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有了同学群,每天早起时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老妈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拿着手机认真看昨晚她错过的信息。每当我调侃她或者催促她吃早饭时,她总会告诉我昨天她们群里有什么重大的信息,比如谁加了进来,谁发了个照片,谁发了个红包。随着人数越来越多后,她倒不怎么热衷了,她说这些人都不说话,成天光转发信息,朋友圈发一遍群里发一遍,没意思。
后来总算是活了一下,群主呼唤组织一场KTV聚会,活动当天也有不少照片在群里,看着热热闹闹,老妈一边看一边感叹人怎么都成这样了。没想到活动却成了群分裂的开始。
老妈的同学群最早的人员构成很简单,只是小学同班同学,这些人既是街坊又是同学,算是发小。最早的群名是老妈想的,叫“俭家巷的孩子”——是他们一起生活长大的地方。她说,有个男同学私信说看到群名就想起小时候,眼眶都热了一下。
群活动时,群主叫了他的一帮中学的同学,这些人大部分是老妈他们隔壁街道L小学的,有的也是巷子里的伙伴,有的只是中学同学。如果再延伸下去还有分配形成的同事关系,支援三线的战友。从点到线,交叉成网。活动现场最后形成了一个动议就是扩群了,把中学同学加进来。为了扩群,群主在群里发了通知,做了动员,可惜回应者寥寥。连身处千里之外的老妈也成了拉票的对象,先后几人来私信问她,是否赞同,老妈表态山长水远的,我只能随大流,你们开心就好。后来听她说,有几个关系好的同学都抱怨活动时群里聊的好的人没去几个,别扭,那些群主叫来的人明显是玩不到一起的。
尽管如此群还是扩建了,少有的热闹,新入群的开始自我介绍,发红包,可惜没两天,就有新加入的人说“我不是俭家巷的,我退群了”。接着就有人建议改群名,于是又开始了一轮拉票争执。而微信群倒是更静了,老妈说群里没人说话都是发无关痛痒的伪科学、养生、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信息,而平静之下是她的微信私信数量骤增,我问她你离这么远,总是找你干什么?老妈答“谁让我是班长,他们动不动就要老班长出面!这辈子惟一做过的官,居然还有人记着。”说着有点无奈还有点小得意。后来,群名改成了班级名,也不知道是哪个班级了,群主积极的拉人入群,自然也都是他熟悉的人,进来的人越多,原来早期的人说的越少。
老妈某天碰到一个邻居的小朋友,不知怎么两人聊天说到了微信,刚上初二的小朋友说,“你们老年人就爱玩微信。”老妈回家后感慨,真的是老了。微信群由胜而衰,老妈倒是进步了,学会了发红包抢红包,学会了辨别虚假信息,另外微信群成了她收集表情的地方,跟我发信息时经常有新表情出现。
原以为微信可以拉近距离,其实人的距离还是那么远,毕竟中间隔了几十年的空白,岂是一个微信群就能缩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