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轮到小虫做礼仪小宝贝(站门岗,向来校同学问好)。我估计小虫会怕,这从对他平时的观察和头几天涉及到这个话题时他的反映可以推测出。
为了他平稳突破自己,我和虫爸一起送他到学校。到校,他忐忑着排好队,待老师为他挂好礼仪带。几位礼仪小宝贝陆续站到门岗开始向来校同学问好,这时,小虫面露窃色,开始哭闹。我有信心帮助他,所以心里很平静,很冷静。
我听到虫爸有些着急:
“大胆一点!”
“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敢站,敢说,你怎么不敢?站过来!不要怕!”
我猜,虫爸的“鼓励”不会有效果,果然,虫怕得更甚,拉着虫爸手往虫爸身后退缩。
我为什么猜想虫爸的“鼓励”不会有效呢?因为我有过“一件事开始不敢做,后来敢做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不少,且感受深深地记得。
一个人对一件事开始为什么不敢?无非因为没有经历过,内心充满对未知的恐惧。后来为什么不怕了,敢了?因为经历过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而且这挑战自己的经历让自己突破了自己,强大了自己。
从不敢到敢,不是因为想和别人比,于是就不怕了。所以,小虫开始不敢,跟他说,“胆子大点”(这样的话太空),跟他说,“别的人都敢,你怎么不敢?”(这话貌似在鼓励,其实只会让他更害怕,更怀疑自己,简直是在逼人临阵脱逃!长期这样比,这样跟他说,只会让人更自卑,更自我怀疑,更不勇敢)。
面对孩子不敢,家长无需讲大道理,当然也不该包办,或者责备,或者忽视,而是应该给他陪伴,给他真正的鼓励,让他经历第一次。他自己去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通过这经历,他自然会比曾经的自己更有力量,更敢。这力量,归根结底,是他靠自己获得。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父亲节网上那副图片,“我可以为你撑伞,但是路得你自己走。”——当时看到这幅图,我是多么心有戚戚啊!
我蹲下来安抚小虫,告诉他,妈妈知道他有些害怕。
“我想回家!”
“你害怕我们也可以去楼道口站。(哪里相对人少,可以算一个相对较低的起点)你可以选择,我们是在这里(门岗)站,还是去楼道。”
“妈妈,我不去……我去楼道口。”
“妈妈陪着你。”
小虫却没有动脚步 ……
“你可以选择,是妈妈陪你过去,还是老师陪你过去。”
“妈妈,你陪我过去。”
我们到了楼道口,小虫站直,开始大声地跟进来的同学问好。我站他旁边,陪着他弯腰,微笑,问好。
“虫虫,妈妈小时候开始也害怕,不敢开口(这是事实,我工作后,还不敢当众开口),你的勇气饼现在已经有这么大了。”我比划出稍大的饼,虫虫开始微笑,继续弯腰,问好。
楼道的小朋友比起门岗少许多,虫虫时常要探头寻找来的小朋友,面有渴望。他开始有些享受这“问好”。
两分钟后……
“虫虫,我们去门岗,妈妈陪你一起去。”
虫虫拉着我,走到一半路,又胆怯退了回来。
两分钟后……
“妈妈陪你去门岗,你准备好了吗?”
虫虫拉着我,快走到门岗,又胆怯退回。
如是再三……
“虫虫,我要去吃早饭了,否则食堂关门了。”
“妈妈,你等我站完,你就去吃。”
“那时食堂就关门了。”
“那你就不吃。”
“妈妈会饿肚子,而且一直饿到中午……虫,你选择,你继续在这里,妈妈去食堂。或者你去门岗,妈妈陪你去。”
小虫于是来到门岗,站直,开始弯腰,问好。我站他后面,看到他越来越大方,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享受自己的“第一次”。我站到远处,观察了他一会,便离开了。
我从小害羞,但是也有过许多突破,对于许多场合不再忐忑。近两年的自己,更是越来越自信而谦卑,越来越接纳自己而又不惧未来。我们成人有过进步,有过战胜自己,突破自己的经历,才会将心比心,引导孩子也去进步,去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愿意一直突破自己,做终身的学习者,探索者,丰富自己的人身经历,并能在和孩子相处时,关闭“自动挡”(凭情绪的自动反应对待孩子),时时分析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真正陪伴他成长!此时想起那句“对于孩子来说,过于自信的父母未必是好的父母,只有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探索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
做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坊间传说的要温柔,要耐心,也算一句不好把握分寸的空话,陪伴呢,也可能沦为简单意义上的物理近距离),还得有意识,有思考,有智慧。我愿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逐步赋予自己“爱与智慧”,缔造更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