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见人人网上朋友转载的东西,讲有个孩子写一篇作文指出老师不应该是“园丁”,而应该是“导游”,因为园丁只是浇花成长,花草的命运都早已安排好,百合也不会变成月季,还要被剪掉不听话的枝桠;而导游只是起到一个带领的作用,游客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小小年纪能有这种思维,真是令人赞叹。而我的视线却久久在“园丁”这个词中徘徊,我在想,老师真的知道这些花草,该是什么命运吗?
园丁知道,这颗种子属于什么,它将来会变成什么,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应该怎么培养,所以园丁对于花草而言,是它们的天使。剪掉不听话的枝桠,是对花草的负责。
正因如此,“园丁”之于花草,并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同时,“园丁”这个词,也根本不适合老师。因为学生并不是花草,根本不是可以一眼看出将来会开出雏菊还是玫瑰的种子。
在你绽放之前,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玫瑰。也并不是每一朵花,都会长成玫瑰的模样。如果这个社会一定要把所有的花苞往玫瑰的方向引导,将会害死多少无辜的花朵?况且花朵的开放,本身就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控制。
昨晚看到张莉老师曾经写的一篇文学评论,是关于萧红的,她说:
“大多数作家,都不敢、也不试图去做那个‘不合时宜’者……她(萧红)决不自我规训和自我审查以使自己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不在任何事物面前失去自我,不在任何事物——亲情、伦理、教条、掌声、他人的目光以及爱情面前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写作的自由。”
不仅仅是写作的自由,这也是人生的自由。同样,你也需要知道,长大并不意味着就是人生必经的溃烂,婚姻并不意味着就是爱情的坟墓,走上社会并不意味着你就会被同化。这些被别人说烂了的话语,你需要重新思考。你是什么,别人永远查探不清,只有你自己知道。
所以,为什么听过很多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颗这样的心,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明白这样的道理。每一朵花苞都要经受风吹日晒,这是必经的过程,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你。别人的话,对你而言不一定就是真理。而真理全都是和算命先生一般的废话,说了和没说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早已知晓。你不是花草,所以没有园丁,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你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