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三伏。
北京的七八月大抵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候,好在科技改变生活,不见枯藤老树昏鸦,只有空调wifi西瓜。
美好的周末,有各种玩法,有人撸串拼酒,有人咖啡电影,有人登山涉水,有人曲径通幽,有人去欢乐谷体验刺激,有人去孤山野寺寻求清净。
生活不总是光鲜和享受。周一的早上起个大早,带着些许疲惫。30多度的高温,凉了一夜仍旧有些余温的柏油路,开始新的一轮热蒸。
不想在盛夏的阳光下堵在路上,就要早起半小时,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早起并不容易,拿起手机关闭闹铃,总想再睡五分钟,就这样,闹铃响了又关,关了又响,磨蹭到最后几分钟,才不甘心地迅速起床。
没车的人不用担心堵车,却也要考虑高峰的地铁能否挤上去,而不迟到。北京高峰的地铁最考验人的体型,太胖了太高了都不容易上车,唯有瘦瘦小小的,无论将要进站的这趟车是多大密度的沙丁鱼罐头,他都能贴着门边垫着脚尖把自己贴在车里的人身上,这时的他更希望自己像个纸片一样吧。
地铁里的空调平时吹得人冷的怪自己穿的少了,而高峰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无论多么精致的妆容和装备,一样的大汗淋漓。所以,就算没车,要见重要客户和约会的时候,万万不能乘坐盛夏早晚高峰的地铁,否则,一上车就浪费了一早上的时间和脸上价值不菲的化妆品。
无论上班路上忍受了多少焦急和傻逼,周一的早上还是心情愉悦满怀期待的来到办公室——帮我们实现梦想,哦,不,是愿望,的地方。
北京的商务区域,写字楼鳞次栉比,高层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底层商铺排列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口味的饭馆,满足不同的需求。但商务区的吃食大多口味不太正宗,每家饭馆都混杂着卖着各式样的饭菜,并没有特别鲜明的差异。记得在上海的的时候,并没有类似状况,无论哪里的馆子,但凡标注了地域,大多口味正宗,让人念念不忘。大概是北方人性格使然,对于吃食大多不细细琢磨。
一天的工作下来,有慌张,有失落,有焦虑,有竞争,有同情,有愤怒,有开心,有帮助,有努力,有成就。
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得不做的,要说幸福感,大抵就是工作中的荣誉和随之而来的真金白银。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并依靠工作带来的收入改善生活的拮据,改变生活的方式。依靠着梦想而打拼的人,不是家中殷实值得羡慕,就是坚持不懈值得尊敬。感谢他们,让我们仍旧能看到梦想的样子和当初那个充满希望的自己,在生活的窘迫下,保留一点内心的真实。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大城市,尤其如此。人才济济,竞争惨烈,高速发展,更新迭代,分秒必争,才能跟得上前进中的大多数。电视上一夜成名,网络上小三上位,不劳而获的焦虑和不甘笼罩着每一个人。步履匆匆,经常忘记了停下,想一想自己的初衷。
工作时的繁忙,家中的大小琐事。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时间留给自己了。书架上的书落满灰尘,家里的电脑平板手机买了一部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