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中最中心的观念是“致良知”。这三个字的由来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始。
王阳明认为明德,不过是吾心之本性。一切人,无论善恶,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们对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此心就总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因此“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恻隐之心就是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这就是“致良知”。
听起来,致良知就是做好人,就是诸如拾金不昧,舍己为人了。当这些优良品德一提出,仿佛就退回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时光。可是于今天还有意义吗?大多数人并不想做圣人,拥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致良知岂不是很“吃亏”?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哲学,说到底都是在思考一个意义。学习哲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一个人的格局。格局决定一个看事物的高度,体现在洞察事物的本质。三个字“致良知”就是一个提升格局的方法。
首先,“致良知”提供解决当下问题的方法。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良知即是“道”,也是每个人的“本心”,用佛经的解释,是无垢无净,不增不减。本心如能善加运用,就能帮助我们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本心”却往往被各种尘埃遮蔽住了,成为了一颗不为常人所知的“宝珠”。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要用自己的心,超越外在的见闻,见变幻莫测的事物本体。可惜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因为他们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住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旦碰上艰难困苦之事,就方寸大乱,而不容易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机遇和秘密。只有让心沉静下来,才能以独特的智慧,洞察到其蕴含的规律,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另一种可能。
不被外界迷惑何其难,需要一个坚强的信念和胆识。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著名人物,无不是有胆有识之人。“胆识”是一种气场,能令一个人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大将风度,无惧一切外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其次,“致良知”提供规划未来的思路。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应当在他所处的地位上采取适当的行动,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所处的地位。凡是谋求能力所不及的事或是勉强做智慧不能认识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它绝对不是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来为自己的消极心态找借口的宿命论思想,而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君子居易以俟命”,在无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努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等待机会的到来。某个角度来看,王阳明是反对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进取。
“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出自《中庸·素位篇》中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君子要按照平常自己所处的地位而行事,不去羡慕那些超出本分的东西,不论是身处富贵,或是身处贫贱,只要依照当时的境地行事,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可以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