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着华德福老师,和小七一起做羊毛球。
制作羊毛球需要先把羊毛撕成均匀的一条一条后,平整的缠绕成一个球,再把缠好的球放在水里,不停地挤压搓揉,让柔软的羊毛球变得紧实,最后成为一个实心球,自然晾干后就可以给孩子玩了。
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拿到羊毛后,我虽然也在努力的把羊毛撕成均匀的厚度,努力平整的一点点缠绕起来,最后还在羊毛球的最外层做了一个心形图案。
当把羊毛球放进水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首先是图案没了,浸了水的羊毛开始不规则的收缩。因为缠绕的时候,羊毛并不是特别平整,原本的球形也不见了,展现给我的是一个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形。
看着手里的不规则形,再看看老师手里尚且完整的球,我这才意识到缠绕时的用心有多重要。想要放弃的时候,Helen老师抱来一堆干羊毛,帮着我一层一层地把不规则形重新缠绕了起来。哈,我的球又回来了!
现在,我亲手制作的羊毛球就放在农庄里晾干,等它彻底干透的时候,小七就有一位新朋友了。
回顾制作羊毛球的过程,让我领悟到,养育孩子何尝不是制作羊毛球的过程呢?最初,我们都特别用心地去养育他们,只是,总是会发现结果有偏差的时候。
当这些偏差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像对待羊毛球那样,选择丢弃,重新制作。说到这里,自己觉得很惭愧!当时选择生二胎,其中就有对老大不满,想再生一个重新塑造的想法。(结果是自己得到了重生)
既然无法再造,就需要我们耐心的找到原因,找到纠偏的办法,就像给我的不规则球体重新包裹一样。
其实不只是育儿,任何我们面对的事情都是这样,只有正面回应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