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一市民爆料称,其朋友女儿在吴江区永鼎医院住院输液时,发现输液袋中有“飞虫”存在。今日(27日),记者从吴江区委宣传部获悉一份调查回复称,患者反映情况基本属实,护理人员存在对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现医院已赔偿患者3万元,吴江区卫计委责成苏州永鼎医院对责任护士批评教育。(8月27日《新京报》)
表面看,事情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就因一只说不清来由的小飞虫,患者也未因此出现状况,事发后,护士更换药液、院方赔礼道歉、卫计委食药监现场调查、院方及药品厂商共同赔偿、宣传部门不遮不掩如实报道,还能怎么样?
然而,换个角度,直接输入患者静脉、用于治疗和消除病痛的药液,人命关天,无论它的生产、经销、运输及末端配制使用,本应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来不得半点马虎。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在涉事医院里,连虫子都可以飞进输液袋,这简直是在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当儿戏,不管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个环节,都折射出相关工作人员的不严谨不细致,对质量和卫生把关不严的尴尬事实。
对此,各有关方面重视归重视,然而我们从当下“无法判断飞虫来源”这个调查结果来看,依然失之简单粗放,难免让人一头雾水, 而“经商定药品厂商赔付25000,医院赔付5000共3万元整给患者”的处置方式也让事故责任主体更加模糊不清。除此而外,涉事院方对于合作药品供应厂商名称 “不方便透露”的暧昧姿态更让人觉得事故的深度问责无从谈起。由此,看似严厉的监管实质上沦为了 “花钱消灾”式的糊涂账。
如此这般之下,“小飞虫”进输液袋的“元凶”被人为掩盖,问题究竟出在生产、流通、销售,还是使用环节成了永远的秘密。那么,既然问题症结没有水落石出,谁又能保证今后类似事情不会再发生呢?
综合以上,对于“输液袋内出现小飞虫”一事,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积极对涉事患者作出赔偿没毛病。而另一方面,从保障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安全的高度而言,这只是起点而远非终点,联合调查组不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多花点心思,调用更多的社会资源、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尽最大可能查明真相,并切实采用有效措施堵塞漏洞永绝后患,如是,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做法,望相关方面反思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