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因为一个故事,一个观点或者一句话而喜欢一本书,有些问题我们之前已经思考过,却总觉得差那么点火候,理解也不够深刻,经过作者的几句点拨突然就豁然开朗,云开雾散。白滨洋征的《培养自信满满的孩子》就是这样一本书,他在书中的一些观点让我对之前习以为常的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白滨洋征是日本最权威的教育专家之一,这本书的著成,以智慧构造理论(SI理论)和来自近4000所幼儿园的广泛实践为基础,书中从各个小细节来讲述怎样令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智力得到显著提升,培养孩子富有灵活思维和行动能力,让“大脑”、“身体” 和“心” 合为一体。
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写到:理想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因此教育才格外有意义。父母和老师都宽容面对每一个孩子,孩子自身拥有的各种可能性就会开花结果,孩子就能够自信地参与到社会中。
01 因爱而生,被他人所爱,才能学会如何爱人。
在本书的开始部分作者引用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案例,一个是母亲不想生下的健全孩子成为连续杀害八个小朋友的杀人犯,一个是母亲充满期待的残疾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作者得出结论:在失望中诞生和在欢乐中诞生,两者落差很大,既能给身体健康的孩子施加最恶毒的诅咒,也能给身体不健康的孩子增添生活的希望。
很早就知道一个朋友的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自闭症,她两岁以前不和任何小朋友玩,也不敢和到家里来访的亲朋打招呼,她一度很难过,我曾经见过那个孩子一面,据朋友说她当时的状态已经比小时候好多了,可是她仍然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不爱说话,那么漂亮的一个孩子就像一个洋娃娃,一个没有太多生气的洋娃娃,让人惋叹。
熟悉之后才知道,她在怀孕的时候和老公闹离婚,当时他们天天争执,砸了家里的家具,甚至互相动手,她在心里觉得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如果不是孩子她则就可以逃离当时的婚姻,在母体里的孩子竟然真的能感觉到她自己的不受欢迎,降生之后把自己封闭起来。
幼儿期如何度过,决定了孩子们是开花结果,还是中途夭折。父母必须考虑能给孩子怎样的援助。婴儿通过哭泣表达自己的意思,母亲通过及时响应婴儿的需求来与婴儿产生羁绊和交流。一个在婴儿期被全心呵护的孩子,信赖在心灵深处日积月累,安全感也深深扎根。母子之间的重复应答,是为人生构筑的精神准备,帮助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快速融入集体,走向自立,面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并克服恐惧持续向前。
母亲的爱和全心的接纳,是孩子心灵最初的力量源泉,每次的苦难都有人帮助,每次的挫折都有人陪伴,有母亲这样一个避风港存在,孩子才不会对困难产生畏惧和退缩,才能够一直安心的成长。
之前我曾读到一篇文章,分析的是目前中国二胎政策开放之后,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年龄相差几岁是最好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哈佛大学教授伯顿.L.怀特的观点,最好过上三年再生第二个孩子。怀特博士的解释是,“三岁前,是母子一体,最为亲密的时期。这段时期充实度过。即便有弟弟妹妹出现,孩子也不会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幸好,我歪打正着,两个孩子之间差四岁。
母子一体的感觉,让孩子产生稳定的情绪,而稳定的情绪是孩子健康乐观的根源,这三者相互关联,互相重叠。心和母亲紧密相连的孩子,情绪安定。热情洋溢。眼睛里散发求知光芒,表情充满童心。三岁前能否养成母子一体感,是未来融入集体的前提条件。与母亲心灵的连接,在孩子心里,是人生最大的根基。
被人疼爱是儿童内心的诉求,希望被疼爱而不被疼爱,孩子就无法安静下来。伟大的教育家亚尼山大·尼尔说:“心理健全的孩子拥有旺盛的好奇心,时刻喜欢对外界的世界进行探索,不被喜爱的孩子则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一个被立即响应的孩子,就像施加了神奇的魔法,总是能拥有愉快的情绪。一个工作的母亲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家,进门后立即抱起孩子,传达她的爱意之后再做别的事情的效果是神奇的。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们家小宝从我进门就充满期待,如果我首先和她打招呼,抱抱她,她便可以安心去继续自己的游戏。但如果我进门先做了别的事情,她就会失望的哭泣,直到我抱起她安抚半天。这一点点的差别引起的后果差异巨大。
三岁以前的孩子需要好好疼爱,但疼爱不是溺爱。溺爱是家长大包大揽,把很多应该由孩子做的事情和决定代替孩子安排,本该由孩子承担的责任,却由家长代为履行。这样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负责。溺爱和疼爱是由本质区别的。
不被疼爱的孩子通过各种恶作剧传达自己希望得到注目的信号。外向的孩子传达攻击信号,内向的孩子形成不良习惯或出现奇怪症状,这时候成人的言语教育和引导都不会起作用。真正能改变这种状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母亲气息的包围,肌肤的温暖,让母亲的心和孩子的心连接起来。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孩子无论喜欢与否,最终都需要在不借助任何人的情况下在这个社会独自生存下去,接受社会的评价和选择,自己直面竞争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幼儿期就开始让孩子拥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进而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在何种社会环境中生存,应不绝望并持续前进。”的自信。
如果孩子的目标很单一,只有一个,一旦他的目标无法达成,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但是如果父母和老师着眼于孩子的长处,给孩子树立更多的价值观,他就会觉得未来值得相信。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多样的价值观。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的游戏,游戏可以让孩子之间自发的形成自己的集体,这正是孩子学习自立,学习走向成人的前提。
02 理想的孩子不存在
1、父母要先试着改变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先育己
阿德勒心理学中指出,打消热情的三大禁语是:“快点”、“不行”、“加油”。这些语句表示命令、指示,会使孩子的热情消失。
孩子身上原本带有积极性。想做、想挑战是人之常情。尤其从三岁开始,积极性就涌现出来。不存在没有积极性的孩子。即使有,也是由于父母完全包办造成的。没有必要和不被父母疼爱的绝望感,都会让孩子毫无干劲。
“不许睡懒觉”“不许不学习”“不许跑”“不许玩”,孩子常被各种“不许”浇灌,就会过早失去干劲。慢慢地孩子变成为父母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的孩子占压倒性多数,不学习的孩子对自己产生劣等感。一旦父母说:“不许不学习”,劣等感反而更强了。还有“快点”,这是父母自行给孩子的快慢作判断,这种判断无法产生正能量。
父母试着去改变,孩子就会渐渐改变。用“加把劲儿”代替“快点”;用“慢慢走”代替“不能跑”;用“希望你学习”代替“不能不学习”。大人说:“我希望你这样做”来代替“你必须这样做”时,孩子也在渐渐地改变。
2、好好理解孩子的感动,与孩子一同感动,一同快乐。
对孩子来说,看到的、听到的全部是罕见的、新奇的。就好像“好奇心过盛”一样,所有事物不去摸、闻、尝就不舒服。
好奇是人类心灵的特异功能。充分活用好奇心,孩子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并且,好奇心在4~5岁时最为旺盛。观察力,洞察力,掌握事物的能力,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问题多的孩子有好的发展。学习的动力就是:想了解不知道的东西。常言道:因为不明白所以想明白,不能做所以试着做到。
父母的感同身受,会让孩子特别满足。孩子的科学心和观察力都很敏锐。因此,不应在理论上进行灌输,而是让孩子用心去感受。父母必须理解,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3、“思考力”的出发点是感动,心的跃动引发干劲。
感动是自发性的,感动可以引发自控力、成就感、挑战欲、思考力等。
我们进行一件事时,会和过去的记忆相对照。按照想象中的快乐加以选择,对不快乐的加以排斥。孩子的思考模式如下:“真有趣啊!”(感动)——“想试试看”(自发性)——“尽量做好”(自我控制)——“成功了”(成就感)——“又想做一遍”(挑战欲)——“这次该怎么做呢?”(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的出发点是感动。也就说,“干劲”(热情)的根源是感动,是心的跃动。孩子感动的天性,是如何被摧毁的,是大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4、捡东西并收集起来的孩子,有卓越的观察力和研究心。
喜欢捡东西并收集起来的孩子,今后多数会喜欢算数。算数的第一步是把东西捡起来并收集在一起。捡东西收集起来的孩子,挑选行为不断重复,应用能力也不断重复。并且,走在路上,眼睛像圆盘一样,潜心探索路上的东西。满满的好奇心,这可以说是感动,也可以是生存的意义。
喜欢捡东西的孩子,有对“生活”的执著,生活充满了满足感。现在的孩子们总被认为“容易厌烦”、“缺乏忍耐力”,也许是因为没有过热衷一件事的体验吧。在大人看来,极其无聊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有重大的意义。并且,孩子把东西捡回来要进行分类。
理性思维、发现法则、变换角度都是数学思考能力的基础。喜欢捡东西并收集起来的孩子,不需要别人教就学会了。
5、过渡保护、过度干涉、过度许可、过度放任、过度期待是父母的五大恶。
过度保护太多,孩子就会变得被动,自己没有积极地行动的欲望,也不想去挑战自己。乍一看,有些畏首畏尾的孩子,原因大多如此。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人生是冒险,对未知的挑战充满了好奇。人生究竟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因此才有乐趣。不可思议的邂逅,辛苦后成功的喜悦,才是“生活的幸福”。从幼年期就夺走了这项喜悦,孩子就会变得被动。
对孩子的行动进行支配的过度干涉,也是不好的。父母只给孩子命令句、指示句、禁止句,或者二选一的许可,让孩子每一次的行动都寻求父母的判断,也就是说,孩子不擅长自己思考判断,无法自立。
父母的另一个恶性,就是过度许可。在职场转换不定的孩子,幼年都有过度许可的背景。一旦不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立刻就厌倦。这样的孩子,完全不懂得忍耐为何物。
只有自己思考后得到了体会,自己辛苦后取得了经验,孩子的思维的能力才得到提升。大人应该鼓励孩子思考,并且让孩子有自己思考的勇气。
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律。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掌控,亲子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平衡。
6、在兄弟姐妹之间不偏袒不比较
第一个孩子,因为做什么都能够得到表扬,就拼命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能成为一个认真的、努力的、理想的、听话的好孩子;往坏的方向发展,变成一个欺负弟妹、任性的、只在家里逞威风的孩子。
中间的孩子,从没有独占过父母的宠爱。所以,从很早开始,就显示出很强的自立的倾向。并且,交友广阔,在人际关系上非常优秀。强大的自主倾向下,未来可能向企业家或社会中的领导阶层发展。
最小的孩子是家里的偶像。他在家里最有人气,被全家关注。并且,因为最受关爱,所以知恩图报,总是照顾父母的生活。但是,一旦教育失败,他容易变得任性妄为,总让别人干这干那,把他人指使的团团转。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顺利成长。但要知道,在兄弟姐妹之间作比较会使孩子之间产生纠葛,给他们各自带来不良的影响。
7、父母要反复读书给你听
喜欢读书的爱好是从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除了父母给读书外,没有其他方法。
常常要求多读一遍的孩子,实际上有超群的热情和卓越的集中力。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就是重复同一件事。
开启书本的世界,是今后深入学习的关键,需要孩子具备很强的观察力。
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作为父母心里应该记住以下三点:
1)不要把读书变成教识字。
2)读书过后不要提问题,问感想。导致孩子离开书本的原因之一便是要孩子写感想文。
3)母亲不要甩开孩子,让他一个人读书。孩子想要母亲读书和想让母亲拥抱是一样的,是想确认母亲对自己的爱。“自己一个人读”和拒绝拥抱孩子是一样的。
要求父母反复读书的孩子,充满学习的热情,并富有集中力。母亲不要觉得厌烦,尽可能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8、学会倾听和表扬,帮助孩子成长
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就能敞开。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听孩子把话说完吧。听孩子说完之后,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试着用其他的语句进行替换,效果显著。孩子会因为母亲理解我的心情而变得开心。孩子能顺畅地说出自己的心情,也有利于建立正面的感情。
“谢谢。”“很开心。”“帮大忙了”这些语言上的刺激,会给孩子莫大的勇气,让孩子抱有自我肯定的概念,认定自己有能力。把家长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作值得表扬的事情,带给孩子更多的勇气。
在6-7岁前,如果孩子接受的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多,孩子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感情。外在的表现是立刻攻击他人、责怪他人,说坏话,或总是在人际关系中抱有否定的情感。
婴幼儿时期养成的安全感,是孩子与双亲相互理解的桥梁。特蕾莎修女说:对人类来说,最大的不幸不是生病,也不是贫穷,而是没有任何人爱你。
让我们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以孩子的耳朵来听,以孩子的心灵来思考。把此作为我们的目标来行动。
03 培养生机勃勃的孩子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恰当的刺激
群马大学教授高木贞敬的著作《培养头脑》中提出,“让大脑思维更活跃的方法,如下:我们大脑最活跃的时期是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立刻逃避,而是使用大脑,一点一滴地思考,虽然每日的努力很渺小,但最重要的是每天不断地重复思考,一次次努力效果也许一时没有发觉,一个月,半年,一年,效果持续积累,大脑的神经元连络网的性能显著提高。”幼儿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大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智力教育要培养的是丰富的人性。而不是应付考试。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的自发性非常重要。如何引出孩子的干劲?
首先,我们要为孩子准备学习的对象——教材,并且倾注全力引导孩子学习。学习的对象要让孩子们忘乎所以地喜爱。这个对象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感兴趣,有乐趣,并能保持集中力,伴随着愉悦感。
集中力的持续,需要假说和验证反复进行。发起假说:“这样做如何?”之后验证结果。反复进行,大脑就兴奋起来。想让智力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期待感。教育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教学人员应努力引发孩子的学习的欲望。
在孩子开始发挥自主性的时期,即自3岁开始,一边进行思维训练,一边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就是适当的教育。
“SI理论”鼓励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认为从幼儿期开始智慧教育,能增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卓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这最终会演变为孩子自身的同情心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2、集中力、忍耐力提高的途径
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是课堂上仔细听老师讲课。那么集中力是如何形成的?日本的伏见猛弥教授经过常年研究确认,能力高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有很好的集中力。到底是集中力提高了智力水平,还是智力水平高所以具有集中力?伏见先生认为:两者之间互相提高。
在伏见教授的研究中发现,孩子有热情才能完成超过年龄的任务。他认为追究到底的能力和持续力是源于幼儿期的热情的体验。泽口俊之教授曾经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强调了热衷体验的重要性。充满热情时,前脑叶活动活跃,多巴安分泌旺盛。孩子经常感到厌倦的原因是热情体验感的不足。
教育的基础即引出孩子的热情和好奇心,有热情就能提高集中力,集中力的提高就有了“干劲”,这种正能量比单纯的填鸭式教育强数倍。
孩子的兴趣像植物的根基,根基牢固才能面对困难,也能自我控制,并且形成自己思考的能力。
3、信任孩子,培养孩子多样的价值观
“加把劲儿!”大多数情况下会给接受方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它绝不是鼓励,并不能给子勇气。
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会让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行。劣等观是非常主观的,是偏激的自我认识。虽然有时劣等感会成为促成飞跃的弹簧,但是孩子一旦被劣等感束缚,想要克服是十分困难的。
把学校的成绩当做人生绝对的价值的孩子,一旦成绩下滑,便会产生劣等感,劣等感变成绝望感。被绝望感所支配,就不会再产生上进的勇气。
脑神经科学家松本元阐述到:大脑在没有目标的状态下会失去活力,一旦有了目标,大脑就能不断运转,可以说目标不仅关乎人们能够实现多少人生价值,并且还是人们向更高层次进发的基石。
孩子在中考或高考时如果成绩优异,最终却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人格就遭遇了全面的否定,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即便进入其他学校也放弃学习的孩子相当多。或者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认为完成了目标,接下来无所事事的度过大学的时光。
如果人们能关注孩子的优点,发展孩子的爱好,将失败视为成功的源泉,孩子的才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母亲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且守护他。即便事情的进展非常不顺,只要父母不断激励,孩子便不会惧怕失败,继续前进,如果进展顺利,孩子会有更多的自信,更加肯定自己。
面对问题时不逃避责任,完成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即便失败也不放弃,并且努力贯彻始终,作为大人最重要的是,应该教导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4、与孩子相处时,说话时要将心比心
孩子有他们这个群体的喜好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孩子对未来抱有期待,想变强大,想要成长。对于孩子,使用语气强烈的断定句或命令句,会削减他们的热情。语言的使用,应该引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不是打击孩子的信心。
首先,大人要学会接受孩子,然后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同自己在一起。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放入自己的各种巧思,孩子就能够安心地埋头学习了。
泰然自若的父母构筑起相互支撑的亲子关系。死板的父母,构筑起冷淡的亲子关系。
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不要使用禁止句和消极的语言,而应该使用协调性和请求性的语言。面对孩子也要保持一定的礼节。包容的宽容的语言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说话方式极为重要,不仅是说话时使用何种语言,讲话的声调、表情、眼神、姿势、手势等都对气氛有重大影响,这被成为“超语言交流”或“非语言交流”。
说话一方的思想,直接投影到了表情、动作上,直达孩子的心灵语言,传达了说话人的内心。
不仅是相互交流,亲子关系之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所谓相互尊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父母应以对等的人格来看待孩子。
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肯定孩子的思想。相信孩子的坚强,以孩子的悲喜为自己的悲喜。没有这种觉悟,亲子之间的对话就不会顺畅。然后,孩子就能学会思考,自己深入分析,并且尝试自己克服困难。
亲子之间构筑的信赖关系,是让孩子保持童心本色,并且向大人成长迈进的心灵基础。
5、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学习能力将给予孩子智慧。孩子应该具备何种能力呢?
1)想要自己动手的能力
2)不畏艰难的能力
3)保持高度集中力的能力
4)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5)为目标全力以赴的能力
学习并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孩子得自己有学习的医院,学习才能成功。周围的人如何尽心尽力,孩子自身没有学习意愿,学习终究会失败。
如果孩子对学习的结果过于敏感,只关心答案对错、分数高低,变得不到很好的思考。
如果父母态度强硬,孩子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学习,总有一天会感到厌烦,无法持续下去。
孩子本身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干劲的根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自身的喜好和热衷是未来学习能力的基础。等进入高年级之后,学习的难度逐渐提升,而不嫌麻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现在社会,对孩子来说,耐力的体验非常重要。
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集中力,就是仔细听老师讲课的能力。孩子只有在反复的重复热情、热衷体验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得良好的集中力。父母必须给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养成集中力。
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近来,无法明确表达自己主张的孩子越来越多。作为生活的主人,孩子要有表达自我的能力。自己能完成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
孩子认真描绘的美好未来,大人决不能嘲笑。有梦想就是肯定自我。只要一步步踏实前进,总有一天孩子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父母的工作是给孩子设定具体的目标。
请满足孩子需要肯定的心理,帮助孩子发现优点,引发孩子本来就具备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长应当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孩子自立自强。
每个孩子都有上天赋予的才能,有才能终会开花结果,究竟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要依据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