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阴
经过这段疫情期间的长假,想必很多人都有与父母长时间、近距离相处的满腹牢骚,人真是奇怪的动物,远香近臭,不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想念,长期相处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和隔阂,甚至每天都在演绎相互指责、互相埋怨,最后怒发冲冠、横眉冷对、爆发激烈冲突的一幕一幕。
和最亲近的父母之间长久相处后总是会发生这样化学反应,而每次出现矛盾后彼此面对血淋淋的伤口时,大家又会后悔不迭。毕竟父母年纪大了,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何必和他们计较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们和父母沿着时间的长河,终于走到了岁月的两岸,年少不经事的自己现在已经迈入中年,曾经年富力强的父母也已经垂垂老矣,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腿脚不灵便了,然而,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相处模式还是老样子,总是喜欢对儿女的事情指指点点,而儿女也总是争锋相对、怒目相视、怨声载道。
父母的爱是深沉的,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还是从前的那种不由分说地指责,还是不断挑剔孩子一点点小问题和错误,那个时代的父母总是不愿意给予孩子一点点鼓励和表扬,这如何能让儿女发自内心地接受呢?
然而,做为儿女,我们是否反思过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和方式?中国人非常含蓄,我们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年人,和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还是沿袭上一代的相处模式,把最深的情感埋在心底,不愿意去说出来、做出来,我们几乎不会去拥抱妈妈,甚至连小时候拥抱的记忆都没有,似乎今生就未曾拥抱过。
不过,我们真的需要记住: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没有父母的养育,也不会有如今的自己。在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大山一般的依靠,他们照顾我们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逢年过节给我们买新衣服,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可是,从青春期开始,一路引领我们成长的父母却成了我们到处吐槽、痛恨不已的人,甚至成了让我们头破血流也试图挣脱的枷锁。
小时候我们说:等长大了来养你们;可是真的长大了,却一见面就吵架。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从曾经的依赖变成了:明明关心,却又想逃离;彼此心疼,却又相互伤害。当看见白发苍苍的父母步履蹒跚地走在街道上,当我们在后面叫着“爸爸”,他却什么都听不见的时候,当看见老母亲在街头望眼欲穿等待着我们归来的时候,我们心真的很痛,对年迈的父母很心疼。然而,听到母亲在耳边不停唠叨时,却总忍不住提高音量去反驳。
父母那过度甚至是越界的爱,只是想着:能陪着孩子,再多走一段路,把孩子保护得更周全一点。只是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儿女身上的老人都已经没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不愿意出去走走路、跳跳舞、养养花、上上网、看美景、享美食,和朋友聊聊天之类的,弥补他们那一代的缺憾,找回属于他们的自我,而是恨不得把儿女捆在自己身边,永远和儿女在一起。
其实,父母对儿女最大的关心和爱就是少给孩子找麻烦,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老是和孩子怄气,让自己心情好一点,胸怀宽一点,少埋怨、少赌气,这样身体也会好一点。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父母失望的?也许是,他们的固步自封、不求进取、观念落后,还不懂装懂的时候;也许是,他们一直拿我当小孩子,让我在所有人面前丢脸的时候;也许是,他们酗酒醉后拿我出气、打骂的时候;也许是,长大的我,第一次意识到他们只是普通人,并不能成为我心目中偶像的时候。也许是,在我的事业上,他们并不能帮助到自己。
这样的失望,就一直折磨着长大的我们,巨大的代沟让我们两代人之间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和父母的矛盾深重。按照他们的标准,我们太不勤俭节约,不会过日子,他们根本不认可我们的观念,就一直想方设法地纠正我们的想法,而我们无法接受他们的老一套,竭尽所能地逃离家庭,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裂痕越扯越深,两代人的战争就此开始。
我们一直与父母纠缠着互相敌视,千方百计地要证明自己的正确,其实,正确了又能如何?再后来,我们终于远离他们,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与父母朝着不同方向行走,彼此的背影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与父母的代际鸿沟,是时代的差异和岁月的打磨形成的,不同时代的我们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除了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就没有更好的方式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我们总是认为父母的生活方式太老套,我们一定会活得比他们好。
可人生总是轮回的,在岁月的循环中,我们渐渐活成了父母的模样,而我们在自己的孩子眼里,父辈和祖辈都一样唠叨、啰嗦、固守成规、思想僵化,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记得有位朋友,年少时她劝感情不合、整天吵架的父母离婚。“不爱就不爱了,干嘛非要强撑着在一起,不是冷战就是热战,还说为了我不离婚,他们这样对我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啊!离婚对大家都是一种解脱!”时光呼啸而过,后来听说她的丈夫在外面养了“小三”,两个人闹得鸡飞狗跳,爱早就没了,婚却一直拖着没离。问她为什么?她只是沉默,无语泪先流。
曾经我们觉得父母活得很失败、很差劲,可是,当轮到了自己,才发现自己并不比父母更高明,活得也并不比父母快活。而且遇到生活中的难题,还不如父母解答得漂亮。想想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年月,父母又是如何藏好生活的艰辛的呢?捱过每一个春节临近的寒冬,尽力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吃上年肉,看见大红的福字,让我们满心满眼都是希望…...
总是要人到中年,才感悟道:“正是他们省吃俭用才支撑着度过苦难的岁月,才能将我们养大。”我们总是对他们老是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挂在嘴边而郁闷。当我们也在人生坎坎坷坷的道路上走过一遭,才明白他们也真的不易。特别是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就走上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扮演他们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充当过的重要角色。
那些年少时对父母有过的误解和一次次的吵架及相互伤害,都会时光的流逝中,慢慢和解。他们少年时忍饥挨饿、青年时上山下乡、中年时失业下岗,经历过太沉重的疼痛,才更加渴望儿女一生平安和顺、不受挫折、不历风波。他们一心为我们规划一切,这只是为人父母护卫儿女周全的痴心。
只有当我们真的理解了父母的焦虑,才知道怎样抚慰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并让他们相信: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得更好。我们完全可以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人长大了总是要独立生活,不可能永远陪伴在父母身边,只有远离父母、独自生活才代表一个人真的成长了。然后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这样有距离的亲情才更让人渴望与珍惜。朝夕相处只会让亲情承担更多的负担,变得让人难以承受。
与父母的战争,即使胜利也是满身的痛。插在父母心里的刀子同时也会插在你自己身上。和解,不是自以为是站在高处俯视,带着悲悯去原谅,或全然顺从父母。而是试着理解父母,并率先迈出请求原谅的第一步。只要我们坚定地朝父母走过去,大家一定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和父母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一些认知上的差异导致我们之间总是矛盾重重。
那些吵过的架、相互撂下的狠话,最后都会烟消云散。留在记忆中的,只有父亲做的酸辣土豆丝,熬的世上最好喝的汤,只有母亲一直默默为我们带孩子、做家务。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不断学习如何与父母相处。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过,一晃父母老了,一晃我们也走向老年,一晃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两个人,可能会突然到站而走下人生的列车。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再去后悔。与父母和解,这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