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傍晚时分骑着自行车从外经贸到左家庄的时候路过了民族出版大楼。这栋大楼很显眼,是当初的大屋顶建筑,也就是有着中国古建筑标志性的大屋顶,而建筑结构、材料以及功能是现代的。这种大屋顶建筑,撇开改革开放之后的仿古建筑不谈,此前主要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建造。
首先是 1920~1930 年间,整体环境上来说,国民政府编制“首都(南京)计划大纲”,提出了“中国固有之形式”这个重点,迎合民族心理。同时,学术上来说,营造学社建立,开始有中国古建筑相关书籍出版;而思潮上受到西方的历史风格建筑即折衷主义的影响。再说建筑的设计者们主要是两拨人,一拨人是西方教会与外国建筑师,为了融入中国社会,他们建造出了本土化的教堂风格,另一拨人则是清末出国留学的一批人回国了,他们既有一定的本国文化底蕴,又接受了西方的建筑教育,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参与了古建筑的修缮工作,这为他们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有:西城区的佟麟阁路建教堂、王府井的基督教救世军中央堂、协和医院、燕京大学、北平图书馆、辅仁大学等。
第二个时期是 1952~1956 年间,此时是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开始。这一次,主要的影响来自于苏联建筑理论与来华专家。在上一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们为这个期间大屋顶的主要设计者。1954 年,赫鲁晓夫上台,否定了统治苏联 30 年的“斯大林巴洛克”的仿古建筑艺术方针,同时开始批判浪费。而国内,则开始批判梁思成与他的大屋顶们,于是大屋顶的建造戛然而止。
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有:三里河的四部一会办公楼、地安门机关宿舍大楼、友谊宾馆、北京体育馆、全国政协礼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剧场等。
第三个时期为 1958~1959 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高层指示要建设十大建筑。上一个时期之后,在高层的明确指示要以民族形式为主的情况下,才有了这个第三时期。
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有: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全国农业展览馆。
其实最开始看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们是很不理解的,但这些建筑背后也自有其历史成因,是一段艰难探索的痕迹。知晓了这些建筑背后的人、故事与挣扎,再看,另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