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穷人思维:越穷越省,越省越穷!

中国人曾经很穷。

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

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

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

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

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

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

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

“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

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了十万块钱。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

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

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怕吃亏。

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

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排名前列。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

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

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

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

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

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

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

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

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

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

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

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

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

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

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

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

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比穷更可怕的“穷人思维”

1

有一次我在文章里推荐了一本书《国富论》,经济学祖师、英国第一才子,亚当。斯密写的。

有几个人买了,但大部分人却问我有没有电子书资源,也有几个人自己找到了。

还有一个人,专门加我微信说,“在各大资源站都找遍了,没有免费的电子书,你推荐个JB!”

我问他是不是大学生

他说已经毕业四五年了。

我立马把这个人删除了,讲真,我特别害怕这种人,他不会为你带来任何价值,还会一直消耗你。你要是说错一句话,他都会觉得你坑了他祖宗十八代,所以我希望离这种人远一点儿。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也特别喜欢寻找免费的资源,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没钱,还要自己做兼职赚生活费,所以我能理解大学生的心理。

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明白免费的东西真不是免费的,找资源的时间,绝对会超过一本书的钱,而且免费的资源,质量没有付费的好。

我个人认为看书一定要看纸质版的,为什么?

不仅是因为电子书伤眼睛,更重要的是,只有自己花钱买的书,才会认真去看,免费的资源,扫两眼就存档了,大多都不会珍惜。

我喜欢买书,学习了《断舍离》后,又不愿意囤书。所以朋友来我这里聚餐走时,我就会把自己看完的书给他们送几本,感觉特别满足。

针对上述那个找免费资源的哥们,让我深思,穷人思维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

有人说穷人就是缺钱的人,其实我不太同意,世界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钱。有的外表光鲜的有钱人,宝马豪宅妓满屋,实质上欠银行几个亿。

所以不能以缺钱来定义穷富,多和少都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穷人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一样。所以,准确来说,穷人就是那种运作的钱相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缺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样东西看得特别轻。

所以穷人把钱看得特别重,而富人把时间看得特别重。

2

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

去年七月份,上映了一部超级烂片《封神**》,虽然投资五亿,但豆瓣上评分不到三分,这片子烂到看几分钟都觉得音箱在影响你的睡眠,但据我观察,这么烂的片子,也很少有人一起中途退场。

如果你觉得电影好看,那么认认真真看完无可厚非,如果觉得难看,还忍受着折磨看完,说明你或多或少有点“穷人思维”。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不值33元的票价。

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在中国,大部分自助餐厅是很难盈利的,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太注重“沉没成本”。

一群人进了餐厅,每人交了80元的费用,中国人不吃回本绝不会走,有的甚至会吃到吐。

再比如前文说的看电影,花了33块钱买票,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但很多人即便电影再难看,也会一股脑看完。

还有的人买鞋子,买时很满意,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大部分人会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把鞋穿坏为止。

而有钱人的花钱理念会让你眼前一亮: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沾,就不会掏腰包。

花错钱了,也决不去追回沉没成本。

3

“穷人思维”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却常常忽略了消费的目标。

比如,商场里的耐克鞋子打折,有三种规格,原价分别是1200、1000、800,现价一律500。销售员也看得出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穷人更倾向于买原价1200的——因为感觉省了700元,而有钱人更倾向于适合的款式——自己的目标需求。

再拿买房来说。

有的人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还有的人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

这就是有钱人教会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要量入为出,要以目标为导向。

4

“穷人思维”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制力,这是最可怕的一点。

行为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决策疲劳”,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甚至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了一大堆打折的东西,回家后却发现很多用不上,甚至会后悔想剁手。

过去有一种看法,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而事实却是:“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

美国有六分之一的穷人,他们更喜欢买垃圾食品,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

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

等到消费快结束时,他们的大脑失去了自制力,已经无法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

回想一下,我们减肥时,大量运动消耗了意志力之后,是不是更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了?

电影《华尔街之狼》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股票经纪人,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就成为“垃圾股”的目标客户。

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

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

现实中,也有人专门将“垃圾”卖给穷人以赚取暴利。那些利率高得吓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内部原始股”,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

那么富人是怎么投资的呢?在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中,既没有房地产,也没有互联网,因为前者不喜欢,后者看不懂。

这就是自制力,如猎豹一般,不浪费精力,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擅长的地方,最后全力一击。

5

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如何从穷人变成财主?首先要培养一个牛逼的思维。

1、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减少做那些“耗时间收益少”的事情;

2、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

3、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确立正确目标,再想办法去整合资源;

4、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

5、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立高端的商业意识。

以前,我奶奶每年春节前大扫除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留破烂,越留越穷。”

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破烂”。

只有走出思维的怪圈,才有可能变成“表面上挥金如土、暗地里日进斗金”的有钱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72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85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99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2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5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9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1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7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00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8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9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7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4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34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架构一个生态四合院木屋的项目:晚上刚开完线上会议,为了这个项目,核心人员已经召开三次现场会,这次是闭门会议,...
    阿渡SZ阅读 1,212评论 1 0
  • 【迭代开始DOD】 a. 已经跟开发和测试人员沟通所有需求; b. 需求文档已经就绪; c. UI/UE稿已经定稿...
    lisagarspard阅读 1,100评论 0 0
  • 这篇文章排版不好看请各位看官移步 :iOS11降级到iOS10.3.2 前几天在苹果开发者网站下载了iOS11be...
    cmfish阅读 344评论 4 5
  • 《诗经》可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文学作品,《诗》即使被儒家抬高到“经”的地位上,还是充满了来自民间的声音,《...
    荒原苍狼阅读 2,411评论 0 1
  • 那天看某茶发的朋友圈,提到马亲王的万能第三句是“此去泉台招旧部”,并po了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泉台招旧部...
    风吹鸡蛋壳阅读 4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