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运河台儿庄段的历史也蜚声国内外,运河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我的家乡古城台儿庄北泥沟镇至今还流淌一条鲜为人知的河流,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被村里人称作毛草河的这条小河就是我们小孩子们快乐的乐园,这条小河约有60多米宽,平时有1.5米多深,河上有一座清朝嘉庆年间修的厚石桥,夏季则河水暴涨,时常漫过石桥;河的两侧是小路,路边有水沟,沟外才是河堤;南北走向穿村而过,蜿蜒一直流到很远的地方去。春天,我们在河边钓鱼、捉虾、逮螃蟹;夏季,白天我们在河里学游泳、骑水牛,嬉戏、采莲蓬、割水草(帮助大人挣工分)、叉鱼或到芦苇荡里去摸水鸟蛋,夜晚,我们在桥上听大人们拉呱说古论今;秋天,我们采菱角,到河里用双脚踩挖莲藕;冬季,我们在河上溜冰、砸鱼、拉爬犁……小河承载了我们小伙伴童年全部乐趣的源泉,陪伴着我愉快成长 ,只是由于年少无知,我未能读懂她的全部。
长大后,我才知道和了解她名称茅茨的真正意思,茅茨亦作“茆茨”,是.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出自 《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一条小河能和远古时期的尧舜联系在一起的除此别无二家,这就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茅茨河两边的老百姓怎么不对她肃然起敬。经过我数年的调研和查阅,果然发现她不同凡想,联想起那岸边小路及水沟的构造时,就足以说明那就是拉船纤夫走的路,还有那在河岸边那厚厚的小贝壳堆积层等,所有这些足以证明她被我们遗忘了最低有1600多年的历史。2009年10月份,山东大学的李纲在他的论文《明清时期枣庄运河文化研究》中把茅茨河列入“枣庄运河开发简史一览表”,并明确表明茅茨河开发于公元494年的南北朝时期,距今时长1620多年。比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发的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还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有村民在如今的泥沟镇霍庄村的河沟里曾经发现残存的古木船,只是当时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被村里人拿回家当做烧火柴,甚是让人惋惜。
从今天的卫星地图上依然能看到这条河道的主要肌理和脉络,她的流域贯穿整个泥沟镇的中部地区,虽然只有10多公里的长度,却星罗棋布般布满北起郭庄、吴代庄、赵庄、兴桥、洪庄、马庄、宋铺、吉庄;南至东黄庄、滕楼、夹访、大北落等十几个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可见当年先民的选择是择河临居,流域两边流传着“刘墉吴寺庙耙和尚”,“梁王晒米城的传说”“隋炀帝游塌歌河”,“滕楼银杏庙藏宝”,“梁王钓鱼台”,“梁王训蜂兵”,“九女墩”“兴隆桥”,“胡氏庄园”,“大北洛牌坊”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一些古建筑遗迹连成了一串珍珠似的。她简直成了一条“黄金水道”和传奇之河。
茅茨河航运的衰败时期大约是在元朝,随着蒙古人的铁蹄南侵,他们习惯在马背上行走,不习惯走水路,于是就在河道上建起了许多石桥,再加上千年的淤塞与战乱破坏,河道没有了往昔那繁忙的运输景象。从此,茅茨河彻底地告别了作为运河的航运时代。但是她作为灌溉和生活之河,却让两岸老百姓受益匪浅,一直到今天,河岸两边的土地都是盛产蔬菜粮食作物的“一级地”,旱涝保收;河里则是鱼肥虾壮,鸭鹅成群。
关于茅茨河的流向问题,我的推断是:她从古城台儿庄东侧涛沟河向南流去并入早期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
今天,古老的茅茨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着,她如同一位年老色衰的贵妇人一样,何尝不希望人们把她重新装扮,她也想穿越到当年那百舸争流、战鼓齐鸣、金戈铁马的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