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天,我迎来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我二字头年纪的最后几个月里,升级做了妈妈,从此,我们的生活由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小沐沐的降生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乐趣,也成了我们最甜蜜的"负担"。套用丈夫的话说,自从有了沐沐,我便深深体悟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背后的心境,也与伟大二字结下了缘分。虽然在这之前我并非娇生惯养,也问心无愧的做到了体贴丈夫,孝敬父母,但做了妈妈后,在疼爱他人这件事上我距离达到周全和圆满的标准又近了一步。
沐沐改变了我很多的习惯,我和丈夫也跟着他重新建立了许多习惯。原本讨厌孩子,听见婴儿啼哭就莫名烦躁的我在当上妈妈那天起突然变得不是我了,没了脾气,只剩耐心。初为人母,很多育儿常识并不了解,只得网罗各方知识和经验,照着书本自学,向亲朋好友请教,自己记录宝宝的各项生长体征并总结规律。渐渐的从起初的焦头烂额到现如今的渐得要领,这个中的甜酸苦辣自不必提,而让我最为动容的则是更加理解了母亲对于子女那份沉甸甸的爱。
婆婆篇——婆婆视我如己出
由于只有我和丈夫两个人在宣城,五十多岁的公婆特意从临泉老家坐火车来宣城照顾我坐月子,在那一个多月的时光里,我和公婆朝夕相对,相处的很融洽,关系也更加亲密了。生产完出院后为了让我安心养身体,婆婆包揽了家里的大小家务事,说在老家时就跟家里老人打了保票,一定让我坐好月子,不能让我再受她年轻时受过的罪。婆婆因为自己当年还没等出月子就下地干活,又恰逢夏季,酷热难耐,为图一时之凉快便用冷水洗了头,擦了身,结果导致风湿病跟了她大半辈子,至今阴天下雨或者着凉时关节仍会疼痛难忍。所以,她一直叮嘱我注意休息,不可贪凉。
丈夫教她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她一有时间便上网搜索育儿方面的知识和视频,看到颠覆她固有认识之处便拿来跟我分享,因此我并没有遭受两代人因育儿观念不合而生出的烦恼。
婆婆视我如女儿,跟我讲了很多知心话,聊了不少的家长里短,说的最多的便是丈夫小时候的事情。在大多数家庭中,父亲扮演的都是严厉的“狠”角色,母亲则多心软和慈祥。婆婆则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推翻了这个普遍现象,成了村里教子有方的"教科书"。她说丈夫小时候因为拿了家里五毛钱没有提前打招呼便挨了她一顿狠鞭子,后来才知道丈夫只用掉了其中两毛钱买了墨水,还将剩余的钱放回了原处,这件事让她很心疼丈夫,还在私底下偷偷流过泪,不过后来她只是打趣的问丈夫会不会因为小时候挨打,将来不给她养老。我非常理解她的良苦用心,也清楚她对我讲这些的用意。
今年的夏天老人家并不好过,也许比我这个勇于挑战高温艰难坐月子的还难过,婆婆的这份情分,我一定感怀在心。
母亲篇——母亲任我自由飞翔
"请乘坐G303次列车的旅客在二号检票口检票上车,列车停靠在……"候车大厅内的广播播放起了着乘车通告。“妈,我们走了",我站起身接过母亲怀中的宝宝,跟母亲告别,那道别就跟学生时代时千百次早晨离家上学时跟她打招呼说的话一样,只不过这次的人称由“我”变成了“我们”,而这次离家后再也不会像下学后那样按时回家了。“嗯,快去吧!”母亲低头回应着,眼神仍在注视着我怀里的宝宝。那是今年国庆节丈夫陪我们母子回娘家探亲返程时我和母亲的剪短对话,道别之后,我们仨便搭上了回宣城的火车。没有紧紧相拥,更没有掩面而泣,母亲照例表现的平静。
由于车程时间较长,便开始闭目养神,但脑海里却一直回放着几天前邻居来串门时跟母亲的聊天内容。“晶蕊这个礼拜六就回去了”,母亲边低头捡拾着地上晾晒的玉米粒边说,“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为啥不多留些日子?”邻居听罢很是意外。“小孩儿不适应咱这儿的气候,空气太干,晚上睡不好,一直哭闹”母亲放下手中的活,叹了口气道。“你怎么不劝劝她回天津来安家呢?”邻居接着问。“不用劝,要真打算留在天津,她当初就不会走了”母亲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玉米屑后坐到了邻居旁边,沉默了片刻后,便换作聊今年玉米收成的话题了。在一旁洗尿布的我静静的听着她们的谈话没有作声。我知道她心里并不舒服,但她很清楚女儿注定漂泊的性格。这些年,我因求学、工作在外奔波,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即便回去了待得时间也不算长,但那时至少我还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现如今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家庭,她知道如今女儿的羽翼已经丰满,唯有让我心无挂碍自由飞翔才是最尊重我,最疼爱我的方式,只要我生活平稳她便心安无牵挂,别无他求。
两个妈妈对我们的爱让我更加懂得了惜福和感恩,也心生了诸多感慨。世界那么大,生命这般短,在此,我虔诚得许下一个愿望,愿只时光善待我深爱的人,因为我不想和你们有一秒钟的遗憾。
写于沐沐四个月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