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一句话:
大张旗鼓的离开其实都是试探,真正的离开是没有告别的。
从来扯着嗓门喊着要走的人,都是最后自己把摔了一地的玻璃碎片,闷头弯腰一片一片拾了起来。
而真正想离开的人,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人总是这样,在一起的时候轰轰烈烈,于是自然而然地认为,感情的结束也该是一件轰动的事情。然而事实上,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在解除时可能是悄然无息的。
分开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些人离开,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以前,我总以为人和人分开,是因为一些没办法改变的原因。
比如毕业,比如搬家,又比如其中一方出国.......但后来,随着生活中人来人往,很多人来了又走,我渐渐明白,更多的离开,是无声告别。
而且,往往沉默的 ,往往才是决绝。
还记得电影《前任3》开头,是林佳和孟云分手的场景。林佳在客厅和卧室之间来来回回拿了三次的行李箱,还故意弄出了很大声音,她其实只是想要孟云哄哄自己而已。可是,冷战熬过一个晚上,她始终没有等来孟云的妥协。林佳终于放弃,拖着行李箱,走到门口。走之前,心有不舍的她,想借着让孟云帮忙寄快递的理由,告诉他自己的住址,好让他来找。但孟云只是若无其事地回了一声“好”。最后林佳小心翼翼把门关上,跨出门的那一刻决定再也不回头。也是在看到那个镜头的时候,我才确信孟云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和林佳分手了。
《奇葩说》里,邱晨曾说:
分手不是一场盛大闭幕式上的烟花表演,分手其实是所有的烟花都散去之后,无尽的空洞和冷漠。
其实,无论是离开一个人,还是放弃一件事,从来都不是突然的决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耗尽了喜欢、磨完了期许,然后慢慢失望,最后做出的一个必然决定。
朋友15岁那年和初恋分手。
一开始总是不依不饶地追问原因。
慢慢地精疲力尽,攒够了失望,到最后真正分开的那天,整个人异常冷静。
她平静的给他发了一条信息,之后开始清空和他有关的所有东西。他看完信息后和她通电话,正好12点跨年,窗外响着烟花绽开的声音,我们在电话里沉默,就这样结束最后的交谈。如今回想起来,只记得那时的自己,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从这场关系里抽离。
人就是这样,下定决心离开的时候,其实是不会说太多的。因为做决定并不难,难的是做出决定的过程。
还记得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最后一封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自此以后,胡兰成通过张爱玲的闺蜜辗转给她寄信,张爱玲却再也没有收。书上写,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走散了的。其实,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真正想要离开的人,总是会选择慢慢疏远。朋友之间,不会像爱人那样有明确的分手节点,于是更容易失散。
微博上曾有过一个话题:“删好友前要不要告诉对方?”
底下参与投票的11万人里,有90%的人选择的是默默删除。所以你看,这就是让人难过的事实。
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默不作声的疏离。
先是聊天敷衍,再是不肯见面,最后顺理成章地断绝往来。
没有告别,没有吵闹,没有仪式。
不像小孩子,如果你不想理那个人,至少会告诉他,我要跟你绝交,再也不和你玩了。
作为一个生性慢热的人,我也总是在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才会突然惊讶于某段关系的终结。
那些从前明明有过深深羁绊的人,在悄然离开之后,也只是化成了一声浅浅的、连自己都可能听不到的叹息。
高中的时候,我和玩得很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而误会闹僵,从此不相往来。
后来误会解除,我曾想过与她和好,但是因为好面子,我们谁都没有主动道歉,直到毕业依然形同陌路。
大学的一天,她主动加我微信,标注是她的名字。在通过好友验证之后,我们谁都没有主动说话,就这样沉默了很久。
一段时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口,编辑了一段话,却在按下发送键之后,收到一个红色的感叹号。点开头像,朋友圈里只剩下一条孤零零的横线。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把我删了。回到对话框,那个红色的感叹号,似乎是对方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我:不必追问。
王家卫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生活中无法失去的人说再见,所以我没有说再见就离开了。
我把她的做法理解为,她并没有想好怎么和我说再见,就像她可能从来没有想好怎么和我说和好。
爱情也好,友情也罢,真正的离开不需要太多措辞,甚至连再见都是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