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写作,其实我每天的文字输出远不止500字,做的工作本身就是编辑和文案。
但不停地写下华丽的辞藻之余,我也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写作了。
很久很久,没有灵感的冲动了,面对空白的文档,想写下什么东西,却总是灵感堵塞,第一个字,好像有千钧之重。
顾虑很多,生活没什么亮点是之一,鸡毛蒜皮的事羞于分享是之一,自己何德何能对别人做什么建议是之一……
其实,能走上作家这个职业的,都是有分享欲望的人,他们不害怕以及不羞愧地把自己剖析给别人看。我最热爱的作家三毛,散文作品都是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不管好的坏的,日常琐事,内心的小情绪,都无一例外地跟读者分享。她的作品里,既有《哭泣的骆驼》这样普通人不会有的经历,也有很多温馨隽永的游记、日常邻里往来、普通人的真情。另一位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则专门用一本书,来谈跑步——《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不愿分享,或者羞于分享的人,大抵是不适合做这一行的。
村上说,作为小说家,最为重要的资质有三:才华、专注、耐力。他不算早慧的人,29岁开始写作,但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就获得了新人奖并崭露头角,之后的几十年,一直笔耕不辍,是一个比较高产的作家。写长篇小说在他心中如同长跑:
“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每天不间断地写作,集中意识去工作,这些非做不可——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让它牢牢记住,再稍稍移动刻度,一点一点将极限值向上提升,注意不让身体发觉。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者的体型异曲同工。”
从业10年,我依然是一个文案,漫长的重复动作,无非是把我从一个初级文案,变成一个相对资深的文案。技能的提升,可能其中有5年是在原地踏步的。
《刻意练习》是2017年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它推翻了1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只是在做重复动作,那么即使你做够1万小时,依然无法到达心目中的理想位置。要想成为高手,只有通过有目的的、专注的、具备反馈机制的,以及不断修正的刻意练习,别无他法。
长期以来,我认为自己是没有真正的写作天分的,文思如泉涌的时刻极少,分享与表达也远远不是第一需求,匮乏的想象力更写不出小说。但《刻意练习》中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过程,给我留下很多思考。富兰克林可以说是典型的全才,他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其著作《穷查理智慧书》以及后来的自传,成为文学史的经典,同时,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发明家、外交家……但即使是这样一位天才型的人物,依然需要刻意练习。
简单来说,他的练习方法分几步,第一步是重写一篇别人好文章,与原文对比差距,必要时纠正自己的版本,这样不仅能很快发现自己与作者的词汇量差距,更是学会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还可以把一些好文章的语句改写成诗,这样能发散不同的词汇,一段时间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改写回来散文,进一步增加了词汇的积累。
接下来是文章结构和逻辑的练习。他再次找来好文章,为每个句子写下一些线索,把线索写在不同的纸上并且把顺序打乱。等待一段时间后,把这些线索组合在一起,总结成文章和原作者进行对比。分析与优秀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差距,再次修正自己。
针对“专注、反馈、修正”的三个刻意练习原则,我尝试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练习机制:
一、目标——(写出触及心灵的文字,让文章的传播突破自身圈层。)
二、找到模仿对象(毒SIR影评、摩登中产、连岳)
三、练习(词汇、结构、逻辑)
四、反馈、修正、改进(自媒体让文章有了很好的反馈平台,阅读量不会骗人。平台:简书、微信公众号)
五、输出标准(每天500字左右及以上)
如果只是每天写日记式的输出,那你写多少天都不会有大的进步,因为写日记无需考虑排篇布局,想到什么写什么,同时读者只有自己,自己看了舒服就行。只有把读者面向大众,才能真正检验,你是否写出了让人有所收获的东西,还是只是自high。
精进,不断成长,同时,这是一场能力突围的战役,需要体能与精力的支撑,身体锻炼也要同步。
进入而立之年,试错的成本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有所立”。我所理解的“立”的意思,不一定是要有大成就,但要有种子,有目标,在一个领域不断深挖,树立自己的标签。
每天5:00-6:00起床,专注学习与输出,为终将匆匆逝去的2018,刻下一道鲜明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