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还活着
——我读《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读了它,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者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
——在书后面封页上读到这句话的。当时,如果还没有真正开始读进去,而是首先看到这句话,或许我怕敢翻开这本书——《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因为我还没有足够检验自己是否正在活着的信心。所幸,乍一翻开,我就已经被深深吸引——我,还活着。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一件幸事啊!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诗人、作家兼画家,是20世纪与泰戈尔比肩的东方文学大师、二十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 "二十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正如西方世界所描绘的,纪伯伦象是“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诗与画都散发着浪漫与抒情,但在芬芳的背后是理性的思考, 是严肃,是冷峻,是令某个人乃至某个民族值得深思的哲理。他那从灵魂深处传来的生命之歌,富有神秘天启预言式的语句,宛如天籁之音,传达出人生的真理,成为融合东西方心灵精髓、超越时空的永恒箴言,为心灵迷失于尘世的人们起着洗涤灵魂的作用。
纪伯伦足以堪称人类精神修养大师,他的文字历久弥新,传遍了全世界,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他的散文诗,大半个世纪以来,驰誉东西方世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
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
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
我说,因由和诗人的神遇,恍若,自己已经活过几百年。
入夜,徜徉在诗行里,我再不害怕死亡。我们,也该如封面上这似锦的繁花吧,把每一个日子过得美丽,活得潇洒。每当累了,倦了,捧起它,随手翻开,随性走入哪一页诗行,便会忘了烦扰,淡了忧伤,多了领悟,多了思考……
在人生的大秘密面前,谁是我的导师?谁可以给我智慧、给我力量?这个名叫Almitra的女子,这个预言家给了我答案,她把真理传给我,我将把真理传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的孩子,至此绵延不绝。
她说,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她说,悲哀的创痕,在我们身上刻的越深,我们越能容受更多的欢乐。
她说,孩子从我们而来,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可以给孩子以爱,却不可以给孩子以思想。
她说,要仁爱地工作。从我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就像我们的爱人要来穿此衣裳;要热情地盖造房屋,就像我的爱人要住在其中;要温存地播种,喜乐地刈获,就像我的爱人要来吃这产物。
她说,要安宁地倾听心灵的声音,让灵魂,像一朵千瓣的莲花,自由开放。
她说,彼此相爱,却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她说,美,是欢乐,是陶醉,是一座永远开花的花园,一群永远飞翔的天使。
她说,死和生是一件事,如同江河与海洋也是一件事。
……
蒙先知福佑,从此,排列在床头书架上陪伴我孤独旅程的知音和伴侣,又多了这一位。
走近一位伟大的诗人,走进一部伟大的作品,忘忧解忧,已不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
感谢诗人,感谢译者,感谢已故却永生的人们……
我,正在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