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张脸:迷 茫
成熟的首要标志是对自我有稳定的认知,不会因别人的表扬而信心爆棚,也不会因别人的贬损而垂头丧气。
那么,对乖孩子的迷茫可这样来描述:他们的情绪状态是稳定的焦虑与抑郁的循环;表情上,没有笑容的眉头紧缩,或是没有表情的平静淡漠,像是少了情趣的老成,或是自我迷乱的早熟;个性里是胆怯、敏感、犹豫、拖延、患得患失。
例子:读研究生的男孩伟伟,从小到大成绩优秀,性格乖巧,近一年他被焦虑控制,忽然不认识自己似的,感觉迷茫恐慌。快毕业了却不知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干什么?也不知为哈,突然很厌恶学习但又怕这种感觉。他陷入强迫性怪论: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学习并不喜欢的专业?为什么……越想越想不通,越不想去想越想得厉害,他很害怕自己想疯了。
有些说不出口的精神痛苦,是可以籍身体的受苦作为中介。除了各式各样的身体化症状外,孩子也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所以我们须辨认出其中被虐、自我攻击与自我惩罚的意涵。除非受苦找到再现的支撑,让孩子能说出“这里好痛”,否则这苦是无可诉,也无可卸的。伟伟讲过,他自小对别人的不满或拒绝“说不出口”,不知道为什么。
首先我们看到,孩子内心是有负情绪、有拒绝他人想法的。但这些感受为何出不来?可以猜想,他畏惧自己真实的感受。经验告诉我们,若你不敢说出你很想说的东西,那一定是敏感到“很想”之后的危险。对乖孩子来说,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一定被某个厉害的声音所控制,或被一个强大的他者所威慑。
伟伟的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有,特别是焦虑性的抑郁患者,他们即便处在优越的环境,却感受到的是威胁,即便收获的是成绩,但不感觉兴奋,他们更多是对未知、对未来的无尽忧思。
乖孩子的迷茫,向我们传递了什么?
(1)他们主要是对自我方向的迷茫,关于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该走向何方?都很是迷茫。
迷茫是自主性压抑,以及自我辩解的不清;乖是对“缺乏自主性,以及自我辩解不清”的美丽光环,也叫对害怕不好、缺乏独立自我的一种无意识防御。这些结果的底层,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期,正常的攻击性被压抑。
本文的“第二张脸抑郁”中论述了:孩子应有的攻击性是形成独立,和自主能力的要素。乖孩子匮乏的自主自立,是他们早期的生成环境不具相关的养分。就像南北级,不会生长攀缘植物一样。抚养人无意识的占有欲、控制欲很像一股股催化剂,催眠了孩子本该有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2)担心是无意识之罪过
抑郁和迷茫,这两张脸的背后有着相同的关系背景:抚养人的担心。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背景:因为我们担心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中国人的家庭,这份关系背景的力量厚重如山。
抚养人全然不知“为你好”纯是他们的自我需求,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他们也没有让孩子自个去体验和调节行为的意识。比如,对5岁左右孩子的穿衣吃饭,冷暖饥饱的感知等,父母完全以自以为的“正确”,决定或强制孩子该穿多少该吃多少。长期这样的抚养模式,孩子自然缺少了对冷暖,以及冷暖象征的爱恨意识的自我感受。
“为你好”是一个令孩子无法拒绝的爱, 抗拒意味你不乖。“为你好”几乎完美地掩盖了父母脆弱的自我、那颗时刻担忧孩子不好的脆弱心脏。
父母哪来那么多的害怕,担心呢?若深究,应该是父母的早期未获得过足够的认同与信任,或经验过种种不安的恐惧,如,被禁令的紧张,被恐吓、被惩罚的害怕等。
当父母的担心转化成“为你好”的控制性付出时,他们会不惜代价的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为孩子扫平成长路上的一切风险。这样一来,担心与操心,完全取代了对孩子的信任,也完全隔离了对孩子的心理感受。“为你好”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经验胜任感,和学习自我承担的机会。
迷茫的孩子,可谓是在一路呵护下的安稳中长大。对父母而言,那是他们无私的爱,对孩子而言,那是成长受控的加害。因此说,抚养人担心下的“为你好”是披着完美外衣,干着转嫁自我愿望、侵犯他人自主性的无意识罪过。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一张张乖孩子无助的脸庞,感觉很无助很心疼。
前面例子,那个高三女孩的“对想做个坏孩子的冲动的抑制”,和那个读研的男孩的“我好想做一次坏事”,诠释了乖与坏在孩子心中敌对的感受。我们都心知肚明:乖孩子的乖是配合或迎合大人需求,是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孩子的不乖,是抗拒他人,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想说,乖孩子的不乖,才是正常的攻击性体现,是他很无助情形下的一种逆反。
我们常看到,有些青春期孩子在重要考试时,不是犯头痛病就是喊肚子疼,不是找个茬求转学,就是呆在家打网游,这些都是一种攻击性压抑的表现,或说是对父母、对权威控制的一种变相的反攻击。
(3)应反思什么?
乖孩子的抑郁、迷茫,提醒父母必反思的问题是,童年为什么重要?父母的人格态度为什么重要?最基本的理解,孩子的世界观是受他者世界观的影响。孩子在没有是非判断的早期,你不断给予她什么理念他就记住和内化了什么,你持续互动给她什么情感与情感反应,她就体验和学会了什么情感和情感反应。
象征的说,乖孩子的抑郁这张脸,是父母你抑郁性格的传递,孩子长得像你。乖孩子的迷茫之脸,是父母你太强势的映射,孩子的个性被你削弱了,他一点都不像你。
再反思一点,假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世界之真理,那么,小孩成长为有能力的社会人,得具备“三”象征的攻击性与创造力,因这是一个人产生其他能力的基础。抚养人应切记,人只有在他幼年时的攻击性与创造力,获得过保护和相对满足,他才称得上拥有这份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