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与其他每一个任何时代一样,有人哀嚎,也有人狂欢。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个时代习惯了瞬息万变,许多我们正在经历的事,转眼就会被遗忘。我妄想记录下尽可能多的细节,待到老朽无力,无所事事,翻看往事,不禁拍腿惊叹:“啊!原来我也曾经历了那么生动有趣的一个时代。”
我笃信,经历即是人生。住在人才公寓的时光,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烁着熠熠的光华,我的嘴角经常带着笑,以至于别人会忍不住问我:“有啥开心的事吗?”我回答:“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
我总是在并行看着两本书,一本是手机里的电子书,另外一本是作为旁观者或者参与者目睹的鲜活人生。
住人才公寓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我认识的大多喜欢看书。加了微信后,在微信读书APP的看书时间排行榜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头像。
其实我不看书很多年了,很少买实体书,一来因为搬家太过频繁,书往往成为带不走的牵挂,二来逛书店时对于买什么书很纠结,好不容易买一本,回家翻翻又觉得内容一般。而电子书需要下载啥的也懒得弄,看kindle又得多带一个终端设备。
总之不看书的借口挺多的,直到微信读书的出现,出现了180度的大逆转。
在我看来,微信读书是个伟大的APP,用它看书很方便,根据书库的推荐、朋友们在看什么书、正在看某本书的人数、读者写的评论等很多方面来选择,每本书都可以试看。有些书免费看或者“赠一得一”,再加上每看半个小时APP送1元书币,每周赠送10元封顶,在微信读书看书是个花钱很少的爱好。
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拿出手机看看书,拥挤的时光过得很快。我在短短的一年中,看完了70多本书。冬天的某一日,注意到左边手臂疼,想了很久,才发现是因为在地铁里的时候左手拉吊环,右手刷手机看书,日复一日左手就受伤了。为了让左臂修养,我刻意地换成右手拉吊环,左手刷手机。
后来,发现了人才公寓有一个图书漂流群,用来交换实体书,每月还有一个读书分享会。我点进“互动吧”的活动报名链接时,哈哈,发现已经报名的人很多是住在附近的熟人呢。
提前几天就跟大哥说了周五晚上要去参加读书会,与大哥的对话就像家长和孩子交谈一样。
他问:“读书会有什么人?”
“有好多熟悉的人呀,群主是学心理学的爱爱妹子,还有站在街上弹唱的方青,自律群的群主虫虫,帮大老师养猫的田敏小仙女,其他都不认识了。”
大哥:“是有人读书给你们听吗?”
“不是呢,每个人分享最近看的书。”
“你最近看了什么书?”
“心理学的书。”
“哦。”
我与大哥在一起整整两年了,逐渐找到了令双方都舒适的位置,他就像其他中年男人一样忙工作,穿熨得笔挺的白衬衣见客户,晚上和周末也经常要加班,在工作群里聊天。我在家就画画,做Keep,早早上床上英语课、看书、看剧、玩游戏。我需要他的努力来营造可靠的生活保障,他需要我的活跃来给生活添加乐趣。就是这两种不同的状态,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像忙碌的成年人和就知道玩耍的小孩。
读书分享会在附近购物中心里的小资文艺的书店里举办,有各种面包点心,每人还可以点一杯饮料,轻奢惬意。大约十几个人吧,围坐着,有人分享最近看的书,有人分享看电影的收获,尤其是《无问西东》这部片子,几乎在座所有人都看过。
有趣的是,对于《影响力》这类书出现的小小的争议。有人竭力推荐,另外一些人又说完全看不下去,而我就是属于后面一类人。
以前做过一个学习方式的测试,适合我的学习方式是图像、视频、实践。纯粹的讲道理和理论知识学习效率并不高。每个人喜欢看的书也不一样。我会从小说的故事中感悟到深刻的道理,而成功学、方法论的书籍则看几页就无法继续了。
我分享了最近看的《焦虑》和《抑郁》两本书里收获的心得。
我本以为读书是很私人的事,不需要与一群人坐在一起讨论,可是参加读书会以后想法有所改变。每个人的看法、角度都不太一样,即使是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也会演变出很多截然不同的想法。这种“不同”,能打开更多眼界的窗口。
那晚,没有交换实体书,看过的书却在言语间“漂流”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