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学校活动上认识医学院的同学x的,当时她刚从哈佛大学做完交换生回来。不久前见她,虽然化了妆,她深深的黑眼圈依然清晰可见。
我问她:“你那么拼命干嘛啊?”
她说:“我硕士想去牛津或者剑桥读,所以我要把绩点考到90以上。”
“打算读博吗?”
“当然。”她头也不抬地回答我,仿佛博士学位是义务教育,读博是理所当然的。
她又谈到她的朋友,每天赶论文到凌晨,把毕业的时间提前再提前,最终却放弃了博士学位,因为在答辩前夕罹患上了癌症。我借此劝她:“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有那么重要吗?”她说:“非常重要,不然以后怎么办?”我无言以对,心中酸楚,觉得世界像一张巨大的网,我们在其中挣扎,却如同蜘蛛网上的猎物一般束手无策。
x不是个例。我周围的留学生中,几乎没有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所有人都在为未来做着精密的规划,所有人都期待着稳定,所有人都恐惧风险。我很感慨,我们这一代是被钢琴、奥数和“新东方”灌大的,在最该欢乐的年龄选择了努力,又在最该幻想的年龄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我们把童年过成了青年,把青年过成了中年,将来,搞不好会把中年过成老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把人生有限的热血过早地耗尽了,只留下空虚和疲惫。我们不停地向前走,可是谁也不知道要去向何方。我时常认为,失败并不可怕,稳定下的疲惫才真正可怕,因为这种疲惫无时不刻不在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生活本该如此。
我们家的墙上至今还挂着我父母在我6岁的时候将我高高举起的照片,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对我未来的期待常令我在挫折中振奋。如果,他们当时知道多年后自己的儿子会疲惫不堪地说出:“生活本该如此”,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如果留学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上名校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沾名校的光,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不认可这种头衔了呢?如果留学是为了开拓眼界,而留学生全在焦头烂额地忧思未来,无暇体验大学生活,眼界如何开拓?文化如何交融?阅历如何提升?当初处心积虑设计的未来,是不是完全落了空?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我接触国际学生圈子的时候,常有这些疑惑。我后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并没有开拓眼界的需求,他们来留学仅仅是因为不希望高考或者考研。更加直接的说法是,多数人念大学不是为了大学生活或者受教育,而是就业协助。我们仿佛无所不知,我们其实一无所知。
我不是在讽刺,讽刺没有意义,而是希望探讨背后的逻辑——我们激情与意义的缺失。这个时代的我们,虽然没有了衣食冷暖的困扰,却也同时失去了人生的焦点。我们没有了切实的问题之后,巨大的人生空白该如何填补,自尊与虚荣该如何满足,终于成为了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成为一个个的战士耗尽青春来战斗,并且不断地变更战场——即使我们都清楚,这是徒劳——我们其实很普通,我们很容易被超越,我们早晚会被遗忘。
可是,追逐的脚步可不能停下,不然会坠入意义的万丈深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有一句话:爱情是一场战争。在今天这个时代,何止爱情,学习、工作、婚姻,乃至整个人生,都是战争,一场终成玩笑的战争。这本书里还写到特蕾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女主角)很希望逃离到一块没有人会以伞作武器的地方。这句话曾在高中时期深深地打动我,我后来才发现,这是乌托邦。
我曾经真诚地以为(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人的成功不是功名利禄,因为这有极大的运气成分——所谓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个人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在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之后,能够活得像个人而非动物。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着对于意义的追求。LV和香奈儿不是意义,豪车和别墅不是意义,虚荣和奖杯也不是意义,这一切不过是精神贫瘠的人们拿来填补漫长虚无人生的手段,是动物性的象征。但是,世人都将这些视作人生至上的追求,于是,它们都成为了“意义”。
出国的一年里,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优秀,所以不愿意装得优秀。对于我身边无数这样的人,我发自内心为他们疲于奔命的人生感到深深的同情。但是,我迟早会变,因为我不是圣贤,我很自私,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并且最终会向世俗的标准妥协——孔夫子都坚守不了一辈子,何况是我。那么,就让这一篇文章做个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