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心理 思雅妈妈
听说最近日本很流行「さとり」这个字,不晓得妳是否也有听说。さとり在日文里是「得道」的意思,也是指1980年代末出生,约莫25岁上下的这群人,他们对出国旅行、名车、名牌等没有太大兴趣,对金钱与声望也没有非常大的欲望。也就是说,这群人只想赚取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会想多赚任何一毛钱。一位东大学生在《朝日新闻》的一场访谈中所说的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国内也能吃得到异国料理,透过网络也能看到海外风光,所以我认为不一定要去国外旅行,索性连护照都不去申请。”
像这样不执着于经济、物质丰裕,只满足于当下现况的さとり世代,看似在实践「无所有」(意指不需要的便不要去拥有)精神的健康青年,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些年轻人的最大问题是「不去做梦」。さとり世代是在日本经济泡沫化后、长期不景气下成长的孩子;所以即便有梦想或目标,他们也已心知肚明不会有任何实现的保证。因为看不见未来,所以干脆不怀抱任何期待。
在这变化快速的社会,过去的东西很容易就变得无用,加上流行或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除了跟不上,也很容易被别人追赶上。此外,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逐渐扩大,也越来越难光靠个人的努力与意志力决定未来。人们处于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成任何目标的现实中,备感绝望与无奈,并将眼前的逆境或困境,视为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克服的障碍。さとり世代的危险性就在此,表面上营造出对现况知足的洒脱态度,其实却以放弃未来为代价。
不要用冷漠消极武装自己
韩国年轻人所处的现实困境其实与日本相似,不然就不会将二十代年轻人称为「三弃世代」(放弃恋爱、结婚、生产)了。但在金英夏的小说《益智游戏》(퀴즈쇼)里,出现一段二十代这样抗辩的内容:「我们是有史以来读最多书、最聪明、语文能力最好,也是最能将尖端技术产品像玩乐高玩具一样轻松把玩的世代,不是吗?几乎所有人都是大学毕业,多益(TOEIC)成绩也是世界最高水平,即便没有字幕也能看得懂好莱坞动作片,打字每分钟300字,平均身高也都很高,每个人都会一项乐器,对了,你不是也会弹钢琴吗?阅读量也比我们上一代多许多。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只要有一项技能,不对,只要能力和大家平起平坐,就能养活一家人一辈子,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都闲着没事?为什么都成了失业族?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我敢说,现在的情况并非二十代年轻人的问题。若真要究责,也应归咎于世界整体经济萧条刚好扫到韩国,而这些人偏偏住在韩国罢了。但上一代的父母依然灌输子女「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成功,失败是来自于不够努力」的观念,导致那些没能挤进针缝大小般就业市场的年轻人,自认为是无用的存在,陷入束手无策的自责、挫折与无力感中。他们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反而用「试了又有什么用?想也知道一定不会成」的话语,嘲讽所有事物都很无聊。那是一种为了保护一无是处的自己所启动的防御装置,采取了冷漠消极的态度。
女儿啊,人们之所以觉得年轻人闪闪发亮,其实并非单单因为他们年轻,而是因为他们即便一无所有,也依然怀有梦想,而且为了实现那份梦想努力不懈的态度,令人动容。但是看到那些嘴上不断说「反正不可能成功,何必做梦?」的消极年轻人,恐怕日后他们的失落感只会更为强烈。
这些人永远不会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勇于突破困境坚忍不拔的人,这辈子都在不断跨出他的那一步;而用冷漠消极武装自己的人,一辈子都只会在原地打转。日子再久也什么都不去尝试,成为一个什么事都做不成的废人。所以无论多么辛苦,千万不能成为消极的人,因为消极会将妳推向悬崖,成为亲手毁灭自己的元凶。
别在绝望中待太久
有一位曾活在极端环境的男子,名叫维克多.法兰克(Viktor E. Frankl, 1905-1997)。身为精神科医师及犹太人的他,在1942年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妻子、小孩、父母无一幸免。纳粹将他的家人全部拆散,使他根本无从得知家人生死。在那样的情况下,每天还得忍受刀割般的酷寒,以一小块面包、一碗汤延续着生命,还要强制劳动。集中营的生活简直惨绝人寰,恐惧、不安、脏乱、饥饿、严寒,最难受的是,不知道自己下一分钟还能不能活着的恐惧。有人活活饿死,有人死于传染病,有人被活活打死,有人则被送进煤气室,再也没有回来。
集中营里的俘虏被关久了常神智不清,如果有囚犯断了气,人们就会挤到尸骨未寒的大体旁,争抢死者吃剩的肮脏马铃薯、拔掉他的鞋、脱掉他的外套,甚至因为抢到一条鞋带而开心不已;赤裸裸显露野兽般的本性,场面凌乱失控。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绝望的炼狱呢?尽管随时有可能被拖进煤气室,但当时的法兰克仍让自己以一个「准死者」的角色,经历人类最煎熬的试炼,并领悟到人类永远不会被剥夺的最终自由,便是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有权选择用何种态度面对的自由。
我们很有可能必须面对各种非己所愿的状况,例如突然因为一场车祸而失去身体某个部分,也有可能骤失最挚爱的人,而我们无力改变那些情况,就像法兰克突然被强抓去当工人一样,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如何接受那样的处境是每个人的自由,就算很不幸的因为一场交通事故而失去一条腿,那么究竟是要庆幸自己还活着,努力去开启第二人生?还是会觉得自己少了一条腿,人生也跟着完了而自暴自弃?选择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外,法兰克也说过,人类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活,就能战胜任何困阨。事实上,集中营里那些找不到自己人生意义的人,较容易放弃活下去的意志;而能够存活到最后的,大部分也的确都有活下去的充分理由。现在的妳也深陷绝望中吗?觉得自己做不了任何事吗?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绝望,但究竟要沉溺灭顶,还是摆脱绝望重新寻找希望,都取决于妳自己。
法兰克从集中营出来后,终于得知家人讯息,很不幸的是所有家人都已罹难,他的世界只剩下他独自一人。虽然一开始得知不幸消息时,他也承受了极端的绝望与痛苦,但他并没有在绝望中沉溺太久。他将失去家人的悲痛暂时抛诸脑后,将三年期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for Meaning )一书,并创立「人生意义疗法」(Logotherapy)理论,对精神分析学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贡献。
相信体内本有的心理复原力
其实若说人生是一连串逆境与痛苦的组合也不为过,但是透过法兰克的实际案例让我们知道,人类具有克服任何困难的能力,心理学家将这样的能力称为「心理复原力」。
所谓心理复原力就是将人生的苦难化作跃进的支持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将失败化作成功的原动力,就像越用力将皮球丢向地面,它就弹得越高,心理复原力就像皮球反弹的概念。面对逆境时,这股力量不会让妳掉入绝望深渊,反而会促使自己更加成长。
妳有没有听过美国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 1860-1961)的故事?她是一位76岁才开始画画,直到101岁逝世前才放下画笔的画家。1949年,杜鲁门(Harry S. Truman)总统颁给她「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Women’sNational Press Club Award);1960年,当时的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斐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甚至将她的100岁生日订为「摩西奶奶日」。
她原只是一名平凡的村妇,经营一间小小农场,抚育10名子女;但是她历经失去5名子女的痛,为了克服这些人生恶梦,摩西奶奶选择用刺绣来抚平心中伤痛。后来她到了再也无法刺绣的年纪,就选择拾起画笔。在一次机缘下,有位搜藏家买走了一幅挂在乡下小杂货店里的摩西奶奶画作;来年,一位美术策展人奥托.凯勒(Otto Kallir)将奶奶的画挂进位于纽约的一家美术馆,开始吸引人们关注摩西奶奶的画作,奶奶的作品从此声名远播。
摩西奶奶的人生同样经历了无数波折,依旧选择勇往直前。为了克服人生苦难,她的选择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一生。要是当初没有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她是否还会作画呢?可能会一辈子忙着享受养儿育女的乐趣当中,根本没空画画。俄国文豪托尔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曾说:“人类往往因为小问题而失去重心,反之,大问题则会引领人们进入灵魂的世界。”当然,如果每天都只发生好事是再好不过,但人生中的不幸终究难免,人们却很容易因为这些坏消息而陷入绝望。
所以女儿啊,如果日子过累了、走乏了,一定要记得,妳的身体里有着能够克服这些负面情绪的力量,请妳相信自己。当冷漠想要牵妳的手时,希望妳能狠狠甩开它。即便辛苦也要懂得接受那些人生考验,只要一过了关,世界一定会站在妳这边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