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简书,我回来啦。上次在这里发表文章,我还是对社会抱有憧憬的大学生呢,再回来,已经是时不时怀念大学生活的社会人了。工作后,空闲时间变少了,不,与其说闲暇的时间少了,不如说是闲暇的心境难得了。一天的工作劳心劳力,晚上回家只想当一条失去梦想的咸鱼。但还是会有这样的自觉:###(我的名字),不要失去初心啊。工作的世界太狭小了,我曾经拥有的,阅读和写作的世界,像半老的徐娘,偶尔在光线的作用下,酥胸半露,诱惑着我。终究割舍不下啊,所以,here i am。
在学校的时候,在简书发文也不多啦,自己是有一个小公众号的,但是发在朋友圈里,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得屏蔽一些人了(比如我的上司啦)。简书上,大家只知道我是一个穷酸的家伙,多么自由啊,因为陌生,所以包容。以后会在简书上,发一些我的读书笔记、学习笔记、生活感悟、工作牢骚什么的,可能会很短,也可能像今天这么长,可能语句不通,排版更是糟糕透顶,但是重要的是要像母猪一样高产。我对简书的期待,就是能收到尽可能多的反馈,能交到新的朋友,因为对于一个满腹经纶,着急向这个世界分享他的道听途说和胡思乱想的家伙来说,外界的反馈实在太重要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因为只能跟乌龟壳说话,乌龟壳从来不回答他,所以几乎丧失语言能力。我可不想重蹈他的覆辙,所以朋友们,多跟我说说话吧,多回应我的声音!
这篇读书笔记,可能是以后的模板了。我会先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本书讲了些什么,夹杂一些自己的思考;然后提炼出书中的一些美妙的观点,夹杂一些自己的思考。
概括
人类简史这本书的内容,就如它的副标题所概括的:人类“从动物到上帝”的过程。作者把人类简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由三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区分,即认知革命(7万年前智人出现)、农业革命(12000年前)、科学革命(500年前)。在认知革命之前,人类是同其他动物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动物;认知革命之后,人类掌握了语言,掌握了虚构故事的能力,跨血缘宗族的组织协作得以实现,这个时候,人类成为“毁天灭地的洪水”,所到之处,大型动物纷纷绝迹;农业革命,人类从狩猎采集者,变身为小麦饲养员,并且开始饲养动物。农业革命大幅提高了人类文明总体的生产力,使得政治(萌生于私有制)、经济(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文化(用谷物和牲畜祭祀)等上层建筑渐渐成型。作为代价,作者指出,人类个体的幸福度和生活质量,相比较采集者来说,是下降了的,并且这一身份的转变,放眼物种变化的历史,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人类至今没有适应,饱受身份转变之苦,糖尿病就是例子。与其说我们驯服了小麦,不如说小麦驯服了我们;科学革命,关键是人类思维的转变:承认自己不知道。在宗教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帝国里,帝国以外的疆域都是蛮荒之地,不值得探索。科学革命,首先是地理学的崛起,人类活动疆域的拓展,带来了殖民主义,殖民主义的收益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帝国的势力,同时促进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现代学科的爆发。人类在科学革命后,有能力改变物种的形态,甚至改变自身的形态,大自然花费几百万年对一个物种产生的改变,人类只要在实验室里捣鼓几年就能够实现。如果说上帝造就了世间万物,那人类渐渐也掌握了这样的能力,因此说,我们就是上帝。
作者用宏伟的叙事,回顾了人类这一物种进化的过程,目的何在?不是预测未来,人类社会是一个二级混沌系统。混沌系统分两级,一级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人们能预测到第二天股市的行情,那可以肯定,第二天的股市一定不会跟预测的一样。所以,历史对于预知未来无益。作者提出的目的有两个:1、说明今天人们熟悉的历史,并不是一定是这样。历史没有必然,我们的当下只是所有可能性中的一种,这让我想到平行世界的理论,在某一个平行世界里,可能奴隶贸易中贩卖的是白人。2、历史同样没有目的性,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历史是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的,而我们终将步入共产主义的人间天堂。人类不是历史的创造者,大部分时候,我们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有些模式,似乎有类似生物的自我复制能力,对人类没有好处,但是却能自发的生长。比如军备竞赛,很多时候,只会拖垮参与者的经济,势力的均衡却没有被打破。同样的,在我们具备改造人类这一物种的能力后,在未来,也许今天概念里的人类都可能不复存在。我们习惯改造自然,支配一切,但对于自己的命运,我们无能为力。
历史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大船,随波逐流,没有人知道船上的人会被带到哪里。
剩下的,就只是对这一系列变化如何产生的,学术上的好奇心了。
知识点:
1、今天人类的祖先是智人,是人科中的一种。所谓的科,指的是有共同的祖先。人科除了智人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人种,比如孔武有力的尼安德特人,我们的兄弟们后来怎么样了呢?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被智人取代了(相对于混种繁衍理论,更加政治正确,科学上的佐证也更充分)。当然也不是完全取代,他们少部分的基因通过交配的方式流传下来。智人何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发生了认知革命,原因为何?无人知道,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思考方式,启发了语言的出现。几乎就像吃了善恶树的果实一样。《太空漫游2001》里,把智人的启蒙,归功于来自外太空文明的黑石。
语言出现,一方面人类可以传递更多的更复杂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类可以八卦了。八卦其实可以提升组织凝聚力,增加协同能力。所以说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在一个人数不多的小团体里,八卦足以维系组织的形态,这个人数的上限是150人。
2、直立行走和学会用火,这两个事件对智人的大脑发育影响重大。人在直立行走后,手部被解放出来,可以抛掷石头,做一些更加精微的劳作,并能使用工具。代价是:脊椎变形,一系列疾病的出现,还有对女性来说,直立行走使得骨盆变小,生孩子更加痛苦,所以人类的小孩儿,其实都是早产儿。学会使用火,标志着人类可以自由驾驭自然的力量,是很有象征意义的,所以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象征着人智的开启。掌握烹饪技术更实在的好处是:人类的肠道因此缩短了,更多的养料被输送至大脑。
3、关于狩猎时代的组织形式,学界各执一词,有一派支持“远古公社”理论,即女性可以和很多男人性交,部落里的人共同养育不知道是谁的后代的小孩儿。时至今日,委内瑞拉还存在这样的部落,他们相信孩子来自于妈妈子宫里所有精子的结合,所以一个好妈妈应该和部落里最强壮的好几个男子做爱,好让孩子拥有最好的特质。这一派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今天常有的不孕的苦恼,以及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原因就是跟生物本能背道而驰。
狩猎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止一种,每个种群都会有区分,也许“远古公社”是存在的,“一夫一妻”也是存在的。
4、牛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同时也是最悲惨的生物。小牛一生下来,就被迫与母亲分离,被关在一个比身体大不了多少的笼子里,转个身都很困难,这是为了保证牛肉的鲜嫩。小牛会被一辈子关在笼子里,它的一辈子也只有四个月。不能奔跑,不能跟其他小牛玩儿。当它被放出笼子,第一次有机会走路,有机会与其他小牛玩耍的时候,就是它被赶往屠宰场的时候。
5、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比如同性恋,在生物学上是自然的,但是文化上却背负骂名。
6、如果你去看法国路易十四的肖像,丝袜、假发、高跟鞋。这一切在今天,会被认为是娘娘腔,但在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男子气概的表现;同样的,人类历史上大权在握的男性,着装装扮上大多是色彩斑斓的,比如印第安酋长五彩的羽毛帽饰,但是今天各国领导的服装,统一都是很节制,很沉闷的,很单一的。这说明男人气概在各个时期定义是不一样的,是所谓移风易俗。
7、英文上,sex指的生物学上的“性”,gender指的是文化概念上的“性别”,比如男子气概,女性气质。
8、任何文化内部都存在对立、矛盾,这是文化保持活力的要素,比如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自由和平等就是对立的,自由会放大不平等,平等同样会损害自由。所以,如果想深入了解一种文化、一个教派,该做的不是去了解所有的教条,而是去看这个文化内部的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哪里,甚至是让教徒都感到左右为难的点。举例来说,基督教,如果单看教义,或者听传教者的布道,人们会认为基督教是一神教,没问题,很和谐。但是,基督教徒如何看待魔鬼呢?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会允许魔鬼的存在?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邪恶,有苦难?一神教是解释不通的。耶稣的随从,比如保罗等圣人,也是有法力的,这个也不是一神教的内容。综合来说,基督教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二元论的魔鬼、多神论的圣人、泛神论的鬼魂。这才是基督教的本质,而这种性质在宗教学上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综摄。
9、为什么金融这么美妙的机制,在科学革命后的近现代才出现?我们知道金融的本质在于信用,我相信把这笔钱贷给你,你能赚更多钱,还给我更多钱,所以借贷行为才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复杂的金融体制才建立起来。旧时代的问题不在于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是缺少对美好明天的信任。那时的人们认为世界是有边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财富总量也是有限的,我多一些,别人就会少一些(这就是基督教文化里,仇富的原因了),这样我自然不会把钱借给你,因为我不相信你会在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赚大钱。科学革命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不断有新的发明、新的经济引擎出现,人们的观念扭转过来,现在我们也一直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金融才会蓬勃发展。这么说来,金融业兴衰与否,其实是社会人心的晴雨表。
10、资本主义,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个观念:生产的利润,必须再投资于提高产量。这是一种新的伦理标准,它的出现真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部分可以参阅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过去人们是没有这个观念的。可见观念的改变,也可能带来生产力的大爆发。那资本生产出来的东西,总要有人买单。消费主义被大肆鼓吹。这两种价值观实际上是矛盾的,一个是鼓励你把赚来的钱拿去投资,一个则是让你做一个月光族,但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对立又统一,全看你站在哪个阵列。
11、战争也可以变成商品。19世纪,希腊人起身反抗奥斯曼帝国,伦敦金融家瞅准时机,他们向反抗军领袖提出倡议,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债券,为反抗军筹资,如果战争胜利,反抗军要连本带利偿还。一时间,出于同情和支持,大家都去买这只债券。后来土耳其人占了上风,眼看债券持有人要亏得底裤都没有了,英国出动军队,帮助希腊人战胜了奥斯曼帝国。希腊自由了,但是也被巨额的债务压得几十年喘不过气。
12、关于快乐的迷思。外部环境能带来快乐,家庭和社区尤其重要,这就是现代社会人焦虑的一个原因,随着国家和市场的壮大,家庭和社群被瓦解了,人们越来也孤独,也就越来越不开心;快乐来自于期望和客观现实的吻合,但是无法长期持续;快乐的本质,是激素,升斗小民的快乐与亿万富文的快乐并没有不同;快乐可以来自意义感,也就是说,即使身处痛苦的境地,但若给痛苦赋予意义,人依然感到快乐;快乐是认识你自己,然后放下主观的感受和成见(佛)。
13、融合人类世界的三种力量:金钱、宗教、帝国。
后记
关于读书,最近听到熊逸的一个观点:泛读是精读的前提。泛读是帮助你建立评判标准,就好像你单独一篇《聊斋志异》里的鬼故事,你不知道剧情设置有什么深意,但你整本书读下来,你会发现很多故事有相通的地方,以此为切入点,你可以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读书,也是如此,见过整个峡谷的人,会更加了解眼前这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