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伊斯读书小札《刻意练习》第一篇。
赫尔岑说过:“不去读书就是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确实如此,我今天读了《刻意练习》,它告诉我著名的 “1万小时定律” 是错误的,是个谬论。
01 什么是”1万小时定律“
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著作《异类》中,提出了”1万小时定律“,即: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为什么是1万小时呢,也不是2万或者3万小时?
1993年,拉尔夫·克朗普、克莱门斯·特斯克鲁默尔和埃里克森发表了对柏林小提琴学生研究的成果——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在20岁之前需要花在独奏练习上的时间大约在1万小时左右。
格拉德威尔本人估计,披头士乐队20世纪60年代初在德国汉堡演出之前,大约花了1万小时来练习。
比尔·盖茨大约花了1万小时来编程,以磨砺技能,为日后创办和发展微软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管1万小时是否真的达到了,这个“1万小时定律”却是家喻户晓,鼓励人们努力练习,获得成功。
“1万小时定律”也是常常被熬成了鸡汤。
02 “1万小时定律” 错了吗?
错了。“1万小时定律” 错了。
首先,以上述三个估算时间的故事来说,披头士乐队的训练时间更准确的数字是1100小时,并没有1万小时,而且远远小于1万小时,他们就已经风靡全球。
其次,表演与训练并不是一回事。训练是专注的,有目标性的。需要通过这种训练,弥补缺陷,改进提高,提升实力。
你听过,门卫先生通过每天看门,达到1万小时看门训练变得与众不同, 成为行业杰出人物的吗?
03 “1万小时定律” 都是错?
也不是,也有对的。
正向推理是失败的,但是反过来确实对的。任何一个行业或者领域里,成就了一番大事,致力于变成行业杰出人物,都是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越的努力的。
超凡的人都是平凡人经过“1万小时”锤炼而成的。
对于训练,《呆伯特》连环画中呆伯特评价的那样,“如果有人愿意花1万小时去做同一件事情,我认为他一定有病,心理不正常。”
真正的1万小时定律,是要我们”刻意练习“,而不是“平凡的练习”。
04 写在最后
读书,是我们提高鉴别力的方式之一。读的书多了,我们学会了分辩“1万小时定律”到底是对还是错。
有些人,靠读书学会了做事。
有些人,靠读书学会了做人。
愿我们利用“1万小时定律”的刻意练习,多读书,读好书。
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