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而今天我用两颗糖竟然收到了“糖半功倍”的效果。
锐锐是班里特别让我们头疼的一个孩子。学习习惯、个人卫生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他的桌子永远是乱糟糟一片,他的作业本上面涂鸦的乱七八糟,作业时常不写,偶尔写一次也是惨不忍睹。课堂上任你怎么提醒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记得刚接班的时候,他连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都特别困难,我们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们想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有这样的状况实在是不合常理。我和数学老师就与他的家长沟通,他们说从小工作忙,把孩子丢给老人,因为管的太少,所以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纠正起来也特别难。他们也很用心,但是抓一抓孩子就会进步一点,稍一松懈又回到了“解放前”。
我们非常苦恼课堂有时候情绪还会受到他的干扰,不管不是我们两个的风格管吧,没有效果。总觉得软硬兼施都不太见效果,但是前些天那次短短的网课,竟然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睿睿网课他交上来的作业,可以说与平时的作业是天壤之别,太让我们惊喜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只是没有被我们激发孩子,也有要努力学好的欲望,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网课结束回到教室总感觉隔着屏的那个锐锐与坐在教室里的这个又判若两人,他还是老样子,那次见到他的妈妈我还调侃说,您看您交给我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孩子,一晌时间我们却还您一个“邋遢王”。他妈妈很理解地笑着说:“这孩子习惯不好,不怪你。”
作文课上把写在日记本上的日记抄到作文本上,我站在他面前催促着,但是他眨巴眨巴眼就是不写,摸摸这儿,看看那儿,任我怎么催促一节课写了一个题目,我这心里真是心急火燎。我就在想网课期间里他爸爸是怎么做到的,能让他把作业写完,还能那么整洁?于是我就给他爸爸发信息,求助方法。他爸爸马上回复了,我下课之后又打电话给我说网课的时候他和孩子做同桌,不会的他就问孩子,这样他会有一些成就感,再一个孩子对他有些吧,所以写起来也格外认真,而他妈妈在陪伴的时候多指教,所以效果不好。他爸爸还说给他配一个比他弱一些的同桌,让他们比赛看怎么样。
和锐锐爸爸交流之后,我就在想,其实孩子还是有能力把作业写完,也能写好,他也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也希望在学习中有优越感、有成就感。第二节课我就问他找个同桌比赛吧,他默不作声。找同桌比赛可能他的劲头也不会太大,毕竟同桌没有他爸爸的权威。于是我一转念:“锐锐,网课期间你作业写那么好,证明你非常有实力,请你这作业已经战胜了班里一半的同学。这节课你好好写,如果能够把作文抄完,我奖励你一颗糖,行不?”他稍微思索了一下说:“行吧!”说完就开始写了起来。
还真别说,不知道是因为奖励的力量还是糖的吸引力,他这节课真的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下课的时候也把作文抄完了,我不由得给他伸出了大拇指。下课后我如约把糖给他,但不是一颗而是两颗,我建议他现在不吃这颗糖,而是放文具盒带回家,我没有告诉他原因。
昨天我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给他两颗糖,他摇摇头。我说:“其中一颗是奖励你的,另一颗是给你爸爸的,不管他吃不吃,你一定要塞到他的嘴里,因为爸爸在管理你的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有很大的功劳,一定要谢谢他。”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一直摇晃着自己的腿,有点局促不安的感觉。我提醒他:“《三字经》中说到勿箕踞,勿摇髀,就是不要摇动自己的双腿。”在接下来和他谈话的时候,刚开始他还是咬,但是当我把目光落到他腿上的时候,突然他就停住了,我就马上乘机说:“你看当你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就可以控制住自己,并且马上停止,说明你还是很在乎老师的建议的,而且完全能够做到。”说完我在他的额头上“盖了个章”。
我不会高估两颗糖的力量,也不能巴望通过两颗糖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孩子,毕竟养成了那么多年的习惯,要想改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两颗糖让我看到了孩子有足够的能力,也看到了他内心的渴望,对鼓励的渴望,被认可的渴望。我有信心,但是没有十足的底气,但会继续摸索、寻求帮助他的方法,让这两颗糖继续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