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来德国之前,我最头疼的准备工作其实不是别的,而是决定带哪些书来这里。行李空间很有限,而书又是最沉的东西,区区二十公斤的限重让我很费思量。也许只有一本书是个例外,我早已决意随身带着它,尽管已经不知道看过这本书多少遍——这就是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恍惚间记起第一次“遇到”这本书是在假期回家的路上,在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的“季风书园”里。我似乎现在还能回忆起发现它时激动的心情,那是一种有如久别的老友重逢,既熟悉又陌生,兴奋中又有期待的复杂感情。这种发现自己心仪已久之书的那种激动,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都曾经发生了很多次,但唯独阅读这本书的体验,让我觉得它是我最想要带在身边反复阅读和品味的。
阅读这本书是在上海开往慈溪的长途汽车上,三个半小时之中,我一口气把书读完了大半。高尔泰用笔彻底征服了我。他的笔调平和而深重,娓娓的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在平静中渗透着力量的故事。多少次觉得自己仿佛就置身于那样一个扭曲异化的世界中,眼睁睁看着书中的一幕幕在我眼前发生,让我委屈、挣扎、愤怒、不能自已而泪流满面。就在那三个半小时之中,我完成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生命体验。
的确如北岛所说,高尔泰的文字渗透着画家的美感和哲学家的深邃,让你不能不为之动情、为之慨叹、为之思考、为之震撼。
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利用集中时间把它重读一遍。但我总喜欢把它摆在床头,随手翻开一个故事读下去。许多故事因此被我读过不下七八遍甚至超过十遍。读的次数越多,越发现作者的匠心独运。很多小小的细节都凝结着作者难以言说的浓浓深意,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能够只用寥寥数笔就能将那样一种意境和感受让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每次重读这本书,又会感受到新的体验。而且,每每都我都要扪心自问,如果我是高尔泰,或者他故事中的其他主人公,碰到相同的境遇,我会怎么做?
让读者作这种良心拷问也许并不是作者的初衷,他无意于此。他只是让读者顺着他的笔触,去体验去聆听去感受,那大时代中飘荡起伏惊心动魄的半生经历,在不经意之间让读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对人性对人生对生命的终极体验。
BTW: 我这一版是花城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最早的大陆版本。这篇文章也写于2006年。后来我又在网上看了台湾出版的繁体版才知道有整整一编里的多篇文章都被阉割掉了,很多处的文字也经过了删减。最近又看到现在北京文艺出版社又出了一个新的大陆版,我还没看内容,估计是把最后一编加入了,然后又进行了不少“加工”。实际上,关于这个“删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理解和欣赏书的本身,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作者、编辑和读者都意见不同。好像写过《寻路中国》的彼得海斯勒曾经在《纽约客》上专门有一篇讲述自己与出版和审查编辑之间故事的文章。他认为这种删改实际上根本没有规律,有些他认为更为敏感的,一点也没删,有些他认为一点也不敏感的,却全都被删了。实际上,我也倾向认为,这种删减与作者和作品所传达的宏旨而言,即使不能说是微不足道,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阅读。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拒绝这些所谓的思想“洁本”。这是一种态度,是对法西斯主义审查书报和思想控制的一种拒绝和抗议,这也许是我们对《寻找家园》中体现的精神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