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网络笑话,也是熊孩子撒的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谎言。
做个假设,若继续追问为什么抢他的作业?他的第一反应很有可能不是承认错误而是支支吾吾的编下一个谎来证明刚才所说为真,直到编不下去,当然孩子的世界从无恶意,但若是成人呢?
为掩盖某些事实,达到个人目的对所有人撒谎。相信,自他说第一个慌开始,以后的每天、每件事都会为维护精心编制的谎言自欺欺人的活着,我想这就是谎言带来的恶性循环。
近日翻阅一些明史书籍发现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只有永乐帝朱棣的亲娘存在争议。听过皇帝继位有争议的,比方清雍正帝得位之事,还没听过皇帝亲娘是谁竟也是明末期以至于近代讨论的话题。
难不成连朱棣本人都不知亲娘姓甚名谁?开玩笑,堂堂国君难道查不出来谁十月怀胎生的他。
只不过,他把自己亲娘给换了,而且骗了后代子孙200多年,直到南明灭亡人们才在南京的太庙里发现了这个弥天大谎。
中国历来讲究百善孝为先,什么样的深仇大恨,难言之隐,让他连亲娘都不认?如此不孝?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夺取帝位,眼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是皇位的“合法性”。你皇位怎么来的?不是你爹传的,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
世人怎么看,后人历史里怎么写,这才是他的噩梦,谁愿意背着“篡位谋反”的帽子。为证明自己当皇帝比朱允炆强,继位后他干是兢兢业业,五征漠北、派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打造了永乐盛世。不过为说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他也先后做了四件事:改娘、改史、诬蔑、修寺庙。
在《奉天靖难事迹》和《明史》中都记载朱棣的亲娘是孝慈高皇后,朱元璋的大老婆马皇后,他和懿文太子朱标是一个娘。
《奉天靖难事迹》:上皇帝,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明史.成祖本纪》: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可是,《奉天靖难事迹》被朱棣修改过,他自己说的话然后命令官员写尽史料里的。继位后仅《太祖实录》反反复复修了三遍,明代新皇接任后先把上任皇帝的光荣事迹记录一遍,建文帝时就给太祖写了实录,朱棣是推到了重来,等于不承认建文帝的存在。《明史》是清官员把前朝资料拿过来誊录,也就写了他娘亲是高皇后。所以,看太祖、成祖这段历史资料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被他改了很多,还说了谎,编另一个谎去圆,总有漏洞的。
比如在《天潢玉牒》写道:长懿文太子朱标、二子秦王、三子晋王为诸母所生,仅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王为高后所生。
玉牒,专门记录皇家族谱类似于家谱,上面清晰写家里的人口、姓名等等,《天潢玉牒》属于官方史料,但上面却出现滑稽的一幕说朱元璋的儿子们除了朱棣和周王是高皇后生的,其余都是妃子生的,连太子朱标朱允炆他爸也是妃子生的。
这显然是很容易拆穿的谎言,《天潢玉牒》作者解缙,朱棣的宠臣,《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的修改、整理他都是主编,本书写出如此语句原本是哄皇帝老儿开心,没成想打了皇帝的脸,无疑告诉别人他们在说谎,为了说谎诋毁懿文太子。
我国历史上自周朝就开始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保证皇权的顺利继承。什么是嫡?大老婆生的孩子叫嫡子,小老婆生的是庶子,古代嫡庶等级观念非常强,就算庶子早出生几年,那还是庶子,继承王位、家产就不没有优先地位。
朱元璋如此精明,怎可能选一庶子当储君还精心培养。若真是庶子,他去世后老爷子为何不在其他几个嫡子里选,偏要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呢,是做给后人看做榜样的,一定要严格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否则天理不容。
这里面就不打自招朱棣不是嫡子,不然不会如此颠倒,不是嫡子继位就得不到饱读圣贤书文人的支持,得了皇位又怎样,你是抢来的。
《南京太常寺志》记载:孝陵神位,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此书亦是官方文献,写于嘉靖年间,书中记载南京的太庙里供奉的一个碽妃牌位,清清楚楚的写着她才是朱棣的亲娘。嘉靖年间还是个传闻,到南明灭亡后就有好事者去了太庙证实了词记载,朱棣瞒了上百年的谎言方才露出水面。
当然也有文献说他是蒙古妃子所生,不论是碽妃还是蒙古妃子,都说明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
为了证明其君位的合法性,修改史料、诋毁长兄、侄子,连亲娘都昧着良心换了,想必心里也不好受吧,毕竟血浓于水,纵使高高在上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或是为缓解良心的谴责,1412年,朱棣下令要在南京建寺,起名“报恩寺”。且要求其建设务必超越前朝寺庙规格,可按照皇宫的规制建,用多少钱、多少人都没问题,建的越宏达越好,说法是报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恩情,其实多数人看来是对亲娘的愧疚,只是不能说而已,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朱棣亲娘的问题多年来都有争议,谜题的始作俑者便是永乐帝本人,为庶嫡之分撒了弥天大谎不得不编织更多的谎言来圆,换娘一事影响其一生,虽是堂堂天子,不孝之罪逃得了大明律的制裁,却也逃不过良心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