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雪琴
上周,一个妈妈在游乐场因孩子被踩而发飙的视频,刷爆朋友圈。
近期,校园和社会霸凌事件频发,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视频中牵涉到两个年幼的孩子,踩人是是3岁左右的红衣女孩,被踩的是不到2岁的一个小男孩。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孩子的父母的行为,颇有代表性,也代表了部分家长在面临孩子冲突时的观点和立场。
被踩男孩妈妈,要求踩人女孩道歉,看到女孩妈妈一直嘴上帮女孩道歉,但不让女孩过来,情绪愈演愈烈,直到失控后动手打人。
踩人女孩的妈妈,虽然不停说着“我一直在说她,对不起”,但明显有意想在这种紧张氛围中,保护女儿,所以,一直没有直接让女孩过来道歉。
两个妈妈的言行,都诠释着 “护犊情深”。
很多情节和程度更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曝光后,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父母也会尽想办法,保护自己的孩子。
“护犊”是一种本能,值得理解,但“护犊”的行为,是否真的会带给孩子成长,则值得思考和探讨。
如果智慧不足,一味护犊,实在不是最聪明的选择。
人是社会动物,有人就必然有人际关系。
无论是游乐场里小朋友相互冲突,还是一些恶性霸凌事件,都是孩子成长中的人际关系的呈现。
与其等孩子长大后,因为不懂得怎样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而成为霸凌者或被霸凌者,不如从游乐场的小冲突开始,就有意识培养孩子人际关系的能力。
怎样的孩子,更容易具备建立良性、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呢?
边界意识,是孩子们成长为自信而有界限感社会人的重要前提。
人有两个基本边界:一个是身体边界,一个是精神边界。
身体边界是有形的,比较容易理解。
现在有很多绘本、故事,教孩子认识身体、了解保护自己。
与身体边界呼应的是精神边界。
简单来说,精神边界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情绪的感知能力,对世界认知的能力。
精神边界的核心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认知,有着无可取代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用自己的看法,试图替代他人去感受自己。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同样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看法,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微信群 “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信息,会引起大家的反感,正是因为“必须如此”的论调,侵犯了我们的精神边界。
侵犯孩子精神边界的事情,在生活中却极为普遍。
孩子摔跤了,感到很痛,想哭,大人说:又没碰到,哭啥?
跟好朋友吵架,孩子很伤心,大人说:有点骨气,咱也不理他!
孩子的房间,大人随意出入,认为:小孩子有什么隐私?
幸福双翼的“肯定法则”,特别强调,肯定的第一步要肯定情绪,正是对孩子精神边界的尊重。
你摔痛了,想哭就哭一会儿吧!
【因为痛想哭,是孩子情绪上的自然反应。】
跟好朋友闹掰,你肯定很伤心。
【伤心,是孩子对人际挫败的正常反应。】
你的房间,得到你的允许妈妈再进来吧!
【逐步长大的孩子,需要借助空间界限建立起自己的生命界限。】
父母通过肯定情绪,保护孩子的精神边界,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很清晰坚定,也会更自信和充满勇气。
面临欺凌,精神边界意识强的孩子,更有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
而精神边界清晰的孩子,通常也会在人际中尊重他人,而不嚣张跋扈。
对那些霸凌实施者的成长背景,稍加了解会发现:他们通常成长在被过度溺爱,没有边界的环境中。
游乐园妈妈发飙视频中,双方妈妈只忙着“保护”自己的孩子,却唯独没有给孩子们表达的机会。
如果孩子们儿时没有机会,在人际互动中探索和感受界限,又如何在成年后真正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呢?
可以通过“温柔而坚定”的概念,来具体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精神边界?
温柔:对孩子的感受、情绪,绝对温柔;
坚定: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保持坚定。
视频中踩人女孩的妈妈,一直帮女儿道歉,而不想女儿面对压力。
直到男孩妈妈发飙,拽住小女孩后,一场原本简单的小朋友之间的冲突,直接升级到肢体暴力。
如果女孩妈妈懂得精神边界,不一味替孩子“兜着”,而是能陪孩子面对,或许男孩妈妈就不至于被触怒到发飙。
宝贝,刚刚你玩滑滑梯实在太投入太开心,不小心踩到前面的弟弟——这就是温柔,肯定孩子当下的情绪和需求。
弟弟被你踩得很痛,你需要对弟弟说对不起。——这是坚定,明确告知孩子恰当的行为是什么。
这样,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同时,又学会了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处理孩子之间冲突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男孩的妈妈来说,也是同理。
孩子被踩到,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及时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爱,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抚慰。
宝贝,你被踩痛了吗?来妈妈抱抱——这是温柔,让孩子从心灵上感受到温暖。
现在感觉好一些吗?妈妈陪你一起,让那个小姐姐跟你道歉好吗?——这是底线的示范,让孩子清晰,当自己的界限被突破,就需要明确界限、表达需求,得到相应的道歉和尊重。
这比妈妈竭嘶底里,只为让对方道歉,却把自己孩子都吓哭了,来得有效多了。
在日常中,有很多细节和互动,是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意识的好机会。但因为家长不了解边界意识的重要性,很容易忽略。
我老公很喜欢跟朋友家的4岁的女儿玩。玩得开心的时候,小朋友会手脚并用打他、逗他。
每每被打,我老公故意抱住小朋友不放:你打我,你跑不掉啦!
结果,他都因为招架不住火力全开的小朋友而放手。
但他很少跟孩子反馈自己的感受,如此一来,孩子见到他,最喜欢的游戏是“打”他。
有时小朋友也会过来打我几下。
我知道,孩子想跟我玩,但我也真的很痛。
我蹲下来,抓住她:你也想让我跟你一起玩对吗?
这就是温柔:无条件肯定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求。
小朋友点点头,我继续:你用力打我,我好痛,我不喜欢被人打痛。你如果想跟我玩,可以这样轻轻地拍我,好吗?
我轻拍她的小手,告诉她这个力度叫“轻轻的”。
这就是坚定:如实反馈我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任由孩子用不恰当的方式对待我。
下次再找我时,她开始轻轻拍我了。
日常互动中,当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让我们感到不舒适时,需要如实反馈,而不是觉得事小就忽略。
孩子的行为,因为认知和能力不足,可能会不恰当。
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大人的反馈、界限设定,并以此来建立人际互动中的界限意识和能力。
一个边界意识清晰、敢于面对挑战、不卑不亢的孩子,正是在边界意识清晰父母的尊重和反馈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比起本能的“护犊”行为,首先尊重孩子的边界(身体边界&精神边界同等重要),再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是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