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
而后他死了,他的家人清扫垃圾一般将他清扫出了生活。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经问世,便成为了文学界津津乐道的名篇。他用其怪诞的想象,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一个变成了甲虫的普通人,又用这个变形人的故事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黑暗可悲的一面。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故事开篇就是一段变形甲虫的描写,语言描述有着极强的代入感,让人不免思考要是变异的是自己该如何是好。而故事中这个普通的推销员在这个惊心动魄的变形早晨之后,又遭遇了许许多多令人唏嘘的事情。作者用简单平淡的笔调,叙述着最残酷无情的事实。格里高尔的父母和妹妹发现他变形后,一开始是无法相信,到后来是嫌弃厌恶,最后甚至为他的死而欢庆。而公司的老板同事不会因为他出事关心他,找上门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没有按时上班,从来都是为了压榨他的价值。还有房客、佣人,用看笑话看热闹的心态来打量他,以他为借口压低房租、提高工资……
说来也是可悲,似乎在金钱面前,血缘亲情、同事友情、人与人之间根本的情谊全部都不值一提。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是最为经典的。
主人公格里高尔算是故事中比较正面的人物。他勤劳、有责任心,对家庭倾注了百分百的热情与爱。书中对他变形前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描述,但寥寥几笔中仍然可以发现,他并不爱推销员这份工作,但仍然努力勤勉地工作着,因为家中的父母和妹妹需要他的钱,全家都仰仗着他每天起早贪黑赚来的钱生活。而他不在意身上背负的这些,只想挣钱让父母好好养老,想让妹妹去读她想读的音乐学校,想买一套大房子让家人们生活得更好。他是善良的,像一个圣人,张开怀抱任他们攫取自己辛苦得来的果实。可以说,在他能够赚钱养家的时候,他是家里的支柱,父母对他偏爱有加,妹妹对他十分敬爱。然而这一切都在他变形后天翻地覆。对他自己而言,即便变成了甲虫,慢慢沾染上虫子的习性,他仍然爱着自己的家,渴望亲人的关怀,想要融入他们幸福温暖的晚餐时刻。在最初变形的阶段,他还没有办法适应父母对自己恐惧厌恶的情绪,试图靠近,却遭受了强烈的反抗和陌生的冷眼。后来,他明白自己会让家人感到恶心,十分体谅地在每次母亲和妹妹进房间帮他打扫卫生时,躲在沙发下,瑟缩着,甘愿活在阴暗潮湿之地,牺牲自己,让爱的人舒心。他是伟大的,也是可悲的。从“他想,当他凝视眼前的一片黑暗时,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自豪,他的父母和妹妹在如此漂亮的住宅里过着这样的生活,这都是他为他们创造的。”到“格里高根本没有想去吓唬谁。他只是开始爬回自己的房间,而这些动作又很显眼。因为他很痛苦,拐弯的时候头部必须帮助进行。他好多次将头抬起来,又磕在地板上,他停下来扫视周围,大家似乎都很明白他要爬回自己的房间,那真是一个可怜的时刻。”格里高尔生活里所有的这些宁静、幸福与安乐就这样结束了,人性的阴暗张牙舞爪,变成父亲扔在他背上的那个苹果,刺入骨血,内心鲜血淋漓,至死也没能再拿下。
相对而言,格里高尔的父母和妹妹是另一个极端。他们原本一直是依赖者寄生者,依靠格里高尔生活,作为回报,他们给他创造了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而这个家庭是由稳固的金钱收入续命维持的。所以在这个金钱收入来源变成了没有一点用处的甲虫后,他们立马原形毕露,充满爱的家庭依然存在,只是把“废物”格里高尔排除在外。在那个惊心动魄的早晨,母亲在意识到儿子变形后,第一反应不是救助,而是大呼“怪物”,退避三舍,害怕得几乎晕倒。父亲则是“握紧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房间去”。数日之后,他们的态度更是恶劣,对他尽是嫌恶,将之视为累赘。妹妹从一开始还愿意为他寻来食物,到后来却是残暴对待。母亲打扫房间时都不愿意看见他,父亲大发雷霆扔苹果伤害他,女仆对他幸灾乐祸……这些对人之冷酷无情的描写无不使人心寒。
文中极少见作者对于这些人情冷漠现象的抨击,仅仅是这些现象的描述,就已经足够讽刺。阅读之后,我不免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陌生人还可以理解,可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同事为什么也是这样冷漠?拜金主义盛行是大部分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格里高尔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还是每天都在担心一个不小心就犯了错被上司辞退,而被辞退后自己的生活将无所保障。而在公司的人发现他变成甲虫之后,根本没有人来看望他而是直接忽视了他多年来的苦劳,将他免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希望像格里高尔那样的社会底层小人物不必再在物质高压下为了生计苟延残喘。还对资产阶级社会唯利是图、缺少人情的现象做出批判,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多些温暖的关爱,而不是将冷冰冰的金钱放在第一位。
反观当下,其实这一切并不一定只是拜金主义的原因,也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社会中会出现。无论在怎样的国家和社会,人性都是一样的,也是一直在被探讨的话题。小说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在表现社会中的问题,所以才会有变形这样怪诞的情节。卡夫卡拿着手里的放大镜,把问题放得很大,描绘出每一丝每一毫,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再看自己的生活,我们也是像格里高尔一样的普通人,兢兢业业地过着自己的小生活。我们被许多无形的东西压抑、束缚着,使生命弯曲成一种不自然的弧度,在天地间游离着,就像是那只甲虫,背着重重的躯壳,生活在拥挤、狭小的房间,从窗子里仰望天空,不得自由。
人性和社会,始终是沉重又绕不开的话题。“维护家庭的纽带并不是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这一外衣下的私人利益。”这个对《变形记》的评述观点是极端的,也足够讽刺。或许我们都应该反思,物质和精神,究竟哪一样才最重要。
故事最后,格里高尔无声无息地死去了。他深爱的家人们如释重负,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变得话少了,心领神会地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一致得出结论,很快就到了给她找个好对象的时候了。似乎是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似的,在旅途终点,女儿第一个站起身,舒展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