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今天肯定出门了,记得你都带了什么吗?
出门的三件宝:钥匙、钱包、手机。
为什么要带钥匙?因为要回家,要开车,要锁门,所以要带钥匙。会忘记带钥匙就出门吗?有时会。
那为什么要带钱包?因为有身份证,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还有钱,都有需要用到的。可以不带钱包就出门吗?我想可以的。
至于为什么要手机呢?呃...不知道,习惯了,没有手机我会死掉的。当你发现忘记带手机出门了会到回家去拿吗?肯定会啊。
这几个问题,我问了身边的几个朋友,得到的答案都惊人的相似,我离不开手机了。
你有想象过:如果你把手机放在一个你够不到的地方一整天,你的生活会怎么样?
很容易想象啊,肯定会抓狂,疯掉,一整天都无精打采,患得患失的样子,或者还有可能忍受不了一天。
以前,大一的时候,到12点去饭堂吃饭,而手机在充电的话,我的选择肯定是任由它充电,因为短短的路程去饭堂吃个饭,回到来,手机也不会响起,可以安心的吃个饭,静静的充个电。现在呢?现在不行了,手机必须在可视范围内才能安心,出门带着,吃饭带着,上厕所带着,那没电了怎么办?所以充电宝的发展才如此迅速,已经是人手必备了。
手机从一开始的通讯功能,到后来的通讯、游戏,再到现在的通讯、游戏、上网、支付等功能,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手机很重要,可能有重要紧急的事实通知我,有客户、朋友发消息找我,有重大新闻,突发状况我需要知道的,所以我隔几分钟就打开一次手机。
02
奇葩大会第二季最后一期里,马东的一个分享“让你上瘾的不是手机,是自由”,有控制地球的生物是一些几英寸见方的小亮盒子,寄宿在一些爱直立行走的宿主身上。
其实我们心里都有病:手机依赖症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的危害早已不是耸人听闻的案例了,像视力、脊椎、睡眠、人际关系等的问题,早是见怪不怪了。
手机渐离了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离,像那就句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坐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
“这真的是手机的错吗?”马东的反问,点醒了我们。
“没有手机,人与人的关系真的更亲近?爱人、朋友、亲人能有更多交心的话吗?”
当中提到了黄执中给出的一个词:“社交羞辱”,解释是:“因为他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看手机而不理他,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但是他又不愿意认为这是你的问题,也因为他觉得他跟你的关系足够好,所以怪在手机身上。”
解释似乎很牵强,但事实就是这样。
在社交中,我们会无意识的拿起手机回复信息,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手机里并没有需要及时回复的信息,难道这不是避免尴尬的万能良方?避免回答不出的时的大眼瞪小眼,避免没有话题的尴尬对视,避免苦苦思寻共同话题的尴尬空隙。
想到自己在最近的一次约会,两个人站在那里等车,尴尬了一会,本是满心欢喜的抛出一个话题,转头过去看到的却是在按手机回微信她,突然地,到嘴边的话题又咽了回去,其实,我们这样就很好,干嘛要聊天,干嘛要打破这平静。
我们找到个餐厅吃饭,服务员过来点完菜,等上菜通常会干嘛?看一下手机,刷一下朋友圈,或者是开一把游戏,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聊天,上了菜后,我们吃到一半,觉得有点饱了,会拿起手机靠在背椅上,刷回刚刚错过的朋友圈,聊天也是断断续续,这成了一种常态。
我们也总是会吃着吃着就拿起了手机,然后自顾自的回复微信,又觉得这样子不好,放下手机,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继续说笑,然后又会不自觉的翻看手机,继续重复着。
手机的吸引力真的很大,大到面前一个熟悉的人都无法掩盖那光芒,或许是真么需要,也或许是避免冷场的尴尬,更或许是离不开手机带来新的社交方式。
回复信息可以表现出我很忙,我有被需要,还有很多聊天的小伙伴,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无意识的就掏出手机,不厌其烦的再刷一次社交平台,刷着一个个无关痛痒的信息。
今天,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你的内心都是一样的孤独,你可能就是孤独的人,外向的孤独患者。
低头看手机就能瓦解所有因一个人时的尴尬,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站着。
03
“又或者是你真的想看手机,因为手机让我们超出了自己的社交圈,去看到更多的世界,这是人自身的情感,被嫁祸在手机身上。”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窥探别人的朋友圈?羡慕别人的朋友圈,自己又怎样过得?为什么别人的朋友圈光彩照人,而我却庸庸碌碌?
其实你对手机信息的渴求,是对你未知信息的渴求,是你太孤独,渴望自由,渴望被看到的心情,我们都希望被连接,被喜欢,所以我们去了解别人的朋友圈,看别人精彩的生活,手机突破了我们的社交半径,我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恰恰是手机,解决我们对未知信息的获取,使信息获取更方便,快捷。在生活,在学习,在工作的方方面面,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看到自己生活也是有许多的可能性。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沉醉在抖音短视频中?因为窥探别人的生活,又羡慕别人的生活多姿多彩,而自己的生活却只有柴米油盐,我们是对信息的无比渴求,而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手机,它突破了地域,时间的界限,带我们领略别样多彩的生活,虽然自己没有,看见你有也能暂时忘记生活的不如意。
工作中点开手机,相对于已知的繁琐工作,我们对未知信息的兴趣更强烈,生活中忍不住翻看朋友圈,因为枯燥重复的生活,我们更渴望接受未知的信息,所以我们才会变得如此依赖手机,我们渴望自由的心,无时无刻都在催促我们。
是纷繁多变的世界,让我们渴望获取新的信息的心更加强烈,焦虑不安的我才变得急功近利,追求片面零散的碎片信息,而无法自拔。
在一本被解读的英文著作The Influential Mind(影响力思维)讲到过:“我们对未知信息的渴望,如同性爱和面包,是本能的生理需要。”我们需要快速获取信息,解决我们对信息的渴望,缓解我们的信息焦虑,都是手机在帮我们。
之所以迷恋手机,说白了是自己的生活太无聊,太渴望获取新鲜信息,迷恋手机就是唯一的多巴胺释放途径。
怎样做才能缓解自身的渴望与冲动,使焦躁的内心寻找到一丝慰藉,要相信这可能都是徒劳的。
可以学会控制自己行为,寻求更合理方式满足自己想法,生活中找到其他事情释放多巴胺了就不会迷恋手机带来的短暂乐趣了。
因为一种感受可以被另一种感受取代,我们刷手机的快感是压抑不住的,要克制自己看手机,就要找到合理的释放点,就需要找点快乐的事情,分散我们的注意,让自己更专注当前的事。
还是忍不住看手机,我们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前任的生活过的并不快乐,今天的股票小幅拉升,老板今天没有紧急任务分配,就是去假想一个结果,让自己去信服,转移目标视线,好奇心转移就不会一直念念不忘了。
错的并不是手机本身,是每一个孤独又渴望被连接的个人,欲望释放的力比多是无法抗拒的,这就是佛洛依德的力比多原理:使人设法寻求欲望满足的动力,而“力比多”正是促使人做某件事的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之所以会去做这件事是由力比多支配的,人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观念不过是力比多的一种比较委婉的体现。
手机跨越了地域,空间,给你带来新的社交圈,获得了那些你不认识,你喜欢,你不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交流的机会。
我们并不需要太自责,没有手机,你并不能很好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亲人,朋友,爱人之间也不会因此而有更交心的话,手机不能阻挡彼此交流的心,不想交流的内心也是存在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的一句话:“越文明,越孤独”。我们都一样孤单,一样渴望交流的自由。
图/来源网络 luoluoshuang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