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学了关系的角色、语言和互补,学了混淆的关系是怎样影响自我发展的,以及怎样塑造健康的关系。每一篇文章似乎都在说我要成为独立的个体,要把我和你“分离”,因为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我们需要各自独立解决生活课题。我头脑里一直有个疑问,那是不是意味着: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应该让他自己面对呢?如果什么都让他们独立面对,那所谓的责任又从何说起呢?如果没有了责任,那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同事关系又何去何从呢?
今天在课程里,我得到了所有答案。
从生理上讲,我们从呱呱坠地时就已经和母体分离,成为了独立的个体,但从关系上讲,分离并没有那么容易。总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1. 自我阶段
这个阶段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我转,会把自己的需求当作是别人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老大今年5岁了,他经常把自己的需求当作是别人的需求,比如,当他想吃酸奶的时候,就会问我:“爸爸,你要喝酸奶吗?”,我知道是他想喝,就经常逗他说,“我不喝”。他却不依不挠,说:“你喝嘛,你不是每天晚上都要喝吗?我帮你拿!”,于是就屁颠屁颠去拿酸奶了。
除了小孩,其实我们成人也经常处于这种阶段,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经常想子承父业,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吗?当我们发现别人其实并不以我们为中心,而是各有各的中心,我们就会有挫折感,甚至会恼怒,郁闷。
2. 他人阶段
当我们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着自己转时,我们就开始迁就别人运转。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觉得别人的评价很重要,如果别人没有给我们好的评价我们就自责,内疚,我们不敢确认自己的价值和需求。我们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好人。
3. 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可以分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我们开始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无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更自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变得独立,不仅是生理的独立,也是思想的独立。
而独立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可是他也知道,别人帮不帮他,这是别人的课题。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我们和父母,爱人,孩子,都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相遇或长或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各走各的路。
然而,那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关系毫无意义了呢?
正因为我们知道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的对我们好,所以我们才需要有感恩的心;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选择信任;
正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一切只有处于“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被迫”,才会是美德。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分离也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应该帮孩子吗?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我们认为帮他只是出于我们的义务,是被迫的,那我们就可以不用帮他,因为毕竟那是他自己的事儿。但就算没有父母这个身份,我们也愿意帮他,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知道孩子有选择接受帮助的权利,这就是自由,是我们的自由,也是孩子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