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朋友和我抱怨道:疫情期间在家这几个月,他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想赚钱却没头绪,想社交又懒的开始接触新的人和事,感觉自己已经和废柴没有什么区别了。
焦虑,已经慢慢的开始充斥在每个角落。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身边一个朋友和我抱怨了,现在90后的标签似乎越来越多:“背井离乡”、“加班”、“失业”、“秃头”、“中年”、“危机”、“油腻”、“脆弱”……仿佛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1
我们这代年轻人,或多或少都陷入了一个怪圈:我们看似忙碌,实则焦虑无比。
在网上看到别人学习的视频,于是订购了一大本英语单词,可是却从没有翻开过;
年初办的健身卡,只打卡了一次,高调的在朋友圈秀着“目标”,当教练打电话说快到期了,才发现,下班之后,曾经立的flog早已忘却;
那天,我在网上买了很多书,后来再也没打开过,早已被灰尘添上了时间的痕迹;
我们总是花大把的时间放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先收藏,后来隔了很久再也没打开过。
总喜欢把认为有趣有用的东西保存,直到硬盘存满了资料,还是没有看过。
我们一直忙碌,可却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精心保存的内容。我们花时间收集,却忘记了最重要的其实是花时间去消化。
2
卢思浩说过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很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定下目标,却又没有计划。
有些人开始决定早起,他早起的动力是有计划。
也有人早起,但不知道为了什么。
还有人看到别人早起就觉得自己也要早起,没有想过为什么坚持早起,早起的目的是什么。
李诞的朋友说:曾经和四个人一起吃饭,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而自己刚从工作状态中下来,诉说自己最近的状态特别不好,开始吃安眠药了。
结果其他3个人告诉他,他们全部在吃安眠药。
睡不着觉的人真的很多,半夜发个朋友圈,点赞的人远比你想象中多得多,你以为3点钟只有你一个人在苦熬吗?
3
那有没有不焦虑的人?当然有,但是少之又少。
就在大二那年,焦虑对我来说缓解了很多。
那年我担任学院宣传部的副部长,有段时间接手了一个月的平面设计,加上专业课的团队任务也比较多,我发现那段时间我很晚回宿舍。
其实,我很抗拒自己身上同时担任很多事情。我会抱怨、会烦躁,我会觉得生活真的太不如意。
可是到了最后期限,终会拿起笔、电脑开始工作。
当你熬到凌晨4点,终于做好任务,回头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焦虑了,当你开始做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80%。当你做好,其实很多事情真的没有那么难,难的是,我们很难开始。
想想那年,生活还是挺有趣的。
在学校做驾校推广,赚了5000+;做一个月的平面设计1500+;后期,学校在政府性的活动上做展出,我忙前忙后的大概半个月多吧,拿到了1000+的补贴;估计在外兼职也赚了大概1000+吧。
可以说,咱也是为了生活“打拼”的人。无非就是在别人睡午觉的时候,我在做图;晚上休息的时候,我在工作。
其实,打败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去做那些让你觉得焦虑的事。
浙江卫视伊一,2012年经历“好声音”总决赛口误和遭雪藏的事件,导致她的主持事业被推上风口浪尖,遭遇空前的压力。
她一个朋友拉着她跑了人生的第一个10公里。
她说,
“那次是围着西湖跑,我觉得朋友可能疯了,那么一大圈啊!起初我都快绝望了,只能是半跑半走,可是当一圈跑完,我突然感觉到整个人的身心都通透了,郁闷一扫而空。
我对朋友说,谢谢你,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最后,希望你能坚持看完以下部分:
1、当你有了目标,不如把它分为一小片一小片。
对待自己和生活要求很高,没有达到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而当你分解之后,一步一步的完成,有成就感,就会好很多。
2、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先去做。
先走出去,随便做一件事,把它认真的做好,不要想太多,做比想要重要的多。
可以每天从早起这件事情坚持,当你坚持早起之后,可以考虑帮家里打扫卫生、背一些英语单词、甚至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有行动力,慢慢的找到目标。
3、拒绝拖延、越拖延、越焦虑。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想着过一会就再过一会就起床、就去做。
解决办法:思考5秒钟,给自己坚定的信念,你可以的。告诉自己,一旦开始了,就已经成功80%了。
告诉自己:距离成功,往往只差一步开始。
4、作息时间要有规律。
睡眠是影响情绪很重要的因素,规律的作息能让情绪更加稳定。
5、别想着逃避。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逃避越久,越有焦虑压力感。停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尝试着通过自己合适的方法解决它。
6、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或者伴侣。
朋友可以不用交太多,但一定要有一个可以谈心的人。未来,能够谈心的朋友都会让你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各种解决办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去慢慢尝试,下意识的改变和有意识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坚信“做好眼前的事,未来一定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