是“仁厚有余”的人。这一点与其父朱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成祖朱棣一生“刚毅果敢”“好武”,虽然其谥号为“文皇帝”。对这个“子不类父”的长子,日后的继承人,朱棣说实话谈不上喜欢。他更喜欢的是与自己相像的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
明仁宗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稳,与其父明成祖朱棣有莫大的关系。明成祖朱棣的帝位本就是变乱“嫡长子继承制”成法的结果。明成祖朱棣自己就没有“以身作则”,自然他人也就有了觊觎的余地。他的儿子们看自己的老爹都能如此,自己当然也就想跟着学了。当然,明成祖朱棣基于当时的形势和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想法举起了“靖难”的大旗,成功夺得了皇位,并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明朝的基业,这个事情本身来讲已成定局,但毕竟破坏了“规则”。
明成祖朱棣自己打破了既定规则,就势必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规则或者是修补好现有的规则。明成祖朱棣显然在这一问题上,开始时是犹豫不定的,从而导致了诸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其中以二子汉王朱高煦和三子赵王朱高燧为最。
前面也说到了明成祖朱棣对太子朱高炽是不很满意的,他偏爱的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其中又尤以汉王朱高煦和他最为相像,汉王朱高煦随明成祖朱棣“靖难”屡立战功,并多次扭转战局,拯朱棣于危难之中,明成祖朱棣有次抚其背说:努力吧,世子身体不好!我不知道明成祖朱棣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抱着什么心态,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更何况朱棣说这话时还未必是言者无意),汉王朱高煦听后,心里大受鼓舞,这也为以后兄弟相争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
明成祖朱棣的所作所为不仅为自己的长子带来了“麻烦”,也为自己惹来了“祸事儿”。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五月,明成祖朱棣生了病,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赵王朱高燧试图密谋毒杀他,然后矫诏废太子自立为帝,不料,被人告发,最后演变成了一场闹剧,赵王朱高燧在太子朱高炽的开脱下,只是受到了申斥而已。想来赵王朱高燧能够“全身而退”,太子朱高炽的回护固然少不了,最重要的是还是明成祖朱棣认为此次“政变”可能只是手下人所为,赵王本人并不知情。加上他也喜欢自己这个儿子,自己戎马一生,想来这个儿子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当然自此,赵王朱高燧确实也“安分”了许多,毕竟在自己老爹面前已经“献了一次丑”,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到了永乐二年(1404年)五月,明成祖朱棣终于下定决心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一直担心“仁弱”的朱高炽会不会像他的堂兄建文帝朱允炆那样,不堪大任。事实证明朱高炽比他的堂兄朱允炆强得多,无论是个人资历上还是运气上。人们都津津乐道着清朝雍正皇帝的即位秘事,说是清朝康熙皇帝是看上了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才传位给雍正皇帝的。殊不知,明仁宗朱高炽也是托了他儿子皇太孙朱瞻基的福。明成祖朱棣虽然看不上自己的长子朱高炽,但对他的儿子朱瞻基却是疼爱有加,有意培养,几次带着他征讨蒙古。朱瞻基在性格上像其祖父也就是成祖朱棣,不仅习文也好武,被人称为成祖皇帝的“好圣孙”。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想当年明成祖朱棣他老爹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帝时,作为藩王的朱棣或许想不通为什么,而今他坐在了他老爹的位置上,面对着和他老爹当时一样的选择,或许这时的他已经想通了。对于帝国的长治久安来说,“嫡长子继承制”这个“成法”是不二法门。
明仁宗朱高炽虽比不上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当然更比不上他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间也仅仅十个月,但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相当高的。他在位仅十个月自然谈不上励精图治,但他在位期间改革内阁、减轻劳役、裁撤冗官,而且还平反了前朝的一些冤假错案(如解缙案),并赦免了建文朝的一些“罪臣”家属,这些都使他大获人心。他自小接受儒家教育,亲近文臣,并重用他们,实行心中的“仁政”自然在士大夫中也建立了一定威望,一代仁君形象由此树立起来。后世把明仁宗朱高炽与其子明宣宗朱瞻基统治时期并称为“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