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这样一本书,读后让我产生强烈的愿望去写一篇读后感,要知道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爱写作文的人,总觉得心中无物,不知该写什么。然而这本书,读完后让我想急切的去表达,表达我对作者的那种心疼而又欢喜的心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塔拉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这本书是塔拉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光看作者简介,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本励志文学,然而读完不禁让人心情沉重。塔拉确实取得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成就,然而,期间的付出又岂是我们常人所能想象的。
塔拉自小生活在一座大山里,童年与之打交道最多的是父亲开办用以糊口的大型汽车垃圾场,她从小就必须帮助父亲干活,分解汽车、切割废金属......在这片可怕的垃圾场中,几乎她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受过伤,她的父亲甚至为此丧命,落得终身残疾。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永远不是来自肉体,而是来自对于心灵的摧残。塔拉的父亲专横、固执,信奉摩门教,不相信任何国家机构,不许孩子们上学,即便儿子受伤脑仁都快流出来时也不允许去医院,不允许女孩子穿露胳膊腿的衣服,否则就认为是淫荡的行为。塔拉的一个哥哥,自小就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经常暴力毒打塔拉,打完后又痛哭流涕的恳求塔拉原谅他,而原谅后又变本加厉,甚至在塔拉读大学后也一直恐吓她。塔拉最爱最信任的母亲,万事都听父亲的,对于塔拉上不了学和遭受挨打不闻不问,甚至在塔拉和姐姐一同向她告哥哥状的时候,母亲也是选择了相信儿子,认为是因为塔拉太淘气,哥哥是在管教她。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塔拉,极其缺乏自信,每次听到或者看到“妓女”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因为这是她的父亲和哥哥给她的标签,每次当她没有遵守摩门教教义的时候,“妓女”、“叛徒”、“魔鬼”就成了她的代名词,深深的烙在了她的心里。
塔拉通过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塔拉与周围人和环境格格不入,一直认为自己不属于那儿,属于大山,并且在内心坚信父亲是对的,她应该遵循父亲,上大学是自己对父亲的背叛。庆幸的是,塔拉遇到了愿意帮助她的一个教授,带她去了剑桥访问。剑桥给她打开了一扇门,让她见识了更大的天际,懵懵懂懂的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开始怀疑父亲。直到最后去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塔拉才有了跟家庭抗争的勇气。父亲和母亲为了不让塔拉“步入歧途”,不背叛摩门教,甚至不惜联合塔拉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排斥她,如果不“回心转意”,塔拉失去的将是自己所有的亲人。最后塔拉冲破自己内心及外在的重重阻力,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然而,她最爱的家人却“放弃”了她,她想见母亲一面的请求也被母亲无情拒绝。当她独自一人返回家乡时,敞开怀抱迎接她的只有刻在她内心深处的那座熟悉的大山......
书中,作者对于每件往事都娓娓道来,加入自嘲的语气。对于自己的心里剖析非常深刻,例如总打她的哥哥在车祸受重伤的时候,塔拉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他,她认为如果她去了,她怕自己掩饰不住哥哥受伤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整本书都给人一种较为压抑的感觉。读到后半部时,我好几次因为心疼塔拉而不禁湿了眼眶,不明白她的家人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她,最后也为她获得的成功感到欣喜。
塔拉在书中也描述了对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理解,在人性部分有很多描述,读完让我感觉到人性真是异常复杂。
在书的最后,塔拉终于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终于完全摆脱了负罪感,就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之所以会有如此华丽的蜕变,完全是因为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行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