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字,讲透「多元思维模型」:认知误区和学习方法

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老婆给程序员老公打电话:回来的时候买 10 个包子,如果有卖西瓜的,就买 1 个。

结果晚上老公拿着 1 个包子就回来了。

老婆很生气,问他:你怎么就买 1 个包子?

老公说:因为有卖西瓜的。

这当然是个笑话,现实里的程序员都很聪明,不会做那么傻的事。但这个笑话里面暗含着「思维模型」的问题,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说起《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的时候,除了「能力圈」,「多元思维模型」大概是被提起最多的概念。

不过,对于「多元思维模型」,特别是如何获得多元思维模型,老曹觉得网络上的很多解读都不够透彻,多是讨论一下,很少有去分析如何获取、应用的文章。所以这篇文章抛砖引玉,说下我对思维模型的理解,以及获得和使用多元思维模型的方法。

一家之言,错漏难免。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有想要吐槽的内容,欢迎留言指教。

文章比较长,15000多字,分了 8 个部分。可以先收藏一下,有时间的时候慢慢看。

目录如下:

1. 什么是思维模型

2. 人人都有思维模型

3. 小白和专家的区别

4. 高手,掌握核心科技多元思维模型

5. 多元思维模型,就是数量多吗?

6. 多元一体:不要果盘,要果汁

7. 共性、分解、清单

8. 获得思维模型的方法

1、什么是思维模型

我的理解,思维模型是我们对抽象的世界运转方式的具象化,是我们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固定模式。

思维模型可能是一个定律、一个规律、一个方法、一个公式,或者是一种世界观,等等等等。

无论是什么,思维模型都要满足两个条件:

- 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

- 能够被检验。

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只能算是猜想,不能称之为模型。

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相应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事物的反应,也都是经过思维模型处理过的。

就比如上面那个程序员的笑话,可以把「话语的理解方式」看做一种模型。

老婆的话是存在「语形歧义」的,也就是有多种解释。

程序员是用单任务的模型去理解的:


而我们大多数人是用的多任务模型:


对话语的理解方式,能够解释程序员「为什么」买回了一个包子;买回一个包子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单任务模型。所以话语的理解方式可以当做一种思维模型。

因为我们和程序员使用的话语理解模型不同,所以我们会把买了一个包子的程序员当成笑话。

那么如果反过来想,在单任务模型的程序员眼里,我们才是笑话。

如果上面的例子能让你大概理解思维模型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就可以开始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话题了。

首先,思维模型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型。

2、人人都有思维模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型。这些模型可能是从小到大从外界潜移默化得来的,也有可能是自己总结习得的。

因为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拥有的思维模型各不相同。

因此,在面对相同的事物时,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上面程序员的笑话是一个例子,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把手势当成一种「表达」的抽象模型,你会用什么样的手势来表示打电话?

如果你是 90 后、80 后,或者年纪再大一点的人,你可能会用手比个「六」。


但 10 后、20 后们很可能看不懂这个手势,因为他们从生活中总结出的手势是「手掌」。


都是打电话,因为经历不同,几代人总结出了不同的模型。

因为模型不同,在用手势交流的时候,几代人之间可能就会出现沟通障碍。


稍微延伸一个小问题:

如果你仔细观察老一辈,会发现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一些操作难以理解。比如为什么要「长按」?为什么给老曹校长发微信的时候还是语音,给小曹同学发微信又要打字?

我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 iPhone 最初使用拟物化设计的原因之一。

我会把我的理解放在评论区,欢迎一起讨论。


回到模型的话题。

程序员的笑话、打电话的手势,说明在面对相同事物的时候,有不同模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自动地调用现成的模型来应对。所以模型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

不过,思维模型也像一副有色眼镜,我们戴着它去看世界,自然会受到它的影响。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经过了模型的处理,模型的差异产生了人与人行为的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在生活中,可能是像程序员买包子的笑话一样,三观不合,互相嘲笑,话不投机半句多。

体现在工作中,可能就是小白和专家的区别。

由于思维模型覆盖的范围很广,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展开来讲,所以缩小一下范围,接来下的内容都围绕着工作展开。

也就是如何通过思维模型,实现从小白到专家的成长,并且通过多元思维模型,提高成为高手的概率。

3、小白和专家的区别

从模型的角度看,小白和专家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模型的数量和质量。

3.1 模型的数量差距

小白小白,白纸一张。

在某个领域内,小白首先缺乏的是足够的模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模型去解释。

拿 Excel 来做个类比。

我有一些身份证号的生日数据,现在要找出这 10 个身份证号的生日,该怎么办呢?

小白可能会挠头:哎呀,要一个一个比着找么?

专家可能会说:直接用 vlookup 就可以啊。

那么,如果没有前两列现成的生日数据呢?

小白可能继续挠头:哎呀,我只学了一个 vlookup 啊,这不还是要一个一个比着找么?

专家可能说:简单啊,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

可以智能填充:

可以分列:

还可以直接用公式:

小白会被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卡住,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所以,专家比小白强在哪?就是知道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函数。

如果把上面的功能、函数替换成思维模型,就是小白和专家的第一个区别:在某个领域内,掌握的模型的数量

用成语来表示的话,专家就是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掌握了大量的方法、规律、套路、经验。

这些经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问题的处理结果反过来验证了这些经验。这符合思维模型的两个条件。

所以小白和专家的区别之一,就是掌握的模型的数量。

也就是通常说的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3.2 模型的质量差距

模型的数量只是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专家,还要有那么一两个能解决问题的高质量模型。这几个模型不是花架子、当样子,而是实打实的把模型吃透了,了解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边界。

还是用 Excel 来做类比。

小白学会了 vlookup 函数,使用的时候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然后束手无策。

专家则能够把这些错误一个一个的全部解决掉。

那么,专家比小白强在哪?

同样的函数、功能,专家吃透了。

如果把上面的功能、函数替换成思维模型,就是小白和专家的第二个区别:在某个领域内,掌握的模型的质量

用成语来表示的话,小白是浅尝辄止、徒有其表,专家则是学问思辨、洞若观火。

专家不但能用模型去解决工作中的「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还能解决这个模型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小白对模型的认知可能只是一张皮,而专家的认知是有血有肉有骨架。

专家深刻的了解这个模型的适用范围、使用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模型的缺点、问题等等等等。

结果就是同样的模型,小白用着漏洞百出、顾此失彼,专家则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所以小白和专家的区别之二,就是掌握的模型的质量。

从思维模型的角度综合来看的话,小白缺乏足够数量的模型去应对工作中的问题,已经学到的模型又漏洞百出,所以工作能力上比不上专家。

3.3 成为专家并不容易

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上,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是很厉害的,但很多人很难做到。

为什么呢?

首先可能是天赋的限制。

- 身高 2 米的人伸手就能够到篮筐,但身高 1 米 5 的人再怎么练跳高也摸不到篮筐;

- 智商 200 的人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像我这样智商 60 的人,可能绞尽脑汁也看不懂题目。

我有个大学同学,《机械设计》的课补考了很多次。

是他学习不够勤奋吗?不是。他是标准的认真刻苦的好学生。

是这门课很难吗?也不是。很多吊儿郎当的同学都轻松考过。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空间想象能力,像「三视图」这样的东西他想象不出来。这直接导致他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交白卷。


所以很多时候天赋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和上限。

不是不努力,而是在某些领域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理解相关的模型,自然无法成为专家。

除了天赋的原因,还有环境限制、条件限制,导致没有深入研究的机会,或者干脆就是没有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无法成为专家。

总之,成为专家并不容易。

这其实也没什么,我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事就好了。

不过,如果刚好有个问题落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该怎么办呢?

或者,这个问题需要专家级的模型才能解决,而我们因为天赋等原因,无法成为专家,该怎么办呢?

还有没有其它的选择呢?

有,就是掌握多元思维模型,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4、高手,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本文中的「高手」是为了和「专家」进行区分,所以概念和通常的理解不一样。

前面说小白和专家的区别的时候,加了一个限定:某个领域内。也就是专家是专精某一领域的,比如 Excel 专家、PS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社群运营专家等等。

相应的,专家掌握的思维模型,也是属于,或者说,局限于他的专精领域的。

那么高手呢?在本文里面,高手是指跨领域的,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人。

注意,高手并不比专家高级。

高手可能不是专家,受限于天赋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某些领域内,高手的水平可能远低于专家。

专家未必不是高手。有些专家不但专精 A 领域,而且解决起 B、C、D 、甲、乙、丙领域的问题也毫不含糊。

专家和高手都很优秀,没有高下之分。本文把专家和高手区分开,是为了说明多元思维模型。

如果说思维模型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那么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一起去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

通过多元思维模型,高手能够解决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专家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是用 Excel 来做类比。

公司要换工作证,但是因为通知写的模糊,导致员工交上来的照片的名字很混乱。

有的是「工号姓名」,有的是「工号-姓名」,有的是只写了工号或者姓名:


现在要把照片改成「工号-姓名」的统一格式。

如果只有十来张照片,动动手挨个重命名就好了,但是如果是几百张照片,挨个重命名就是很大的工作量了,还容易出错。

怎么办?

Excel 专家的做法,可能是写个 VBA,1 分钟就把问题搞定了。

小白呢?连 vlookup 都没搞明白,更别说 VBA 了。

那工作不做了吗?还是要做的。勤快一点的可能立刻行动,开始对着工号表格,一个一个改名了。

高手呢?虽然也不会 VBA,但是会动用自己知道的一切技能、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使用 Excel 标准化数据,然后用批处理来重命名。

可能花的时间比专家稍微长了一点,但是相比小白,也算迅速地解决了问题。


如果把上面相关的技能替换成思维模型,那么专家就是掌握了 Excel 领域的顶级模型。高手呢,则是掌握了电脑、Excel、批处理等多个领域的模型。

虽然高手掌握的模型都不是顶级的,也都不是很精通,但通过多元思维模型,解决了专家才能解决的问题。

高手不会在乎自己学的是哪个专业的知识,练的是哪个门派的武功,只要能解决问题,都会拿来用。

不过,解决掉问题就结束了吗?

再高级一点的高手,可能会把这次问题的解决方法做成 SOP,让小白也能处理这样的问题。


再再高级一点的高手,可能还会研究下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出应对方法,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寻找原因、制定 SOP,也是一种管理的思维模型。

所以用成语来表示的话,高手就是经多见广、触类旁通,不拘一格、举一反三。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懂了,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不能只专注一个领域,要广泛的涉猎。

不能只会 Excel,还要会 Python,懂运营,了解行为设计学。

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个全才通才,模型的数量一定要多。

这个理解不能算错,但是,太基础、太浅显了,而且容易让人误入歧途。

5、多元思维模型,就是数量多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用多元思维模型,首先模型的数量得足够多。所以很多同学了解到多元思维模型后,就开始疯狂追求模型的数量。

有的人立下了学 100 个思维模型的 flag,有的人孜孜不倦的整理了 100 个、200 个思维模型,还有的人到处收集模型、到处问别人有没有更好的思维模型。


这些都是误入歧途的表现。

想要用多元思维模型,首先模型的数量得足够多。但是足够多并不等于无限制的多

为什么模型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呢?

回想下开头给的思维模型第一个条件: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模型要能解决问题

5.1 思维模型要从问题出发

在《12000字,讲透「能力圈」》中,老曹引用过前美团 COO 的一个观点:见过≠建过

什么意思?就是有的人觉得:自己看别人用过了某个模型,就等于自己掌握了,然后就能应用于实践了。

类似于前面举例的小白,看到专家用了一下 vlookup,就觉得自己会了,可事实上他不知道 vlookup 的使用条件,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样去用 vlookup,只有皮,没有里。结果就是应用的时候错误百出。

见识过不等于建设过,见识过不等于有能力去建设

收集的模型多,接触的理论多,了解的方法多,并不代表自己真的有能力去应用,更不代表能够解决问题。

就好像背过了 100 条的公式、定理,但一道题都不去做,那么数学和物理也学不好一样。

就好像有人喜欢收集工具,琳琅满目,摆满整面墙壁,却只会用一个螺丝刀一样。除了偶尔拧个螺丝的螺丝刀,其它的工具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欲望和向别人炫耀。

模型不是拿来显摆的,而是拿来解决问题的

能够解决问题的模型,才是属于自己的模型

所以思维模型一定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起点和终点都是能否解决问题,而不是学习的模型的数量。

屏幕前的你可能又有问题:如果每一个学习的模型都掌握了,而且能够解决问题了,在这个基础上,模型难道不是多多益善吗?

未必。

5.2 边际效用

想要学习更多的模型,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当模型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模型带来的边际效用会越来越小。

举个例子。假设每一个模型的成功概率都是 60%,那么:


……

这个例子很粗糙,但聪明如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也可以回想下前面照片批量重命名的例子。

一点电脑知识,加上一点 Excel 技能,再加上一个批处理的命令,三个技能,搞定。

我不需要去学习 VBA、Python,也不用去学 Java、C++。

是这些编程语言不好吗?

不是,是我已经解决了问题,再去学习新技能的边际效用太低了。

5.3 机会成本

学习技能、学习模型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要消耗一些自己的资源,比如金钱。

这些时间、精力、资源也可以用于其他事情,带回其他的回报。

换句话说,学习是存在机会成本的

巴菲特和芒格都特别看重机会成本,因为我们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是去多学习一个模型,增加 1% 的成功率,还是用同样的成本去做一些回报更高的事情,这一点要好好考虑一下。

5.4 重复和冗余

网上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应该学 CorelDRAW 还是 AI?Python 和 Java 哪个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因为这些软件的核心功能是重复的。

都能做矢量图,都能编软件、做网站,都能实现同一个目的,解决同一个问题。可偏偏又各自有独特的特点,还不能同时去用。哎呀,好难选。

模型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的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个模型去解决,但是每次只能用一个、两个模型。那么多出来的模型就是重复的。

学习重复的模型,既降低了边际效用,增加了机会成本,还产生了大量的能力冗余。

当然,工具和模型都有自己的局限,为了应对这些局限,额外学习一些工具和模型作为备用和补充,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要分清楚的是,为了备用而学习冗余的模型,和为了追求模型的数量而学习重复的模型,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

总结一下前面这 4 小节的内容。

学习思维模型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收集炫耀。学习过多的模型,会降低边际效用、增加机会成本,模型重复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

所以多元思维模型的关键不是数量多。

那是什么呢?

《穷查理宝典》里面对多元思维模型有这样一个评价:它们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

关键词:糅合。

我把这种糅合称为「多元一体」。

6、多元一体:不要果盘,要果汁

「多元一体」,是概括民族观的时候用的四个字。

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概括的非常好。

我觉得这四个字也可以套用到多元思维模型上面。

对于为什么需要多元思维模型,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

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限之内。

其实,不单单是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领域,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局限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工具和模型。

还记得文章开头的笑话吗?

笑话里面的程序员用「单任务」的模型去理解老婆的话,结果买了一个包子回来。

是这个程序员没有「多任务」的模型吗?肯定有啊,编程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多任务、多线程、高并发的需求,但他在生活中用了最简单最省事的模型。

还记得 Excel 的第一个例子吗?

从身份证号码里面提取生日出来,可以用自动填充、分列、套公式等很多方法。我知道屏幕前的你还有更多的方法可以用,但我也知道还有很多人一个方法都想不出来,直到我说出来才恍然大悟:噢,对啊,还可以用这个,这个我也会啊。

收集了一堆模型,却用不起来,解决不了问题,其实也挺让人伤心的。

为什么用不起来呢?老曹以为是没有做到「多元一体」。

模型想要多,很容易,「多元」,也很容易。

多元嘛,就是多种多样。我们从小到大早就学习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模型,比如中学就学了概率、复利、能量守恒、适者生存、供需平衡,这些模型足够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但这些模型都是分散的、凌乱的,没有聚为一体。

举个例子。

高中会有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一场考试考多个科目,算是多元了吧?但有做到一体吗?

没有。

名字叫综合,但是各个学科上课的时候各上各的,学习的时候各学各的,考试的时候各考各的,考试完了讲解试卷,还是各讲各的。

就像是水果拼盘,一大盘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很多元,很好看,也都在一个盘子里,但吃的时候呢?苹果还是苹果,梨还是梨,学科的界限清晰无比。


一体是什么?

一体是混合果汁。不管你是苹果还是梨,不管你是南方水果还是北方水果,不管你是甜的、酸的还是辣的,全都打碎了混在一起,融为一体。

我才不管你是数学还是化学,物理还是地理,全都拿过来一起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模型、使用模型的出发点,才能不受学科和模型的限制,才能融会贯通,多元一体。

说起来简单,那到底怎么把果盘变成果汁,把多元模型聚为一体呢?

大概可以分成三步。

7、共性、分解、清单

需要说明一下,《穷查理宝典》里面只说要掌握跨学科的思维模型,至于怎么糅合,怎么用,只提了一个检查清单。

老曹觉得只用一个清单是不够的,模型就在那,关键是怎么用起来,所以又增加了两个步骤。

还是开头说的那句话,这一节,包括整篇文章,都是我个人的理解,肯定有错误和不足。所以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有想要吐槽的内容,欢迎留言指教。

正如前文所说,思维模型想要多、想要多元,很简单,学就是了。但关键是要用起来,而且是全部用起来。

查理·芒格是这样说的: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且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养成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


那怎么把掌握的模型全部都用起来呢?我总结了三个步骤:

- 寻找共性

- 问题分解

- 使用清单

7.1 寻找事物之间的共性

前面在讨论高手的时候,用到的成语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做到这两点的前提,就是寻找共性

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很多,如果去追求数量的话,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但是如果能找到共性,或者说,相似性,就能很好的理解其他的模型。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更容易根据共性,去调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型。

举几个例子。

7.1.1 Photoshop 与幻灯片

我是在十几年前自学的 Photoshop,那个时候没有线上课程、教学视频,看的是一个图文教程。

开始看的很费劲,教程的文字也不通俗易懂,但是当我看到「图层」那一节的时候,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因为我想到了幻灯片,不是 PPT,是现实世界的实物幻灯片。


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教室里摆一台幻灯机,放几张幻灯片,就是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了。

幻灯机怎么用呢?是通过切换、叠加一张一张的塑料图片,也就是幻灯片,来播放不同的影像。


我发现 Photoshop 的图层和幻灯片是有共性的:

图层的叠加,就像幻灯片的叠加一样,上面的会盖住下面的。

图层的修改,也像幻灯片的修改一样,改这一张不会影响其他的图层。

通道、蒙版也是差不多的原理。

找到这个共性后,我很快就上手 Photoshop 了。

后来用 Photoshop 做 GIF 动图,我又想到了手翻画。

屏幕前的你可能也在上课开小差的时候画过手翻画。

手翻画的动画效果是怎么形成的?是一页一页的纸张连续叠加覆盖形成的,一页纸就是一帧。

Photoshop 里面,一个图层就是一帧,一个一个的图层连续叠加就成了 GIF 动图。

找到了和手翻画的共性之后,我也很快学会了用 Photoshop 做 GIF 动图。

Photoshop 和幻灯片,是一个软件和实物、虚拟和现实之间存在共性的例子。

学科之间也有很多共性。

7.1.2 守恒和平衡

提到守恒,你能想到什么?

中学里面,我们学过各种守恒: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热量守恒、电量守恒、动量守恒……

这些概念来自不同的科目,但他们的共性很明显:守恒。

抓住这个共性,这些概念可以说是一通百通。解题也是会了一个之后,其它的也迎刃而解,无非用的公式、定理不一样。

和守恒类似的,还有一个平衡。

我记得中学生物课里面有一节是讲渗透的,细胞什么时候失水、什么时候吸水。搞清楚失水还是吸水其实很简单,就是平衡。水会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最终细胞内外的液体浓度趋于平衡。

物理也有平衡,比如静电平衡。像渗透一样,电荷如果分布不均匀,浓度有高低,电荷就会往平衡的方向移动。

政治课本里面讲供需平衡,也是一样的道理,从高到低,实现平衡。

平衡,就是上面三个不同科目的内容的共性。

我相信,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你也发现过很多事物之间的共性。找到共性的那一刻,陌生事物和熟悉事物产生了的联系,我们对陌生事物的认知也一下提高了几个层次。

通过共性,可以把不同科目、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模型联系起来,形成以共性为节点的认知网络。

是的,一定是网络。因为一个模型可能和很多学科有联系,一个模型也会和很多不同的模型有共性。

形成有联系的网络之后,知识、模型不再是孤立的、局限的,有了融会贯通、聚为一体的可能。

7.2 对问题进行分解

「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限之内」,这句话的另一个说法是:现实世界的问题是混合的

现实世界的问题不是科目分明的理综考试、文综考试,一眼望去就知道这是物理题,那是地理题;这是考文学,那是考化学。

现实世界的问题是混合的,单一学科的知识、模型解决不了,所以需要多元思维模型。

可是问题是混合的、交织在一起的,多元思维模型也下不去手啊?

怎么办?

抽丝剥茧,分解。

分解大概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有学习分解。

比如数学的因式分解,把复杂的多项式分解为简单的乘积。

比如物理的受力分析,要把整体分解为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去分析。


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也需要分解。

比如,开了个网店,每天访客 10 万人,可最终下单只有 100 人,哪里出问题了呢?很多人会拿出漏斗模型,漏斗模型其实就是对消费者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分解。


比如,公司有 10 万会员,但业绩增长陷入瓶颈。怎样挖掘会员的潜力呢?很多人会拿出 RFM 模型,RFM 模型其实就是对会员的组成进行了分解。


当我们把混合的问题分解开、罗列开,就能知道这个问题是由哪些小问题、小环节组成的,然后再看看每个小问题、小环节需要哪些模型来解决,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

比如通过漏斗模型,发现进入商品详情页的访客很多,但加购物车的很少,那么详情页肯定是有问题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提高详情页的转化率,怎么提高呢?可能需要详情页的热力图和浏览触达率,可能需要进行 A/B 测试,可能要用一点行为设计学的知识,可能还要一些营销活动……


现在这个具体的问题,就是一个把方法、模型关联起来的共性。

只要能找到具体的问题,我们就能使用各种模型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分解就是找到具体问题的方法。

举例的漏斗模型、RFM 模型是现成的分析模型、固定的分解套路。这样的模型有很多,只要条件合适,都可以直接拿来用。

不过,有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会更加复杂,也可能没有现成的分析模型。但只要多点耐心、细心,再复杂的问题,也能分解成具体的小问题。

7.3 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清单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别人解决了,去请教,发现原来用的就是自己会的方法,但这个方法自己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为什么想不起来呢?

一种情况是自己没有找到问题和方法的联系,也就是没找到共性,不知道这个方法能解决问题。直到看别人用了,才知道可以用这个方法。

另一种情况,就是真的想不起来。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模型清单来解决。

在《穷查理宝典》的第三讲《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里面,有这么两句话:

聪明人怎么会犯错呢?

答案是他们没有做我正要让你们去做的事情——掌握所有主要的心理学模型,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用来审视各种复杂系统的结果。


把思维模型当作检查清单,就是模型清单。

那么,把掌握的思维模型都列到一张清单上,就算是模型清单了吗?

老曹觉得这样还不够。这样的清单,还是一个果盘,不是多元一体。

那怎样才是多元一体的模型清单呢?

针对具体的问题,整理的模型清单。

《穷查理宝典》里面就有一个查理·芒格针对「投资」这个问题做的检查清单,清单里面有和投资相关的各种思维模型,比如复利、能力圈、逆向思维,也有一些警示、原则。

因为这个清单已经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和投资相关的多元思维模型,所以遇到投资相关的问题时,按这个清单来一遍,就是在调用多元思维模型了,既不会有遗漏,也不存在「想不起来」的情况,更没有单一模型的局限。

那这个模型清单要怎么做呢?其实大部分工作已经在前面两步完成了。

通过寻找共性,能把我们掌握的各个学科、领域的思维模型贯穿起来。

通过问题分解,能把混合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问题。

现在,只需要把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存在共性的模型列出来。

还是用漏斗模型举个例子。

把访客的转化过程分解成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以用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每一个环节的系列方法,就可以做成一个清单,它们的共性就是能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下次遇到的是存在相同共性的问题,就可以把这个清单单独拿出来使用,这个清单就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模型清单。

再看下《穷查理宝典》里面对多元思维模型的评价:它们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

我们的模型清单呢?有各个学科的工具、方法、模型,并且能够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而且这个清单不是死的,每当我们遇到新的模型、更好的模型,都可以添加进来,或者进行替换,让这个清单不断更新,始终有最新、最有效的多元模型。

我们再按「多元一体」的标准看下这个清单:

清单里面的模型可能数量不是很多,但来自不同的领域,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多元的。

不同的模型不是简单的列在一起,而是因为有共性而被联系在一起、糅合在一起。

这个共性就是能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实现一个具体的目的。

这还没有结束。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混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被分解成很多具体的问题,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可以做一个模型清单。所以我们会有很多模型清单。

一个模型可能解决多个不同的问题,所以一个模型会存在于很多个清单里面。

因为遇到的问题是混合的,所以解决混合问题的时候,也需要调用很多不同的模型清单来解决。

通过模型清单,把我们掌握的模型都关联了起来,也都能真正的用起来。

至此,我觉得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多元一体,真正拥有了能用起来的多元思维模型。

我对多元思维模型的理解差不多讲完了,不过好像还缺点什么。

模型到底是怎么获得的呢?

8、获得思维模型的方法

在说怎么获得思维模型之前,先说三个学习模型的准则:

针对问题学习模型;

学习普适性的、经典的、基础模型;

别纠结。

8.1 学习思维模型的 3 个准则

8.1.1 针对问题学习模型

这个准则在前面的内容已经说过了。

思维模型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起点和终点都是能否解决问题。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个模型对于我们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只是我们工具墙上的一件收藏。

针对问题学习模型,并不是说遇到问题了才去学习,而是熟练掌握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模型。

工作中的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所以这个模型将来可能还会反复使用。既然如此,这个模型的优先级当然要高一些,要好好学习,熟练使用。

这和广泛的学习多元模型并不冲突。

8.1.2 学习普适性的、经典的、基础模型

越是基础的模型,适用的范围越广,能解决的问题越多。换句话说,模型和问题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一对多的。

比如数学里面的概率、复利、排列组合、正态分布等等,不仅仅在数学里面使用,物理、化学也要用,工作中分析产品、调研用户等等很多方面也要使用。

这是真正的基础模型,也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基础学科的重要理论」。

很多重要的基础模型在学校里面已经学过了,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一些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基础模型。

比如前面说的漏斗模型,就是使用范围很广的分析模型。可以分析电商、门店的流量,可以分析广告投放的效果,做增长的 AARRR 模型也是漏斗模型。

比如 PDCA 模型,本来是用于生产过程管理的,但也适用于运营、投放、产品、谈恋爱、学开车等等很多的场景。

所以当有两个模型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别犹豫,先学那个更基础的模型。

8.1.3 别纠结

前面提到的小例子,网上经常有人问:应该学 CorelDRAW 还是 AI?Python 和 Java 哪个好?

其实不用纠结,先学一个再说。

为什么?

模型是工具,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反过来。

如果现在要拧一个螺丝,找一把螺丝刀就好了。至于这把螺丝刀是碳钢的还是合金的,是带棘轮的还是电动的,无所谓。

目的是拧螺丝,那么唯一需要关注的,是螺丝刀和螺丝能不能匹配。

根据螺丝去找螺丝刀,能把螺丝拧上的就是好螺丝刀。而不是先有了把螺丝刀,再到处去找匹配的螺丝。

同样的道理,如果几个模型都能解决问题,别纠结,先学一个再说。

而且让我们纠结的模型都是有共性的,学会一个之后,其它的也不难上手。

再总结下这三个准则:

- 针对问题学习模型;

- 学习普适性的、经典的、基础模型;

- 别纠结。

如果你有更好的准则,或者对这三个准则有修改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接下来该说说获得思维模型的方法了。

思维模型是怎么获得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外界输入的,一种是自己总结习得的。

外界输入可以分两种:主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

自己总结习得也可以细分成两种:正向的积累,反向的删除。

我们先说第一种大的方式,从外界输入思维模型。

8.2 外界输入

一个小球,为什么能静止不动?踢它一脚,为什么又能自己往前滚动?为什么滚了一段距离又停下了?

学了物理之后,我们知道,哦,物体有惯性,没有外力的时候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一个解释物体运转的模型。

这个模型自然是牛顿总结、提炼的。那我们是怎么获得的呢?

是从书本上、课堂上,直接获得的一个现成的模型。

为了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还会主动学习更多的相关模型。

被动接受的模型则恰好相反,我们没有主动去学习,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

举个例子,古时候要求女性三从四德、缠足守寡,否则就是伤风败俗,受人唾骂。

这些自然都是陋习,是对女性的约束和压迫,但古时候的女性却主动地遵从,就是因为这些陋习延续了千百年,成了群体的思维模型。

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三从四德就是正确的,以至于女性自己,也用三从四德的模型去处理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

类似的,我们自己的很多解释世界的思维模型,包括我们的世界观,都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被动获得的。

从外界输入,是我们获得模型的主要途径。我们的很多模型都是从外界输入的,它们就能解决绝工作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

不过,外界输入的模型,其质量会受到来源、环境的强烈影响,而且外界输入的模型都是现成的,未必能解决我们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自己总结一些模型。

8.3 总结习得

人类具有总结模式的天赋,会不自觉地去寻找事物的规律,并且总结、验证、提炼成模型。

如果我们发现总结的模型能够解释、解决自己遇到问题,就会把这个模型积累下来,下次继续使用。

上一小节说我们主动从外界学习的模型,也都是其他人总结提炼的。因为这些模型很有价值,所以代代流传。

如果发现模型出错了呢?我们就会修正甚至删除掉这个模型。当然,不排除一些固执死板的人坚持错误的模型。

举个例子。

前面提到牛顿运动定律。那在牛顿之前,人们怎么解释运动呢?用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模型。

亚里士多德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总结出一些关于运动的解释模型。比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重量决定物体下落的速度,重的物体下落的更快,等等等等。

亚里士多德的模型使用了快 2000 年,直到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我们才用正确的力学模型替换掉错误的。

再用前面说的手势的例子来说明。

80 后模仿打电话是比个「六」放在脸旁边,10 后模仿打电话是把手掌贴到脸上。

两代人想要用手势交流,80 后就要删除比「六」这个模型,改用手掌模型。因为这是发展的趋势,比「六」这个模型可能以后再也不会用到了。

类似的,存在了几千年的三从四德已经要被我们删除殆尽,各地的一些婚闹陋习、错误的习俗、价值观也在慢慢的被大家删除抛弃。

删除模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发现错了,删掉不用就是。难的是自己总结模型。

8.3.1 总结自己的模型5个步骤

首先要说明,老曹我不提倡自己总结模型。

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伟大的人物和思想灿若繁星,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我们自己费尽心力总结的模型,说不定早已有无数的人总结过、完善过、验证过、批判过。

如果能有合适的模型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直接学习使用就好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岂不美哉。

而且,我们自己总结的模型是否正确、普适,适用条件到底如何,能否久经考验?这些问题是我们自己难以验证的。

如果我们自己总结了错误的模型还不自知,那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

所以能不自己总结模型,就不要自己总结。除非真的找不到适合的模型,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如果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来总结属于自己的模型,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我有五个步骤给你参考。

观察→归纳→验证→模型→应用

观察。观察一个事情或问题,是如何发生或者被解决的。可能要观察很多类似的案例。

归纳。从问题的解决、事情的发生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通用的规律。

验证。用案例去检验这个规律,或者说是用规律去套案例,如果规律不适用,那么需要调整修正、打补丁。

模型。经过验证的规律就可以作为模型了,而模型的适用条件就是上一步修正时打的补丁。

应用。把模型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这五步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我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解释。还是举个「能力圈」的例子吧。

8.4 五步总结模型实践:能力圈

当初从《穷查理宝典》里面看到「能力圈」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很感兴趣,但是书中对能力圈的概念、划分、扩展并没有说明。

我就想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十几年了,肯定有别人研究过,那我去看看别人的成果,结果有点失望。

很多人对「能力圈」的讨论止步于表面的文字——「圈」:画一个有清晰界限的圈,就是自己的能力圈了,然后就让大家努力扩展能力圈。

至于这个圈的界限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扩展能力圈,不知道;能力圈会不会萎缩,也不知道。

假设我要扩展能力圈,这个画一个圈的模型对我有帮助吗?没有。

圈外的东西本来就是我不知道的,没见过的,又怎么去得到它呢?

既然这个画一个圈的模型不对,那我就自己来吧。

8.4.1 观察

我无法客观的评判别人的能力,但我可以评判自己。所以我先观察自己的能力范围是什么样的。

比如 Photoshop。

我是看着图文教程自学的 Photoshop,上手的原因是在《7.1 寻找事物之间共性》一节里面讲的,找到了 Photoshop 和幻灯片的共性。

我算是会 Photoshop的,P 个图、做个海报、弄个详情页,漂亮与否先不说,至少能做出来,偶尔还能对美工指手画脚一番。

但我肯定不精通 Photoshop。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很多功能也没用过,比如通道、蒙版,用过几次,不熟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

其他的一些技能也和 Photoshop 类似,会,又不全会,总有些地方是模糊的。

8.4.2 归纳

通过观察,我发现我的很多能力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存在一个模糊的边缘。

这个边缘并非无法触及,而是就在那里,我能看到它的轮廓。就好像我知道 Photoshop 的通道、蒙版就在那里一样。

这个边缘也不是固定的、死的,我往前走一步,走过的地方变清晰了,但边缘也后退了一步。就好像我学会了通道、蒙版,那我 Photoshop 的能力就扩大了,但我也知道了更多我还不熟悉的功能,这些功能又成了模糊的边缘。

最终我归纳的结论是,能力圈是没有清晰边界的,是在浓雾里面行走。

雾里面都是朦朦胧胧,只有走过去,才知道那个朦胧的轮廓到底是什么样的。想要扩大能力圈,也只能走到浓雾里。而走进去之后,又会看到更多朦胧的轮廓。

8.4.3 验证

「浓雾行走」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回想了下我学习 Photoshop 的经历。

起初是在公司看到美工用 Photoshop 修图,了解到这个软件,发现了一片被浓雾完全覆盖的未知区域。

作为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有电脑和搜索基础的人,我搜索了教程,开始探索的第一步。

发现了图层和幻灯片的共性,开始快速上手,探索的区域越来越多,能力的边缘也变得越来越大。

当学到的技能满足我修图的需求时,我停止了探索。那些我还没学会,但用过、看过、听过的功能,成了我 Photoshop 能力圈的模糊边缘。

不过,我知道它们在哪里,我能看到雾里面它们的轮廓,所以需要的话,我立刻能学会那些功能。

用「浓雾行走」去套我 Photoshop 的能力变化,是能解释的通的。其它领域的能力变化,也能验证这个结论。

8.4.4 模型

根据「浓雾行走」这个结论,我总结了属于我的能力圈模型:

所谓能力圈,就是在布满迷雾的「能力地图」上探索,那些能够点亮的区域就是能力范围

把这个模型进一步完善,增加了确定能力圈边界、稳固能力圈、发展能力圈、能力圈的误区等内容,就成了《12000字,讲透「能力圈」》这篇文章。

8.4.5 应用

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明确了我自己的能力圈边界。这个边界用直接画个圈的模型是明确不了的,但我用自己的模型明确了。

既然我总结的能力圈模型可以应用于实践,也就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个枯燥的案例总算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总结模型的五个步骤。

什么?你已经忘记是哪五个步骤了?那再看一遍吧:

观察。观察一个事情或问题,是如何发生或者被解决的。可能要观察很多类似的案例。

归纳。从问题的解决、事情的发生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通用的规律。

验证。用案例去检验这个规律,或者说是用规律去套案例,如果规律不适用,那么需要调整修正、打补丁。

模型。经过验证的规律就可以作为模型了,而模型的适用条件就是上一步修正时打的补丁。

应用。把模型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还是那句话,前人总结模型如群星璀璨,能够找到久经考验的模型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自己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