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葵有本书法作品合集《纸边儿》,大都书写的是佛经内容,无论是书面装帧还是内容,呈现出一种诗意生活的过渡。作者本身称其为"笔蘸墨,写字而已……"我却在意他灼灼真知,犹如"遇见"。
俗话有说“画如其人”字写到一定程度也是如此,当然还有文章,艺术就形式而论只是类别稍有差异,能够触类旁通的,莫过于跨界驰骋,游刃有余的"神游"!
文学编辑、策划、市场经营、作家、书法.......艺术家,单看杨葵先生的简历,犹如翻看一个人"跨界"履历,杨葵是不务正业的,至少他有勇气把老板炒了鱿鱼(这点上我尤其羡慕赞叹),能做到这点,是有想法的人也肯定是想实现想法的人。
出生与六十年代的人,几乎都是在物质匮乏的大朴素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能够主动丢弃金饭碗,不拘管约,当属不羁的"大"先生也!我称先生加个"大"字,是因为见到杨葵老师的第一面时,不仅看到他健硕的形体,和蔼的外貌,更感受到他侃侃而谈时朝外散发的"场"!一个由内向外的"场"越让人感受强烈,越说明其心像内省包容之大。
"大"对人的影响是不需被动宣传的,自带有些心灵感应,这绝不是迷信。就像杨葵老师言谈中的那小段话一样"当展览结束的最后一天,我穿过挂满我毛笔字的美术馆,美术馆很大,我走了很多步,当时的时间也很晚了,光线也是暗的,但在馆里走路的过程中我真的看到了那些很亮的光芒,那好像是抄载着佛经的满墙的字散发出来的光芒……,我说的是真的,不是宣传什么迷信......"
杨葵说这段话的时候字正腔圆,一再向读者阐述"不是宣扬迷信.....",这令我瞬间想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两句经文,在当下这个互联网覆盖的碎片化时代,能够通过事物表象,越过"色 声 香味 触法"做到""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的人,定是敌过洪荒之力,内心拥有光芒的人。显而易见,内心有光的人也更容易看见光芒。(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辞职、流浪、写字画画、周游世界甚至选择到深山隐居 辟谷……这些似乎都是当代艺术者选择的生活方式……有时我们退缩选择沉默,不是不快乐,只是想清醒一下,把心净空。有时候,我们退开一点是为了提醒自己,我是谁,要去哪里。各种艺术形态起源于人,各种人的形态似乎也成就了某些艺术形态。
人生的某些障碍,有时你是逃不掉的。就像中年人的"回归"。无论当初你是怎样的挣扎与追求,"本心"这两个字,终究是逃不掉的。
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的地攀越,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很显然,杨葵先生还没步入老年就"回归"了本心。他是快乐的,不是吗?即使是拿起毛笔蘸墨,开始抄经练字,可人家一直在戎马生活里保持着一颗少年时代的初心,有着一朵属于自己的铿锵玫瑰啊。
作家海明威曾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句话概括自己写作,海明威认为只有寻找到不类似任何人而只属自己独有的"句子",才能称得上真实意义上的创作!就像杨葵写字的真相,抛越俗世的纷争无聊,在白与黑的单一境界里,执着寻找"纸边儿"。
在中年,他决绝的用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找到了纸边儿,找到了自己心灵归属。不得不讲是比较幸运的。
因为,"找到"有时也需要一种运气!
前两天,曾有朋友向我戏谑说——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艺术家,那么荒芜就会上脸。因为这些人对处于今天和昨天之间的自己没有概念。
对应碎片化的时代,荒芜似乎是种流行"病",我早已感觉到现代生活是一台巨大的永动机——它更无意解决朋友说的这种"荒芜",它要的是统治。用生活方式统治自以为自由的人。
所以大凡自由的人肯定一辈子都会为了自由而"战斗!
这看似是被生活逼迫的,其实乃是本心自发之力,它的魔力之大足已影响我们的后半生。
而假若后半生你还没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那自由这个词也许是你不需要的,生活中不乏承受者,承受的代言是随波逐流,是一味顺从。
也许我们无可评价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但对"处于今天和昨天之间的自己没有概念"的人,显然我们从内心深处上讲是深恶痛绝的。
这个世界谁都不甘平庸,但有没有为"不甘"而做点奋争决断的事,这一点才是核心。杨葵先生的"纸边儿",不仅是影映书法中字的意向,更像一篇诗意的文章那样,向我们迎面而来,直抒胸臆。
他和他的"纸边儿",向我阐述出一种蔓延,我感到有一些东西变了。并不是获得了什么新知识——而是似乎得到了一直在等待的。就像一幕剧,它本来就在我的血液里,一直等到主人公讲故事做分享,我终于明白有种生活在我周围以光亮的磁场早已经开始传播蔓延,它来自遥远,来自他人,来自我本身,在我们几乎失去聚焦能力的时候,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直低于我们内心的旷达,与我们被束缚的早已饥渴的精神契合无痕......
是的,有一种生活,越刻骨越自由,越自由越呈现刻骨的纵深度,它正是被叫做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