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本文是简书上的第一篇,为表达其意义,就以2009年本人第一次聆听长江学者的学术讲座的感受作为开篇吧。(文图无关)
哲学与我们的时代
----第一次聆听长江学者的学术讲座
2009年11月19日晚,母校中山大学哲学系每年一度的哲学月(今年第十二届)于小礼堂正式启动,为开幕做首场讲座的主讲嘉宾是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他演讲的主题是:哲学与我们的时代。
北风凛冽的冬夜,却难阻我们对母校母系举办“哲学月”的支持。讲座7点30分开始,大学同学6点40分短信告知已到场,人潮已涌动。回校上课一天的我丝毫没有往日劳累的感觉,兴奋感洋溢全身!加速完成晚饭等程序后打车到达,刚到小礼堂门口,迎面遇见深受敬重的恩师、现为哲学系主任的黎红雷教授,担心他已忘记我这个学生,怀着忐忑心情,还是主动打个招呼,没想到黎教授礼貌地回应并热情主动与我握手(哈哈,不习惯这个礼仪)。报上名字后告诉他当知道哲学月开幕就回中大了,今年应该是第3次回来捧场了。他马上高兴地说:“当然要回来,这是我们的盛会啊!”确实是啊,沧海桑田,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已被改变,可是,无论如何,一辈子不可改变的是自己对母校母系的支持和对哲学永远的热爱!
进入演讲厅,人已满座,很多人在后面站着,找到同学坐下后似乎已经感受到象迎接巨星出场的气氛和热情!7点30分,开幕式准时开始了,黎红雷教授致词恰如其分,留出了足够的时空予以这位长江学者任由发挥!
第一次,有生以来第一次聆听长江学者的讲座,当举止优雅的吴教授迈上讲坛,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凝固了,近十点了,当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后,我们陶醉在哲学的海洋仿佛还没晃过神来。“哲学是思想的事业,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随着这个命题的舒展,吴教授深厚的哲学功底尽现眼前,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使人欢喜不已的哲学盛宴!他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哲学专业理论通过丰富易懂的例证得到深入浅出的演绎!在谈笑风生中,他带我们走过了哲学思想的古代、近代,跃进到现代;在旁征博引中,他带我们了解了哲学与批判方法、切中社会现实、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三个命题;在字里行间中,他让我们聆听到一个长江学者的良知和智慧!在不知不觉中,吴教授带给我们更多的先知先觉!
并不夸大,这场哲学讲座是有生以来聆听到的最精彩最得到启迪的一场,无法在短时间里全部领略教授思想的精华,在此,诚愿把这个讲座的学习笔记尽量记录下来,好在繁忙的生活中不时品味这份雨露滋润的人生快乐!
吴教授开场即指出:哲学是思想的事业,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关于思想,有两个适度,其一是切中事实,其二是自作主张。哲学家总是再沉思,似乎不切实际,但实际上他们的思想恰恰体现了时代的精华。笛卡尔有“我思故我在”,今天的人们多方演绎,地产商演绎成“我住故我在”,艺术家演绎成“我听故我在”等,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是智慧之学。接着,吴教授从三个方面命题带我们超越哲学时空!
首先,他比较尽兴地谈了哲学与批判方法。他指出:今天,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研究是批判的方法。他指出:哲学最初形式是爱智慧,在西方得到最丰富最大发展的形而上学。中国也有形而上学,但是道器不分,但西方却分得很清楚,认为真理在超越感性世界。而今天,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批判的方法。康德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哲学作出批判的哲学家,其三部批判作品为我们揭示了批判的本质:澄清前提,划清界限。接着他抛出了一系列的诘问: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成为可能?意味着追究其先验的前提是什么?这样的知识有没有界限?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凡此这些,是我们开启思想的最基本步骤之一。而自由思想就是不教授未经审查的思想,并且划清界限,自康德后,批判思想发展得很快。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到对---批判的批判,再到马克思《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确实过了一把批判瘾。
什么叫批判?举例:伦理学中一种公平:形式公平,无条件公平,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指定他来分蛋糕,并要求他最后拿自己的一份。那么他会尽可能平均地切,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现在进行批判,来澄清前提,划分界限,审查刚才分蛋糕事情。乐意分为利己主义个人和“原子个人”(即具有独立个体的个人),从否定方面讲:只有一切血缘的半血缘的、宗教的半宗教的等关系统统瓦解后才能成为原子个人,西方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震荡才确定下来。真正的原子个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刚才说的公平是需要前提的,中国到目前仍然不是原子个人状态,在家里分蛋糕就不会这样做,因为家里的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伦理个人。
再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问题。古典的政治经济学是以什么为界限的?现在它的状况如何?一个猎人、一个渔夫,各自天天干活,天天抓兔吃兔、抓鱼吃鱼,有一天遇上了就互相交换。但是似乎不随便交换,似有量的体现。人们发现中间有某中关系,这是包含着等量的抽象矛盾,从而概括出等价交换的原理。马克思就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两个人不是猎人也不是渔夫,而是两个现代资本家。因为一个猎人和一个渔夫如何打交道?原始人不是按等价交换来打交道的。等价交换的前提是商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古典经济学把现代的理解为自然的产生,这是问题所在,所以需要历史法则。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如现在一般性地谈论民主,今天和过去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批判的原理,特别是历史的法则对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重要!关键在:澄清前提,划分界限。
吴教授谈的第二个问题是:切中社会现实。在这里,他归纳指出:所谓批判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去切中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的第一人是黑格尔,他提出了主观思想和外部反思,要求把主观思想提高到客观思想和超越思想。而我们应把现实和事实区分开来,事实:知觉中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现实:实存和本质相统一的东西。人们把事实与现实等同起来,认为事实不能否定。所谓事实,批判是历史事实,根本不是我们初看时那么简单,其实绝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牢固,甚至风雨飘摇,只有通过社会现实的体会,才有可能接触事实。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全部历史的真实性伪造了历史。为什么仆人眼中没有英雄,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仆人毕竟是仆人!我国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切中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个方面,黑格尔和马克思是最值得学习的。通过批判方法去切中社会现实是非常重要的。
吴教授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他指出:如果,中国二十年后与日本一样,五十年后与美国一样,那么还叫中国吗?今天,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要有自己独特的道路,独特的任务。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思维。要形成独特,需要很高的思想要求,我们不可能依傍他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学习。而形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原子个人的原理,这是西方哲学经过千年教化而来的。今天,中华民族虽然有千年的积累,但是幻想与西方一样是不可能的,因为前提根本不一样,界限也不相同,因为我们还没有原子个人。由此,哲学任务就被提出来了。而最高的学术要求就是:揭示中国问题,构成中国风格的东西。因为中国没有原子个人,没有原子个人的契约关系。举例1:1987年中国人到英国购买打卡机事情。当场有人提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由别人代打卡怎么办?当时在场的这位英国经理听了3遍才醒悟过来,回答“不能防止的”,然后说:“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位英国经理之所以听不懂,无法期待,无法理解这件事情,不是翻译不当,也不是经理听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前提不同,西方是原子个人,只有中国人才很容易理解。举例2: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圆桌吃饭的事情。而中国人会说:这是相濡以沫。中国人不是原子个人,连师生关系都具有宗法关系、家长关系,而在西方:师生只是契约关系。因此,社会科学必须懂得两者差别,在前提上的差别,否则不加差别去评论则只有导致错误的结果。
最后,吴教授指出:中国复兴之路有其独特性,包含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东西。历史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然后想西方移动(见《西方的没落》)。举望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她之所以最有希望,体现在三方面:有活力、最愿意学习、民族的宽容和她的和平主义。------
以上内容或许有不完善之出,谨以笔记方式把主要思想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这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