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见过很多人,在40多岁的时候说类似这样的话:
“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很高,但他们已经没办法了,他们彻底回不去了!然而,他们还有更为无奈的事情:
他们之所以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显然是出于真诚的劝说,但他们却没有任何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些话的含义。
一代又一代人,大部分都是如此。问题出在哪里?我的观察与结论是这样的:
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与“没用”,却忽略了一个他们更为重要的维度:“短期”与“长期”。
上面提到的那些无法让自己的孩子信服的,因为自己已经“反应”过来而“无奈”我人所面临的无法言说的尴尬在于,他们只体会到了痛,却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们甚至到死都不明白,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从未认真对待过“长期”这两个字才搞得自己“死因不详”。
以前在做教育培训的时候也有这样子的疑惑,好多家长确实是苦口婆心的想要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无动于衷。实际上我也很想帮助他们在关键时间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苦于能力不足,当时也没有足够的思考在这上面。只是一味的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出现这样子的情况,可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下一代走上相同的路,而这篇文章让我找到了答案,很多时候对于知识的选择标准限制了我们日后的发展,导致现在选择很多短期来看很有用的知识,可是长期来看并不具备繁衍能力的知识,所以孩子在未来选择的时候没有选择,因为手中没有足够的筹码,那个时候才想起来父母当初的那句话是多么的正确。
所以不管是选择什么都要加上一个条件:“长期”。在选择之处就把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问题解决掉了,拥有了这项选择的能力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