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在哪个瞬间,喜欢上武汉的。
回想起来,仿佛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都是这座城市挥之不去的印记。
刚下火车,正赶上雨过天青,地上还带着湿漉漉的清凉。我们的目的地是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中,黄鹤楼是我最后踏足的一处,不禁感慨。崔颢的那句诗珠玉在前,连李白来了都不免要搁笔,“烟波江上使人愁”给这座楼添上了一笔冷清,也让它承载了历史的定力和诉说不尽的忧愁。
楼以黄鹤为名,是源自那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来到黄鹤楼的第一感觉是忧愁,可登高远望,看浩浩长江汉水,又是使人忘却忧愁的样子。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登楼的心境交融起来,仿佛心神都随那只黄鹤翩然西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和烟波浩渺的晴川。
第二天直奔武汉大学,感觉来武汉,不能不来逛一逛这坐拥东湖水的珞珈。比起很多大学来说,武大确实很漂亮。
曲径通幽的林间小路,大气精致的建筑风格,融洽的中西合璧,极具特色的寝室楼,像是每一个角落都不负她的盛名。
走在没有樱花的樱花大道上,一个绿色邮筒让我眼前一亮,记起鲁迅先生在《两地书》里的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现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也少见了,我还疑心它被忙碌的社会生活湮没了,武大校园里的这处风景着实让我意外。
漫步在体育场,遇到了一群打排球的男女,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所大学青春的印迹,也是我们无比怀念,无比感叹,又切切实实身处其中的青春。
夜晚我们抵达了长江大桥,天空拉下黑幕,灯火辉煌让这座城市带着别样的魅力。
带着一颗诗人的心,这“天堑变通途”长江大桥总是要来的。
迎着长江大桥上的江风,却让我这颗恐高的心无处安放。我想起《长河吟》里“至死犹恨生瑜亮,使我不能渡长江”,没能走过长江大桥,心中虽多少还是有些遗憾,但也似乎有点说的过去了。
这怕是我对自己恐高找的最好的一次借口了。
旅行的最后一天来到了江对岸,古晴川阁和黄鹤楼隔江对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尽管古时的风光早已被林立的高楼大厦遮住,可不得不说,这里还是看晴川最好的一处地方了。
古琴台是计划之外的行程了,因为伯牙子期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了,无法拒绝。
想二人一客荷樵,一客抚琴,伯牙之志,子期知之。相识于龟山横亘,月湖之畔。后人颂其事,筑馆以纪,称为琴台。
明月清风,高山流水,子期伯牙知音情长的故事千百年来世代相传。走在琴园里,听到林间传来悠远的古琴声,那是多少人心中所想,亦是伯牙心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旅程的最后一站是昙华林,这是一条文艺的街道。
这里的每一个店铺似乎都自成一道风景,排列起来,就构成了这条充满着文艺气息的小街。
从前没有一秒钟就可以到达的电邮,等一封信,漫长得如同一生。现在很难再有这种体会了,可能只是缺少了一条这样的街和一个时光慢递信箱,来让你的一纸情书,一阙深情,一缕墨香,有处安放。
短短的三天,我见到了这座华中第一城市的美丽,繁华,温暖还有安心。武汉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时而喧嚣,时而静谧,时而市井气,时而又温柔优雅…
她不同的面貌在同一个时空相互交错,逐渐渗透到了武汉人的生活里。
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是有一些地方没来的及去,但我觉得并没有什么,旅行总是要带点遗憾才好的,不然怎么有理由让我下次再来呢。
对一座城市的爱往往是是一瞬间,而这一瞬间却能持续很久。忽然觉得,要是一直在这生活,其实,也挺好的。