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很早写的,但我始终没发,因为觉得对这个问题不应该有立场,不应该有答案。)
外婆感冒发烧了,在医院吊水,外公打来电话,嘱咐着要怎么跟儿子隔离,我们琢磨着明天谁请假带娃。。。
这大概是一个有宝宝的家庭经常发生的场景,恍如昨天自己还是小孩子,今天就已经上有老下有小。这边心疼着我妈,那边依旧要跟宝宝逗笑。我想只要其乐融融,也无伤大雅。
有了宝宝以后,家里人的称谓都变了,我妈变成外婆,婆婆变成奶奶,老公变成粑粑,全家人都这么叫,当然我变成麻麻,最伟大的妈妈。我家基本就是网上说的那样:妈生,姥姥养,姥爷天天菜市场,爸爸回家就上网,爷爷奶奶来欣赏。
我是一个产假结束就回去上班的妈妈,毫不纠结,这当然依赖于我儿子有一个super外婆,超级能干,毫无怨言。有关职场妈妈和在职妈妈的话题经常被摆着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包括孩子该谁带。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很多全职妈妈是被迫的,儿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并没有帮你带孩子的义务。撇开意愿,很多老人也未必有带得动孩子的健康身体,所以,如果你的妈妈或婆婆能帮你带娃愿意帮你带娃,本身就是一种福气,理应感恩。很多职场妈妈也是被迫的,养娃需要经济基础,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到大部分人一个人工作就可以养一家人的地步。
因此,只能条件许可下,我们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就像韩寒在后会无期里写的,孩子的世界里看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从我知道会生下这个孩子起,我的底线是孩子必须每天都跟我在一起,就是每天晚上必须跟我睡。我在哪里他在哪里,我的父母因此也变成了我在哪里他们在哪里。我也非常恶俗的坚持,孩子必须自己带,能力范围内,坚决不请育儿嫂。但我没有选择放弃工作,尽管我知道那是对宝宝更好的方式。
对孩子来说,在宝宝最需要妈妈的时候与他朝夕相处,这对他是最大的幸福。听过很多朋友每天早上上班都要跟宝贝大哭分别一场的故事,我儿子还小,也许有一天,他也抱着我的大腿说“妈妈不要去上班”的时候,我想我会有许多愧疚,也一定会有时时刻刻陪着他的冲动。
幸运的是,我妈身体健康,又是话痨,在科学育儿这条道路上基本听我的,不会纠结还要布尿布,要睡扁头,要把屎把尿,四个月就吃蛋黄,米粉里放盐等以前人就这么带孩子也一样把孩子带好的陈旧观念。自己妈带孩子比婆婆就好在这里,有话可以直说。当然我爸和老公也是力所能及,只是他们也还都在上班。
所以我有荣幸和勇气白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晚上回到家与娃斗智斗勇。上班不真的是都为了赚钱,这么说也因为钱实在不足够多。有时候求个丰富多彩,有限的生命里尝试更多角色与内容,同时不依赖他人。当然累是很累的,就像我把该交际的饭局一律挪到中午,说完吃完赶紧回去吸奶。所谓痛并快乐着,说起来精彩,过起来有时也会略崩溃。
前几天与同事聊天,她娃两岁,说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听到这首歌真的泪流满面: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 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 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