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县里组织讲故事、演讲比赛,三五分钟即可,且内容没有限制。
年少轻狂的我,暗暗地喜,这还不容易?教了这么多年,随便说还不简单?索性,连稿子也没写,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念叨过,还偷偷幻想着自己站上台前的“侃侃而谈”,憧憬着众人钦佩的眼神。
终于等到我,走到台前,忽然心就乱了。心里默默准备的,已不再清晰。我开始语无伦次,开始重复卡壳,心更乱了。眼睛不敢朝下看,腿也有些软。在焦灼中,终于叙述完了。惶惶然,低着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当时的脸一定很涨很满,内心就像注了铅,沉沉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深深的自责中。埋怨自己,更恨自己。恨自己的落败而逃,更恨自己的居高自傲。
对自己没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是败的起源。只是憧憬,只是幻想,还没修炼到那种出口成章的地步,怎能这样轻狂?
还没在阴影里走出,又一次失败席卷而来。我不能因为失败而生生败给自己,演讲比赛又来了。这次,我准备充分,写稿备稿,忙得不亦乐乎。我想用成功冲刷那一次的痛苦。也许,是太渴望成功了。好好的几分钟过去,又开始了“断篇”。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越紧张,我呆呆地傻傻地立着,任凭大家的目光在我的身上汇聚、再汇聚,最终,有好心的老师把稿子递给我,才开始继续。演讲结束了,心依然在煎熬。
我知道,压力太大,是这次再败的根源。我太看重这次演讲,太在乎自己的成功,太想去弥补上次的缺憾。压力,就像无形的网将我罩笼。最终,弦太紧,还是崩了。我欲哭无泪,我悔恨无边。
惨痛的经历,似乎在心里扎了根。越想忘记,它就越清晰。
但演讲是我的热爱,演讲好更是我的梦想。我多么渴望自己站到台前,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热望,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诠释内心的能量。
谁曾说过,失败除了给人带来痛苦外,也是一种动力、一种期待呢?从此,倔强的我把表达当成一种任务,尽量用最准确贴切的言语去跟学生、同事、亲朋好友交流,用最恰切的词语去和文本、作者交流。试着不写稿把观点说清楚,且表达得流畅。一个不光彩、不成熟的样子,怎能再在众人面前露怯?
钦佩每一位演说家,更艳羡他们的口才和才学。他们,就像一道光,始终在照亮我前行的路。虽然不敢奢望成为演说家,但在课堂上能不磕巴,在研讨时能不断层,就好。当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实质,且言简意赅,就更上层楼了。
后来,有了假期的“培训”机会。为了不再让难堪重现,总是把稿子写好,即使不看,即使不念,也要让它铺在眼前。下一年再来,言语能连片了,思路更清晰了。心里的“备”,不仅要备内容流程,更要备言语组织。用最简洁的言,说最重要的话。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渐入佳境。终于,我可以——不写稿,讲话了。那种喜,是一种负重后的蜕变,更是一种期待中的美好。为此,努力了,好几年。
后来,就越来越有自信了。在众星云集的名师培训班上,得到好多老师的赞扬。我知道,那里面有鼓励,更有期冀。但那种还算行云流水般的表达,让自己更爱自己。因为,声音里有真诚,更有梦想。
梦想发了芽,就有了希望。有一天,也许能长成大树,和蓝天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