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周”12月12日盛大开幕后,以“持续推进依法治网 全民共建网安生态”为主题的“网安法治日”12月13日成功举行。当天上午,《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专题报告》发布会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张江基地学术报告厅(上海市)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承办,西交苏州信息安全法学所协办。
调查活动组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长严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安中心、物联网中心主任吴松洋,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宁夏公安厅网安总队总工程师于月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西交苏州信息安全法学所副所长原浩出席发布会并发表演讲。
会上,调查活动组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三研究所原所长严明作出总结讲话。他表示该报告全面展现我国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立体新图景,集中反映2022年网民对网络安全法治建设情况的新感受,围绕“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专题调查问题,聚焦立法需求、普法效果、协同治理等领域,分析得出12项结论,全面梳理2022年我国20余项政策立法最新动态,是聆听网民心声、了解网民诉求、精准把握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执法与司法态势的重要途径。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安中心、物联网中心主任吴松洋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0亿,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网络安全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应是我国网络安全法制建设、社会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网民安满度调查活动多年来始终秉持的主题。作为公安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牢记为公安工作的服务的宗旨,专心从事网络安全和智慧警务科研创新与技术支撑,提供核心的关键技术支撑与系统解决方案。网安中心作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实施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使用高新技术研发,培养优秀的信息网络安全科技人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做网络安全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在会上正式发布《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专题报告》,报告基于2022年度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收集的303+万份有效问卷数据,围绕法治建设、普法效果、司法工作、监管执法、个人信息安全、社会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调查,真实、客观、全面反映了参与者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治理的评价,为国家推进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工作、重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未来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和完善的方向提供详情情民意支撑。报告中揭示了十二大结论,并形成五大共识。十二大结论分别是:一、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满意度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感有所提升;
二、公众网络治理主体意识深化加强,参与积极性仍待进一步提高;
三、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渠道平台多样,网民网络安全法治素养需加强;
四、网络安全领域立法仍需加强,聚焦群众三大核心诉求关切;
五、依法开展网络安全监管执法,政府切实保障网络及数据安全
六、网络安全司法工作卓有成效,公众对司法工作满意度较高
七、当前帮信罪公众了解度较低,帮助行为具体类型仍待普及
八、公众遭遇的网络安全问题较为集中,网络骚扰行为亟待惩治
九、网络交易领域纠纷类型多样,平台投诉成为主流解决方式
十、新闻媒体较好代表网民利益,人大代表等获得公众的认可
十一、多方主体加强网络安全治理,社会组织公众满意度待提高
十二、基层社区治理满意度有待提升,治理针对性、有效性不足
报告形成以下五点共识:
宁夏公安厅网安总队总工程师于月霞在会上发表了《汇聚治理共同体意识 合力建设网络安全法治社会》专题演讲。于总工程师指出,推动网络安全法制社会建设是一件大事,从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但它又是一件小事儿,那么要求网络空间的每一个参与者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利益共同分享,汇聚治理共同体意识,合力建设网络安全法制社会,又稳又快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发表了《算法的公众认知与治理体系构建》专题演讲,从不同群体对算法感知的差异分析、公众算法认知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分享了算法的公众认知现状,并提出五项重要建议:一是积极完善算法问责制,建立健全算法技术使用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二是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三要立足我国行业发展实践,不断提高算法监管水平;四是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推进算法发展,引导算法应用向上向善;五是倡导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
西交苏州信息安全法学所副所长原浩在会上发表了《数据跨境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题演讲,从个人信息出境的途径、个人信息保护和权利维护等两大方面生动地分享了数据跨境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要点,并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条规,生动讲解了个人信息跨境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维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