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东西之前总是会想着这样写会不会有人喜欢看,或者说写出来的是不是自己想要说的话或者表达的意思,所以会纠结很久,一个词也会用很长的时间来考虑,到现在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状态来写东西。一面希望解释的多一点清楚一点,另一面却说要尽量言简意赅。终究难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到后来就养成了写到哪儿算哪儿的习惯,零零碎碎的很多,最终再拼凑到一起,成了一篇杂文。
最近开始尝试着写故事,很多故事,有悲伤的,有欢乐的,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离别的,每一篇故事的启发点总会在各种怪异的地方,比如说,厕所里,电车上,排队等地铁的时候灵感来了的话,也会试着拿手机记下来,好不好没关系,总觉得有一天会用到它们,所以片段片段的积累了很多,却基本凑不出几个完整的故事,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2.
晚上的时候想了一个关于盲人和聋人的故事,却总是想不完整,在操场踌躇了好大一会儿,也没想出个究竟。
原本就是一句话,一个聋子爱上了一个瞎子,瞎子做了聋子的耳朵,聋子做了瞎子的眼睛,于是他们拥有了彼此,生命突然变得完整了起来。看似很美的画面,仔细一想却纠结了起来。聋子的耳朵听不见,他看得见,但是他会说话吗?十聋九哑,这就让我变得很迷茫。假设说他不是先天的聋子,那么瞎子听得见这个世界,但是她看不见,她怎么把自己听见的世界告诉给聋子,她会写字吗?假设说她也会写字,那么问题又来了,他们这样用力的生活,最后能够经历得住生活的考验吗?生活就是生活,它不真的是诗,你可以像诗一样的生活,但也只是像而已,仅仅局限于了一个“像”字。
所以故事卡在了这里,但我想让它继续。
3.
总想着和有故事的人成为朋友,因为这样就可以听他们说很多话,有很多故事可以写。朋友说,这样你应该去找那些老人。
确实,在过去的时间轴里面,岁月的积淀里面,注定了上了年岁的人有很多你想像不到的过往,但是也注定了和你之间的无趣。
所以现在只想着过好自己的岁月,交不同的朋友,遇见不同的事,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慢慢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这篇故事里面,会有很多杂乱的篇章,就跟我丢在文件夹里面的片段一样零零散散,很多人很多事到了特定的时间或者地点才会想起,剩余的交给时间去遗忘。
很多人经历了同一件事情,却有不一样的故事,所以故事的故事里面,针对了不同的人和心境,倾诉的对象不一样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把故事说给对的人听。
4.
想去看海了……
总觉得我和大海之间就是命中注定的,“百川东到海”,所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把自己的灵魂安葬在大海里面。
无意听到一首Dan Gibson的<SeasideRetreat>,瞬间愣住了,第一次觉得这样的音乐,这样的海声不知道在梦中响了多少次,于是在操场一圈一圈的转下去,耳机里面的音乐一遍一遍的单曲循环,整个人平静了。
是真正意义上的平静……
无欲无求……
想了一下从洛阳出发往东走,那应该就是去山东看渤海了,从来没有一次想要见一样东西的感觉这么强烈,强烈到晚风吹过的时候就觉得那是海风。
所以希望在23岁之前,到山东看海,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罢,总归希望能够在海边待上几天,让百川真的融入到海里面,然后深眠。
在日记里面默默写下下辈子一定要做大海里面一只蓝鲸的愿望,知道很傻,却少有的天真。
总感觉我到了那个时间,到了海边,会有新的故事发生,所以期待和祈祷,我的第一次看海。
5.
总想着写一篇关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白雪公主爱上了王子,守护她的七个小矮人却无人问津。王子和公主好像命运注定了相爱,其他的配角好像总是少了个结局,这就是故事的故事里面,我们没有看见的故事。
6.
一个故事讲完需要多久?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还是一天?亦或是只有一分钟?
前一段回家,外甥女非拉我给她讲故事,于是我拿着童话书给她讲了一个冗长的故事。
故事里面我穿插了很多书上面没有的,但是小孩子听进去了,因为在她的世界里面真的相信你说的一切,所以相信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和麋鹿,相信了精灵和巫婆就在我们的世界,等到她自己不相信的那天开始,她就开始懂得不相信童话了。
她睡着了,然后我轻轻的把书放在了她的身边,我想着让故事里面的美好陪着她慢慢长大。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里面这样写给自己女儿: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如今我也是做了叔叔和舅舅的人,总有一天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希望你们慢慢长大,然后我们慢慢老去,你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相偎在一起,就跟我的前半生和我父母的后半生一起一样,我们要相信彼此,然后幸福下去。
7.
故事,故事的故事,讲不完的故事,数不尽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