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被迫降敌的李陵辩护,武帝震怒,将他打入大牢,并施以宫刑.这无疑是弯道的来临,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机遇,他明白了:刚正不阿的书生和专横跋扈的君王是水火不相容的.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抱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全身心投入到“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之中.
至此,他完成了从御用文人到独立人格的转变.可以说是弯道带来了他生命的坦途.如果没有这场危机,司马迁也许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依然是皇帝的喉舌,唯皇命是听,能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大书,就难说啦.也许历史根本就记不住这个小人物的名字.可以说,是弯道擦亮了他的眼睛,磨炼了他的意志,清醒了他的头脑,让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潜能,从而从弯道走向平坦,走向超越.
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曾面临过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贬往黄州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弯道,这个在众人眼中的荒凉小镇,给苏轼带来人生的坦途.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不顺与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
没有黄州这个弯道,谁能说得清这个世上是不是只多了一个政客,而少了一个文豪呢?
我有一位姨父,他是山里人,以前他每次从山里往原上来,必走那崎岖曲折的山路.那路不仅是弯曲的,甚至可以说是形容不出来的,不仅要从山脊边穿行,还要从夹缝里开道,有一道坡,甚至每每不确定有路,而是要爬,或是滚着过的.姨父出山往原上来,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显然他不仅擅长走山路,而是他也只有弯路可走.他每次走这山路,当然没能超越别人,因为没有人可以超越,大多数时都是孤身一人,唯一可以超越的便是他自己.
后来,他快走到原上的路,有几华里是修了公路的,也就是所谓的直路,但他却并不走这直路,他仍然走老路,从山冲边走那绕着田野的弯路,他之所以不走直路,他自己的说法是直路上铺了沙石,看起来好走,人是舒服,却伤鞋,不如弯路轻便,而且弯路是从头到尾的,不必又走弯又走直,好像很不一致.
大姨父这弯路走了很多年,上世纪90年代初他去世了,他是个老实人,我总在回忆二十年前我见他时的样子,我知道他是走了一辈子弯路的,并非不喜欢直路,而是只有弯路可走.
不要总是感叹自己的客观条件不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经历,弯路走得多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要掌握弯道的技术就会轻松的穿过相同的弯道,这样就会节省更多的时间。因为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能复制的;时间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