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关约翰.杜威这本书最热的书评名字是“拿什么拯救你凌乱的思维”,其中说到:书中的3个关键词是意义、联想和观察。一个优秀的思维者,必须能够切身观察,恰当联想,并付诸于有意义的实践,必须习惯于系统思考,主动探索真实。显然,这位读者认为杜威的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知行合一。然而在我看来,杜威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思维导图,它教给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法。于为人父母而言,它可以告诉我们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该如何去做;于工作学习而言,书中对思维逻辑、思维方法的解释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严谨的科学思维,如果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这本书应是必修读物。
纵观书的前6章,杜威先从总体上讲述了什么是更精确的思维以及什么才能保证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杜威提出,更精确思维的实质就是依据目的去调节思维,用过对事物的疑问去激发思维,激发思维的基本要素就是怀疑心态。一个见解出来的时候,不急于下结论,运用深入的思考,去论证这个见解是否可行,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可见,这个要求是十分高的。那么,要求自己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有什么用呢?书中第5章提到,这是为了让一个人找到“真正的自由”。书中提到了很多学校教育过程里影响思维习惯养成的弊端,也告诉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如何思考,让自己学会选择,而只有会选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呢?书的第3章和第6章给出了总体思路。首先,思维一定是开始于问题,没有问题的思维如题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并不是真正的思考。真正的思考包括两个环节三个要素,两个环节是指推理和联想,三个要素是指丰富的阅历,灵活的联想力和严谨的逻辑。同时,要保证思维结果的质量,就必须要把自己对问题的思索深化,达到一定的深度。这告诉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机械地将所有的内容装进自己的大脑,那我们的思维和智力就会变成一个杂乱无章的垃圾回收站。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思考呢?好奇心是基础。无论何时,都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好奇心,不允许它稍纵即逝,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天赋!
书的第6章教给了我们思维训练的5步骤:感受困难——定义具体问题——进行细致观察,联想可能的答案——推理——检验推理的结果。在这个严谨的思维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训练,让自己应对问题时更加敏感,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 正如书中所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书的第7章至第9章是这本书的方法论,将归纳和演绎、判断、意义、概念和理解这些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提到,归纳是对思维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忆等因素进行调控,是把事情的特质弄清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多选择事例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更合乎逻辑的结论。演绎即推理,前提是具备较丰富的相关概念等背景知识,演绎思维是教给我们如何将知识进行有逻辑联结的方法,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给自己灌输片断性的信息而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判断这个词的阐述,让我们知晓良好的判断力来自过往经验的积累,这种过往的经验即观念,我们应该形成的是那些能够让我们有效避免和克服困难的观念。通过对意义和概念的辨析,让我们知道要想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必须将它的特质和意义放在一起去思考。
书的第10章讲述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告诉我们抽象思维才是更高级的思维模式。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成大事者靠套路。也就是说,抽象思维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用不断地归纳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套路。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上讲,就是能够提出新的概念,这个就非常了不起。
书的后6章继续讲述思维训练的方法,提出以设立一种存在困难的情景去训练前述的那些思维习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两大品质——好奇心与联想力的培养。后6章我尚未完全读完,后续会继续补充有关笔记。
通过阅读这本书,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同时再次告诫我,孩子的发展后劲不在于眼前的学习成绩,而在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思维。用杜威的话说,思维,即明智的学习方法,有了良好的思维,才能在后面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中胜任学业,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